【编辑推荐】

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畅销书《心理学与生活》作者菲利普?津巴多教授和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畅销书《社会心理学》译者侯玉波作序推荐,成功治愈了全球数千万患有社交障碍的青少年和成人,美国斯坦福害羞诊所、伯克利害羞研究院研究结晶,斯坦福大学人手一册的社交读本
【内容简介】
何谓害羞和社交焦虑?林恩?亨德森认为,不能简单地从病理学或身体病态的角度来界定和应对害羞和社交焦虑症。相反,她将害羞和社交焦虑症看作个体心理和情绪的一种亚健康状态,并且相信,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这种状态。 《害羞与社交焦虑症:CBT治疗与社交技能训练》介绍的内容和方法是亨德森和津巴多教授在斯坦福害羞诊所所做的多年研究和实践的结晶。书中阐述的“害羞恶性三循环”理论能够让读者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负性观念和不适应的行为方式是如何形成的,并基于此提出了社会适应模型,通过十二步认知行为疗法帮助读者应对害羞和社交焦虑症。在亨德森看来,社会适应就像锻炼身体一样,是人类基本的一种自我提升追求,并且只有每天都坚持投入和努力才能达到理想的状态。所以,根本不存在天生的社交达人。 这是一本操作性很强的临床治疗手册,详细介绍了个体和团体治疗的不同步骤和技巧。本书不仅适用于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学专业人士,也能帮助普通读者应对害羞和社交焦虑。
【作者简介】
林恩?亨德森(Lynne Henderson),世界知名心理学家、美国社会适应中心以及伯克利害羞研究院的创立者,同时也是美国幸福想象项目的负责人。林恩?亨德森是世界公认的研究害羞行为、社交焦虑等社交障碍的专家,除了本书,她还出版了畅销书《建立社交自信》(The Compassionate Mind Guide to Building Social Confidence)。欲了解本书作者的更多信息,请访问shyness.com。
【媒体评论】
战胜害羞和社交焦虑 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刻像当下这样,对人们的社交技能有着如此高的要求。人们要想在当下社会立足,就需要娴熟的社交技能,这样才能和他人建立联系并成为朋友,为自己编织牢固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还有研究表明强有力的社会支持能够使个体长寿。社会支持是社交的黏合剂,能够让人们的身心免受疾病烦扰。然而,同样是在当下这个时代,随着社交孤立和社会冷漠的频繁出现、虚拟网络世界不断挤压现实生活和现实交往的生存空间,以及地理空间上的迁移越来越频繁,我们发现,要像以前那样建立牢固的社会关系、编织自己的社交网络已变得十分困难。 最近的人口学调查结果显示,独居、不婚、少育、不育及频繁迁移是我们这个社会不容忽视的显著趋势,与此趋势齐头并进的则是大众的共同活动越来越少。例如,人们宁愿自己孤身一人打保龄球也不愿参加团队或与伙伴们组队。年轻人宁愿宅在家里看《老友记》也不愿出门多交朋友或与老友加深友谊。“沙发土豆”(couch potatoes)(指整天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的人)的人数倍增,他们消极地将自己的生活全部投入到不真实的“真实”当中,电视成为了他们人际关系的替代品。青少年整日沉溺在虚拟的网络游戏世界中不能自拔,在竞争、暴力至上的游戏世界中,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友善之心不断被冷漠和残忍所吞噬。现实交往被电子邮件和网络聊天室所取代,人们用电影满足幻想,用电视填补空闲。 许多研究报告指出,近年来,人们体验到的害羞情绪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这是由现代社会的社交孤立行为造成的。要了解这一趋势产生的原因,我想我们需要弄清楚两个问题:人们是怎样掌握用于人际交往的语言的?又是怎么掌握如此多的对日常交往至关重要的非言语行为的? 对这两个问题作简要回答就是,人们并没有掌握那些用于人际交往的隐性技能。因此,在与他人交往时,我们会感到手足无措、尴尬难耐。就像学习母语一样,要会说,则先要听,然后大声练习并得到正确的反馈,掌握“社交语言”同样也是如此。要想与他人交往,我们必须先仔细观察他人是怎样做的。他人会给我们示范正确和错误的社交方法,我们先仔细观察,并铭记在心。之后,再将从他人身上学到的社交方法付诸实践,并虚心接收反馈,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此反复地不断练习,才能提升自己的社交技能。 社交技能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个体,就像刚踏上异乡土地的旅人。他们不懂当地的语言,无法融入当地的生活。因此,即使像提出一个简单的要求这么容易的事情,他们做起来也会显得十分笨拙、幼稚。这对不善社交的人同样如此,除了基因和社会环境这些影响害羞的一般因素外,人们的害羞感往往还来自社交尴尬和社交技能的不娴熟。不知道在社交情境中如何行事和表现,是许多人感到害羞和忧虑的原因。而在面对让他们感到不适的情景时,不善社交的人通常简单地选择回避。在这些人中,有些人知道该怎样做,但是长期的独处和回避让他们不知道该如何运用自己的社交技巧,因此他们最终也选择了回避。还有一种更为复杂的情况是,现代社会挤压了人们的时间,人们感到越来越忙,能够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少,所以,就有一部分人选择了牺牲他们所谓的“不重要”的时间,如和家人在一起的欢乐时光,与邻居、友人共度的休闲时刻以及参加公共活动的时间。对于这些人来讲,这种牺牲就意味着之前的社交技能无用武之地了,而能够锻炼、练习和打磨自己社交技能的情景也被他们无情地抛弃了。 幸好,有林恩?亨德森的社会适应模型(social fitness model)来帮助人们纠正这些错误,有效应对害羞、社交恐惧和社交退缩的问题。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市(Palo Alto)的害羞诊所(The Shyness Clinic,www.shyness.com),我们一直利用这个模型和一些综合评估工具及治疗方法来应对青少年和成人的害羞问题。多年的不懈努力让我们取得了许多开创性的成果。而且,通过将团体治疗和个体治疗结合起来,能获得持久、稳定的治疗效果。另外,我们也在同样坐落于帕洛阿尔托市的害羞研究院(The Shyness Institute)进行关于治疗害羞的教育和研究。不论是害羞诊所的临床实践,还是害羞研究院的学术研究,我们在害羞治疗及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和做出的贡献都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 我们很难改变社会,但是作为心理学家,我们可以尽自己*的努力让人们注意并警惕现代社会对人类造成的负面影响。我认为,在帮助人们减少甚至最终战胜害羞和社交焦虑上,本书介绍的方法还是能够起到一定作用的。——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畅销书《心理学与生活》作者菲利普·津巴多博士, 没有人是孤岛 与他人建立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是我们的本能需求,没有人是孤岛,每个人都要和他人产生联结。也正因为如此,人际关系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害羞和焦虑是再正常不过的情绪。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变得越发疏远。互联网的崛起让人际交往变得容易,也变得空前困难。这也就使得害羞和社交焦虑变成横亘在人们面前的一道鸿沟,彼岸就是对自我的超越,然而内心的害羞和焦虑让人们裹足不前。 幸好,有林恩?亨德森和菲利普?津巴多教授,他们对害羞和社交焦虑的研究以及在治疗上所做的努力让困顿在害羞中的人们看到了希望。他们通过几十年的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积累构建出的社会适应模型正是应对害羞和社交焦虑的有效模型之一。此模型就是横贯全书的主线,林恩?亨德森和菲利普?津巴多教授据此总结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方法,并以极大的诚意将他们的经验和发现记录下来,分享给读者。 认知行为疗法是本书的核心,也是本书的一大特点。简单来讲,这一疗法以改变错误认知观念为基础,进而改变不适应的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受到害羞和社交焦虑的困扰,那么为什么有的人会因害羞而误事,而有的人却可以妥当处理害羞,不让它影响自己的生活呢?答案就在于认知观念。通常来讲,害羞和社交焦虑症患者常常聚焦在自己的缺点上,而对自己的优点视而不见。他们自怨自艾,生活在自我制造的阴影之中。而认知行为疗法能够纠正害羞者头脑中根深蒂固的认知偏差,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培养更积极、更真实、更具有适应性的信念。认知行为疗法是一项操作性极强且十分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林恩?亨德森和菲利普?津巴多教授在给来访者介绍这项有效的应对策略的同时,也为读者打开了一扇思想之窗,让沉溺在自我困扰中的人发现,害羞和社交焦虑原来是人类正常的情绪反应。 本书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实践性强,对每一步的治疗既有详尽的介绍和论述,又设有社交技能训练章节,带领读者一步一步地穿越害羞和社交焦虑的荆棘,重塑自信,超越自我。通过阅读本书,咨询师可以提升自己的治疗技能,更好地帮助来访者应对害羞与社交焦虑;而普通读者,也可以从中瞥见害羞与社交焦虑问题背后的本质,让害羞和社交焦虑不再影响自己的生活。 害羞与社交焦虑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之前,菲利普?津巴多教授就撰写过《害羞心理学》(Shyness:What it is,What to Do about it),对害羞和社交焦虑做出了系统的论述,《害羞与社交焦虑症》是对《害羞心理学》的升华,其中介绍的方法更细致,也更具操作性。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是影响人们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了解我们内心的害羞和社交焦虑,掌握应对害羞和社交焦虑的方法,对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是必不可少的。我相信,这本书提供的理论和方法,对我们每个人收获幸福和成长都会有所帮助。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畅销书《社会心理学》译者侯玉波
【目录】
引 言
治疗方法总览
治疗害羞和社交焦虑症的临床证据
全书内容概览

第 一部分 害羞及其疗法的重新界定
害羞和社交焦虑症
害羞和社交焦虑症的并发症
害羞的重新界定:社会适应模型
社会适应训练的四个方面
害羞和社交焦虑症的治疗方法
操作问题:个体治疗和团体治疗
药物辅助治疗
共性问题

第 二部分 十二步治疗方案
十二步治疗方案总览
第 一步 初步评估
第 二步 建立恐惧层次结构
第三步 认知重塑和第 一次暴露疗法
第四步 归因重塑和暴露疗法
第五步 归因方式和自我概念重塑
第六步 应对针对他人的负性归因方式和观念
第七步 应对负性观念的更多方法
第八步 应对针对他人的负性观念及第三个恶性循环
第九步 暴露疗法和进展评估
第十步 暴露疗法和准备结束治疗
第十一步 暴露疗法和结束准备
第十二步 整体治疗回顾以及结束治疗

第三部分 13周社交技能训练
第 1周 自我表露
第 2周 信任
第3周 提升自己的交流技巧
第4周 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第5周 非言语情绪表达
第6周 有益的倾听和回复
第7周 解决人际冲突
第8周 愤怒、压力和情绪管理
第9周 肯定自己
第 10周 处理他人的批评
第 11周 未完成的工作
第 12周 后测和评估
第 13周 **后的个体访谈

附录A 归因风格测试答案
附录B **终访谈大纲
附录C 致朋友的一封信
附录D 咨询师BAT施测指导
附录E 观念清单

译后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