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推荐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第3版)》为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内容】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第3版)》是为高等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编写的理论教学教材(配套实践教学教材为《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程(第3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重量规划教材、江苏省立项建设精品教材。全书共分为11章。靠前章为计算机基础概述,主要介绍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中数据表示及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等基础知识;第2章介绍windows2000操作系统的知识与基本操作;第3章介绍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安全基础知识和Internet技术的应用;第4~6章分别介绍Word2000、Excel2000和PowerPoint2000等办公自动化软件的操作和应用;第7章介绍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第g章介绍软件工程基础知识;第9章为程序设计基础,着重介绍有关程序设计的一些基础知识,以及结构化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靠前0章为数据结构,主要介绍数据结构基础知识、线性表、栈和队列、树、查找算法和排序算法等;靠前1章为数据库设计基础,主要介绍了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数据库的规范化及数据库设计等。全书概念正确,逻辑清晰,知识新颖实用,内容丰富。不仅可作为高等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还可作为普通读者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书籍,亦可作为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辅导教材。
【目录】
第3版前言.
第1章 计算机基础概述
1.1 概述
1.1.1 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
1.1.2 计算机的特点
1.1.3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1.1.4 计算机的分类
1.1.5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1.2 计算机中数据表示
1.2.1 数据与信息
1.2.2 数制及运算
1.2.3 计算机中信息表示
1.3 计算机系统
1.3.1 硬件系统
1.3.2 软件系统
1.3.3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习题1
第2章 Windows2000
2.1 Windows2000概述
2.1.1 Windows2000的发展
2.1.2 Windows2000的版本
2.1.3 Windows2000的特点
2.2 Windows2000基本操作
2.2.1 启动与关机
2.2.2 桌面
2.2.3 窗口
2.2.4 键盘与鼠标
2.2.5 对话框
2.2.6 菜单
2.2.7 剪贴板
2.3 文件系统与资源管理器
2.3.1 文件系统
2.3.2 资源管理器
2.4 中文输入法
2.4.1 中文输入法简介
2.4.2 智能ABC输入法
2.4.3 其他输入法
2.5 控制面板
2.5.1 控制面板的启动
2.5.2 设置“区域选项”
2.5.3 日期和时间
2.5.4 显示属性设置
2.5.5 打印机
2.5.6 添加/删除程序
2.5.7 添加/删除硬件
2.5.8 设置系统属性
2.5.9 输入法区域设置
习题2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
3.1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概述
3.1.1 计算机网络概述
3.1.2 Internet提供的服务
3.1.3 Internet的管理机构与管理方式
3.1.4 IP地址及其设置
3.1.5 Internet域名
3.1.6 Internet使用的网络设备
3.1.7 Internet的接入方式
3.2 WWW及其浏览器
3.2.1 WWW基本概念
3.2.2 WWW浏览器
3.3 文件的上传和下载
3.3.1 使用浏览器下载文件
3.3.2 使用工具下载文件
3.3.3 使用FTP工具上传和下载文件
3.4 电子邮件
3.4.1 E-mail功能
3.4.2 E-mail地址
3.5 计算机安全
3.5.1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征及危害
3.5.2 计算机黑客与计算机犯罪
3.5.3 计算机安全与网络安全概述
习题3
第4章 Word2000
4.1 Word2000基本操作
4.1.1 启动与退出
4.1.2 窗口界面
4.1.3 打开与关闭文档
4.1.4 保存文档
4.1.5 文档保护
4.1.6 文档视图
4.1.7 联机帮助
4.2 文本编辑
4.2.1 输入文本
4.2.2 复制与移动
4.2.3 查找与替换
4.2.4 撤消.恢复和重置
4.2.5 拼写与语法检查
4.3 格式编排
4.3.1 文字格式编辑
4.3.2 段落格式编辑
4.3.3 页面格式编辑
4.3.4 特殊格式编排
4.3.5 预览与打印
4.4 表格操作
4.4.1 表格创建
4.4.2 表格编辑
4.4.3 美化表格
4.4.4 数据排序与计算
4.5 插入对象
4.5.1 插入图片
4.5.2 插入文本框与图形
4.5.3 插入艺术字
4.5.4 插入公式
4.6 模板使用与目录编制
4.6.1 模板使用
4.6.2 目录编制
习题4
第5章 Excel2000
5.1 Excel2000基本操作
5.1.1 窗口界面
5.1.2 工作簿与工作表
5.2 单元格操作
5.2.1 输入数据
5.2.2 单元格选取
5.2.3 移动与复制
5.2.4 删除与清除
5.2.5 行列基本操作
5.2.6 填充数据
5.2.7 格式设置
5.3 工作表管理
5.3.1 移动与复制
5.3.2 拆分与冻结
5.3.3 查找与替换..
5.3.4 预览与打印
5.4 公式与函数
5.4.1 公式
5.4.2 函数
5.4.3 图表
5.5 数据管理
5.5.1 数据清单
5.5.2 记录维护
5.5.3 数据排序
5.5.4 数据筛选
5.5.5 数据分类汇总
5.5.6 数据透视表
习题5
第6章 PowerPoint2000
6.1 PowerPoint基本操作
6.1.1 窗口界面
6.1.2 创建与保存演示文稿
6.1.3 工作视图
6.1.4 打印
6.1.5 打包
6.2 演示文稿编辑
6.2.1 文本编辑
6.2.2 添加与删除幻灯片
6.2.3 插入对象
6.2.4 设置演示文稿的外观
6.2.5 动画效果设置
6.2.6 超级链接
6.3 演示文稿放映
6.3.1 启动放映
6.3.2 幻灯片切换
6.3.3 放映顺序
6.3.4 播放方式
习题6
第7章 多媒体技术
7.1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
7.1.1 媒体及其分类
7.1.2 多媒体技术简介
7.1.3 多媒体技术应用
7.2 多媒体信息与数据压缩
7.2.1 图形与图像
7.2.2 音频与视频
7.2.3 数据压缩
7.3 多媒体相关软件
7.3.1 多媒体制作软件
7.3.2 多媒体平台软件
7.3.3 多媒体播放软件
习题7
第8章 软件工程
8.1 概述
8.1.1 软件定义与特点
8.1.2 软件工程的产生
8.2 软件生存周期及开发模型
8.2.1 软件生存周期
8.2.2 软件开发模型
8.3 问题定义与可行性研究
8.4 软件需求分析
8.4.1 需求分析的步骤
8.4.2 结构化分析方法
8.4.3 面向对象分析方法
8.5 软件设计
8.5.1 软件设计的基本原理
8.5.2 概要设计
8.5.3 详细设计
8.6 编码
8.6.1 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
8.6.2 程序设计风格
8.7 软件测试
8.7.1 软件测试的目的及原则
8.7.2 测试方法
8.7.3 软件测试的步骤
8.7.4 调试
8.8 软件维护
8.9 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
8.1 0软件工程管理
习题8
第9章 程序设计基础
9.1 程序设计
9.1.1 程序设计的方法
9.1.2 程序设计的风格
9.2 结构化程序设计
9.2.1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原则
9.2.2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9.2.3 结构化程序设计原则和方法的应用
9.3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9.3.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概述
9.3.2 面向对象方法的特点
9.3.3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相关概念
习题9
第10章 数据结构
10.1 数据结构基础
10.1.1 数据结构的概念
10.1.2 算法和算法的度量
10.2 线性表
10.2.1 线性表的定义
10.2.2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
10.2.3 线性表的插入与删除
10.2.4 线性链表
10.3 栈和队列
10.3.1 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
10.3.2 栈和队列的基本算法
10.4 树
10.4.1 树的基本概念
10.4.2 二叉树的定义及其存储结构
10.4.3 二叉树的遍历
10.5 查找和排序
10.5.1 查找算法
10.5.2 排序算法
习题10
第11章 数据库设计基础
11.1 数据库概述
11.1.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11.1.2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11.1.3 数据库系统的内部结构
11.2 数据模型
11.2.1 数据模型概述
11.2.2 概念模型
11.2.3 关系模型
11.2.4 E-R模型到关系模型的转换
11.3 关系数据库
11.3.1 关系数据库概述
11.3.2 关系代数运算
11.4 数据库的规范化
11.4.1 问题的提出
11.4.2 规范化
11.5 数据库设计
11.5.1 需求分析
11.5.2 概念设计
11.5.3 逻辑设计
11.5.4 物理设计
习题11
参考文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