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
 我们从《罗辑思维》众多节目中精选出如下典型案例: 
1、活在妄念中的张廷玉,一个公务员的海市蜃楼;破纠结专注当下的曾国藩,成大事者不纠结; 
2、妄图恢复拿破仑一世光荣的拿破仑三世,别被过去绑架;作为读书人的卢梭,换个姿势有新活法; 
3、英明伟大到一事无成,死守正确不敢犯错的loser嘉庆;日拱一卒,不沉浸在于过去恩怨,不跟未来较劲,不被人际关系绑定的李鸿章,成为迷茫时代的明白人; 
4、失去边界的雍正,如何保持独立、释放善意,活出自由主义的人生;用个人道德高峰反现代化的甘地,先做好自己再说; 
5、受挫后一蹶不振的隋炀帝,把大好棋局打成烂牌;凯撒被刺后的接班人屋大维,将一盘烂局步步成活; 

6、高标准要求他人处处碰壁的青年曾国藩,反求诸己内圣外王的成功学;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的胡适,孤独而独立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罗辑思维》根据罗振宇的互联网视频知识脱口秀《罗辑思维》创作。资深媒体人罗振宇对正在到来的互联网时代有深刻的洞察。他认为,互联网正在成为我们生活 中的“基础设施”,它将彻底改变人类协作的方式,使组织逐渐瓦解、消融,而个体生命的自由价值得到充分释放。《罗辑思维》的口号是“有种、有趣、有料”, 做大家“身边的读书人”,倡导独立、理性的思考,凝聚爱智求真、积极上进、自由阳光、人格健全的年轻人。

这是一个充满恐惧的时代,人类正处在工业社会向互联网社会的大转折中。史无前例的巨大不确定性笼罩在我们的头顶,我们习以为常的真理在破灭,我们平稳的人生随时可能被颠覆。我们该如何这个陌生的明天。
《罗辑思维》根据罗振宇的互联网视频知识脱口秀《罗辑思维》创作。他认为,互联网正在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基础设施”,它将彻底改变人类协作的方式,使组织逐渐瓦解、消融,而个体生命的自由价值得到充分释放。
《罗辑思维》的口号是“有种、有趣、有料”,做大家“身边的读书人”,倡导独立、理性的思考,凝聚爱智求真、积极上进、自由阳光、人格健全的年轻人。


  《光 荣与梦想》作为经典传世图书,客观、精彩地记叙了美国从1932年罗斯福总统上台前后,到1972年尼克松总统任期内水门事件的四十年间美国政治、经济、 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全景式画卷,体现出历史发展的波澜起伏。此外,本书也着重体现了报纸、广播作为当时主要大众传播手段,对美国政治、生活所起的作用, 所造成的影响。自出版以来,不仅仅在美国,对于中国读者,尤其是在知识分子、记者有深远的影响、崇高的地位。 

   内容简介
这不是一本书,这是一个时代。 
自 1974年问世以来,《光荣与梦想》一直为无数人念念不忘。这部伟大的作品巧妙地浓缩了美国从1932~1972年40年间的丰富历史。著名通俗历史作家 威廉·曼彻斯特以数任美国总统的执政与竞选为明线,从让胡佛颜面尽失的“胡佛村”“胡佛车”等、罗斯福史无前例的四次当选,一路说尽杜鲁门、艾森豪威尔、 肯尼迪,直至让尼克松下台的水门事件,同时不动声色地细致描画美国1932~1972年的40年社会发展历程,内容涵盖“补偿金大军”风潮、经济大萧条、 人权运动、麦卡锡主义、种族隔离制度、两次世界大战、原子弹研发、空间竞赛到冷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 
曼彻斯特将美国这40年间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艺术、科学、时尚、音乐、娱乐,甚至生活热点、妇女的服装潮流、口头语的变化、性观念的更迭全景式重现。曼彻斯特更将美国社会放在全球背景下描述,如此强烈的对比,勾起读者的强烈兴趣。 
而 最为读者推崇的是,曼彻斯特对新闻写作手法的大师级运用。他将宏大的历史大部头变成了一幕幕精彩纷呈的连续剧。他在大事时采用宏观视角,又在细节处多线并 进,如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让读者穿梭于不同历史事件。在他的笔下,40年的点点滴滴尽现眼前,全书无处不在的历史厚重感和磅礴气势,与曼彻斯特恰到好处 的幽默感相结合,让那一段久远的历史变得立体而鲜明。 
正是因为这一切,《光荣与梦想》才被誉为经典,是一个时代的记忆。这是一本了解美国精神气质缘起的书,也是一本启迪了无数作者的经典,更是无数人的精神导师,是任何人都不能拒绝的思想盛宴。 

   作者简介
威廉·曼彻斯特(William Manchester) 
美国著名通俗历史作家、著名记者。肯尼迪总统密友,多次为其撰写讲稿。《光荣与梦想》使他一举成名。《光荣与梦想》引进中国后,影响深远,成为无数人的经典书之一。 
曼彻斯特的主要著作还有《克虏伯的军火》、《总统之死》、《最后的雄狮》等,曼彻斯特的作品被翻译成17种文字和盲文。

   目录
《光荣与梦想(一)》 
序曲  谷底 / 001 
第一部分 应运而起(1932~1941 年) 
第一章 世事维艰 / 039 
剪影:“大萧条” / 093 
第二章 罗斯福 / 094 
美国人小像:埃莉诺 / 123 
第三章 骚乱 / 127 
剪影:20 世纪30 年代中期 / 170 
第四章 罗斯福和民意所向 / 171 
美国人小像:股票经纪人理查德? 惠特尼 / 201 
第五章 保守派卷土重来 / 206 
剪影:20 世纪30 年代晚期 / 239 
第六章 笼罩在原始恐怖的阴云下 / 240 
美国人小像:诺曼·托马斯 / 288 
第七章 黑暗中的曙光 / 294 
剪影:战前美国 / 335 
第八章 战争边缘的美国 / 336 

《光荣与梦想(二)》 
第二部分 牺牲与变化(1941~1950 年) 
第九章 反击 / 003 
剪影:太平洋战争 / 038 
第十章 国内战线 / 039 
剪影:国内战线 / 096 
第十一章 小院丁香花开时 / 097 
剪影: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欧战争 / 147 
第十二章 新世界,新风向 / 148 
美国人小像:红发佬 / 182 
第十三章 胜利旗帜的光芒不再 / 188 
剪影:战后 / 223 
第十四章 哈里·杜鲁门时代的生活 / 224 
第十五章 黑夜里哈里的一点儿英雄形象 / 247 
剪影:20 世纪40 年代晚期 / 304 
第十六章 疑虑重重的时代 / 305 
美国人小像:爱德华·罗斯科·默罗 / 363 
第十七章 坠入深渊 / 369 
剪影:20 世纪50 年代早期 / 418 

《光荣与梦想(三)》 

《光荣与梦想(四)》 
第四部分 终尝恶果(1961~1968 年) 
第二十七章 美国的新一代 / 003 
剪影:20 世纪60 年代早期 / 053 
第二十八章 号角的又一次召唤 / 054 
美国人小像:彼得·卡尔·戈德马克 / 124 
第二十九章 铭记勿忘 / 131 
剪影:约翰·F·肯尼迪和林登·B·约翰逊 / 180 
第三十章 权力的长臂 / 181 
第三十一章 伟大梦想与梦之幻灭 / 226 
剪影:约翰逊时代 / 287 
第三十二章 走投无路 / 288 
美国人小像:卡尔· 赫斯三世 / 341 
第三十三章 多事之秋 / 347 
剪影:20 世纪60 年代晚期 / 391 
第五部分 尼克松赢了(1969~1972 年) 
第三十四章 沉默大多数的崛起 / 395 
美国人小像:医学博士本杰明? 麦克莱恩? 斯波克 / 436 
第三十五章 牢骚满腹的大人物们 / 441 
剪影:20 世纪70 年代早期 / 484 
第三十六章 美利坚“分裂”国 / 485 
美国人小像:拉尔夫· 纳德 / 525 
第三十七章 自尊丧尽 / 531 
后记 / 579 
致谢 / 587 
大事记 / 589

   媒体评论
这本书是一部通俗的史书,是一段怀旧的旅程,或者说,也是对世界上的难题的质疑。 
——《纽约时报》 
    这本书内容引人入胜,语言流畅,让人爱不释手。读曼彻斯特的作品,你完全可能进入角色,总之,读本书时,你在参与。 
——《时代周刊》 
    这本书是美国这个国家决定性的40年的出色而引人注目的人物素描。 
——《洛杉矶时报》

   精彩内容
    冷泉、波基普西、切尔西、培根……这些名字都是罗斯福再熟悉不过的了--随着队伍的前行,都退向后方。星期日早上8点40分,列车从罗斯福的庄园 旁转入海德公园私家轨道。列车一停,就响起了礼炮声,每15秒一响,连放21响。西点军校乐队引领着仪仗队前行,沿着土路,走上弯曲陡峭的斜坡。1870 年,罗斯福的父亲詹姆斯·罗斯福开辟了这条非常宽敞的路,罗斯福小时候将它称为"河道"。就在这里的河边,孩童时的罗斯福学会了游泳、划船,又在阳光普照 下的高地上学会了骑马。如今,只剩一匹马驮着空空的马鞍和倒挂的马具,一步步踏上岸边高地。 
    7月13日星期五,正好是罗斯福在沃姆斯 普 林斯去世三个月的日子,试验装置的两半边铀235、融合芯和起爆装置,从洛斯阿拉莫斯技术区的"后门"步上一条直达路,通往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 50英里外半沙漠地带的S发射场。距此地最近的村庄奥比斯库罗(西班牙语为"黑暗"之意),被当地人称为"死亡地带"。这一巧合并未在核物理学家当中引发 黑色幽默,因为他们很清楚自己正在向未知的领域迈进。他们警告第509混合大队当心闪电并不足为奇,但闪电的危害是无法估量的。一场暴风雨中的一道闪电就 能将他们分崩离析,而且由于链式反应的范围究竟有多大还不可知,摧毁整个地球也并非不可能。虽然科学界大部分人不赞同这种猜测,但没人能保证完全不可能。 深夜里,科学家们驱车经过奥比斯库罗,一路无语。 

......

   名人推荐
出版40多年后,一本讲述美国断代史的老书让人读起来依然激动不已。个中缘由,除了作者曼彻斯特的勤奋与文采,还在于1932~1972这短短40年,压 缩了一个大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种种可能性——政商玄机、经济萧条、二次大战、军备竞赛、悲情领袖、社会风潮……作者面对浩如烟海的档案资料,裁剪详略得 当,叙述流畅简明,以史家之眼,对时代演进的浪花与潜流做出精彩归纳与总结,细细捧读,字里行间往往能寻到当下的影子。这是一本了解美国精神气质缘起的 书,也是一本启迪了无数作者的经典,我把自己的一本书命名为《道路与梦想》,正是向曼彻斯特这一巨著致敬。感谢曼彻斯特的史笔,更感谢孕育了无数梦想的那 个大时代。 
——王石 万科董事会主席 

谁的光荣?何种梦想?1932~1972,从“二战”到越南战争,从福利政策到民权运动,美国很受折磨也很有进展的40年。此书以生动的笔触描摹了从高层政治到社会生活的壮阔画卷,堪称一幅20世纪中叶美国的“清明上河图”。 
——何怀宏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光荣与梦想》是我们那一代人的圣经。一个遥远国家的历史,却能激起一代中国年轻人的共鸣,那是因为当年我们也有梦想,而且向往光荣。曼彻斯特并非史学巨擎,但他笔下别有一种魔力,他让我们感受到历史呼啸而来的气势。希望感动过我们的那种精神,仍然能感动如今的年轻人。 
——何帆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1932~1972年的40年美国历史,在曼彻斯特的笔下,转化成一部令人神往、非同凡响的通俗史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