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作者】
王北固,一九四七年生于南京。 大学历史系毕业,曾任电影与电视编剧、《中国报导》主笔、香港《天文台报》主笔、《经纬杂志》发行人、《世纪月刊》发行人、联合报系《历史月刊》顾问、《世界论坛报》主笔。从事 问题评论二十余年,业余研究《水浒传》与电影。著有《亚洲之复兴与一九九二》、《资本主义与意识形态》、《消费狂潮与 危机》。现专事 问题评论。
【内容】
王北固编著的《水浒传的组织谋略》从1998年在 远流出版公司 出版,2003年上海书店出版过一次,至今书店已缺货。从内容上看,《水浒传的组织谋略》从组织策略的角度着眼,对《水浒传》重新诠释,别开生面地分析了梁山伯集团的形成过程及其主要成员类型、领导核心、人际脉络、派系结构等,从中梳理《水浒传》内在脉络变化的线索,并提出许多独到的见解,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目录】
前言 五百年孕育出一部奇书的背后
章 《水浒传》与捭阖、组织谋略
梁山泊主体观点
梁山泊集团构成的“有机”模式
“捭阖”与人脉谋略
组织谋略与力量情势的辩证关系
第二章 梁山泊成长的平面观过程
“水浒”的定义
山头主义与山头林立的局面
山头主义之下的“变形山头”
山头、“准山头”与“边缘人”
组织谋略与善恶对立的问题
从“替天行道”到“逼上梁山”
梁山泊初阶段的成长过程与谋略
打劫“生辰纲”与“替天行道”、“逼上梁山”
从清风山到揭阳镇的派系人马
三打祝家庄的转变
营救柴进与营救卢俊义
心理建设与意识凝固是 组织谋略
第三章 梁山泊好汉的出身类别、成分
好汉的定义与“当下即是”
好汉在人群社会之中的角色地位
人才未适用的三种情况
梁山泊好汉出身与成分十一大类型
梁山泊好汉成分类型的社会意义
十一类出身的好汉的心志比较
第四章 宋江以下的梁山泊 们
梁山泊 的分级、分类
从朱武与曹正说起
戴宗、公孙胜等人的宣传、联络功效
关键时刻发生作用的人
吴用缔造的“小梁山泊”
梁山泊“基本模型”分析
其他零星的梁山泊
第五章 好汉们落草卜梁山的途径、模式
原始型欲念冲动的落草方式
受冤屈走投无路
义气提升而 正道社会
从“替天行道”到扩大牵引号召江湖
攫取社会才俊与普及性招纳
夺取正道社会的伦理价值体系
第六章 社会解体与革命演进的互动关系——梁山泊集团成长的客观分析
近代革命理论的相对论
以“社会现象生态论”来看《水浒传》
栋梁被蛀蚀——社会解体的开始
社会解体的进一步:基石松动
刑狱不公与“灰色地带”的扩大蔓延
大规模社会解体的三种模式
从武松到孙立集团的伦理体系改组问题
第七章 各山头与好汉们汇集上梁山的关系脉络
“开宗明义”两山头
“二龙山”的特殊意义
清风山大转折的凸显
清风山与清风寨
揭阳三霸
孙立集团与祝家庄
连串大阵仗与成批 军官上山
芒砀山·曾头市·卢俊义
第八章 梁山泊集团的派系与结构脉络
两种政治现实主义
晁盖之死与梁山泊主易位
梁山泊体制的阶段变化
晁盖集团的四个优势
宋江嫡系的形成及其重要意义
江州阶段的层次性变化
三打祝家庄
军官成批上山与家庭安顿
梁山泊集团在纵横两方面的潜在矛盾
第九章 宋江转变梁山泊结构的几次改编过程
三虚三实梁山六位 物
宋江 次改编梁山泊集团
吴用陷害宋江的复式计谋
江州劫囚、无为军之役与宋江夺梁山领导权
宋江夺权之后的危机过渡阶段
吴用投向宋江与戴宗的边际作用
七谈“三打祝家庄”——宋江第二次改编梁山泊
梁山泊第二次人事改组
宋江第三次改编梁山泊集团
梁山泊江湖、山头气质的迅速蜕变
第十章 天罡地煞两榜的组织谋略
职务分配形成“微型政府”
七十二地煞代表广大下阶层
细数三十六天罡
军官与地主的精英取向
天罡榜的五元结构体系
“水浒”精神在阮氏三兄弟
第十一章 组织谋略与捭阖术的基本原理
条原理:修“德”
第二条原理:“力”与“势”的辩证关系
第三条原理:“机”之掌握
天人合一、心物并用、矛盾统一
后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