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包装:平装 套装数量:2 用纸:胶版纸
主编推荐 人们的行为和决策常常偏离理性,远非你想象的那样完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克尔洛夫、《黑天鹅》作者塔勒布、著名经济学家梁小民联袂推荐。长踞《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畅销书排行榜。

内容简介 《怪诞行为学:可预测的非理性(升级版)》
我们是如何看待金钱的?是什么让华尔街的银行家们对经济看走了眼?是什么让人们超出自己的经济能力去借贷?非理性是如何驱使我们作出决策的?我们如何才能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
传统经济学认为,我们都是理性的“经济人”,所作出的一切决策都是明智和*的。然而现实中,我们的种种匪夷所思的行为却远非传统经济学家所说的那样完美。
《怪诞行为学:可预测的非理性(升级版)》是《怪诞行为学》的升级版。书中,杜克大学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里将心理学引入经济学的研究中,用实验的方法 彻底颠覆了主流经济学的“经济人”观点,告诉我们非理性是人类的本能,是主宰人类行为和决策的隐形力量;非理性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可以预测和把握的。
在增订部分中,针对非理性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公共政策,并导致2008年金融危机,作者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告诉我们如何运用“可预测的非理性”提高日常生活的幸福指数,制定出摆脱当前经济危机的*政策。
学会驾驭非理性,才是理性的开始!

《怪诞行为学2:非理性的积极力量》
在《怪诞行为学》中,丹·艾瑞里用13个有趣的实验证明,我们并非想象的那样理性,“非理性”才是人类的本能。本书中,他继续用行为实验的方法,结合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的知识,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将非理性的消极影响和积极意义娓娓道来。
巨额奖金可以带来高业绩吗?“主人翁意识”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奏效吗?专业化分工真的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吗?速溶咖啡为什么没有煮制咖啡味道好?我们为什么会有报复的欲望和行动?为什么幸福感会很快被生活的平庸侵蚀掉?为什么现代社会择偶的成功率远低于媒妁之言的年代?
作者一一剖析了我们在工作和人际关系中的种种“非理性”行为发生的原因——从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到我们的择偶和婚姻生活,再到情绪的效应和幸福的标准——赋予我们看待工作和生活的全新视角。
更重要的是,作者认为,非理性未必是坏事,非理性也可以作出完美决策。坦然接受自己非理性的本能,彻底颠覆工作和生活中徒劳的逻辑,重新作出适合自己的完美决策,工作上的成就感和生活中的幸福感唾手可得。
作者简介 丹·艾瑞里,杜克大学行为经济学教授,著名的行为经济学家,获得心理学博士及商学博士学位。他的文章曾发表在许多重要的学术期刊以及大众媒体上,包括《纽 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波士顿环球报》、《科学人》杂志和《科学》期刊等。著作有《怪诞行为学》和《怪诞行为学2》。

媒体评论 本书不是一本介绍行为经济学的纯理论著作,而是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用实验的方法解释了各种我们司空见惯而又不能解释的现象,读起来妙趣横生,兼具畅销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梁小民著名经济学家

这将是未来几年里最有影响力、*争议性的一本书。新颖的观点和无法抗拒的吸引力,让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
——丹尼尔·麦克法登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一本极具原创性的书。它找到了人们经常犯下愚蠢以及不可挽回的错误的根本原因。丹·艾瑞里不仅仅写了一本好书,他还让我们变得更明智。
——乔治·阿克尔洛夫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这本书呈现了关于人类行为研究的新鲜观点。它透彻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总是不能完成预期目标,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它更可以让那些对人类行为和经济学之间的互动关系感兴趣的人大开眼界。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黑天鹅》作者

行为经济学家把新颖、精妙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引入公共政策领域。为什么很多人正冒着巨大的风险却浑然不觉?行为经济学家对这些现象的解释听起来不无道理。
——格林斯潘美联储前主席
目录 《怪诞行为学:可预测的非理性(升级版)》
推荐序
作者序
引言
第一章 相对论的真相 为什么我们喜欢比较和攀比?
我们生活中的价格“诱饵”
巴黎和罗马,你选择去哪里度蜜月?
3个人中,你想跟哪一个约会?
富人嫉妒比自己更富有的人
打破相对论的怪圈
第二章 供求关系的失衡 为什么珍珠无价?
黑珍珠如何从无人问津变为稀世珍宝?
“幼鹅效应”与“锚定”
“羊群效应”与星巴克咖啡
“任意的一致”与消费习惯
自由市场与宏观调控
第三章 免费的代价 为什么赠品反而让我们花费更多?
“零”的历史与传奇
免费的诱惑不可抵挡
我们为什么疯抢根本不需要的东西?
买书免运费与免费换机油
政府可以尝试推出免费的政策
是什么导致结果大相径庭?
第四章 社会规范的成本 为什么我们白干活高兴,干活赚钱反而不高兴?
你需要为了晚餐付费给你的岳母吗?
社会规范Vs.市场规范
不要向你的约会伴侣提钱
罚款对杜绝迟到有效吗?
极易被打破的微妙平衡
涨工资可以解决“血汗工厂”的痼疾吗?
金钱买不来优质的教育
“火人节”:纯社会规范的回归
第五章 性兴奋的影响 为什么“热烈”比我们想的还热?
两个“我”:杰基尔博士与海德先生
“你只需说不”Vs.“没问题”
预防青少年发生驾驶事故的干预措施
了解情绪的两面性÷冷静与激情
性兴奋实验的问题清单
第六章 拖沓的恶习与自我控制
为什么我们信誓旦旦的事情却总是做不到?
过度消费是明智之举吗?
设定自我控制的底线
让全身检查像买份麦当劳套餐一样简单
拥有“自我控制”功能的智能*
第七章 所有权的个性 为什么我们会依恋自己拥有的一切?
为什么卖主的估价总比买主高?
人类本性中的三大非理性怪癖
宜家效应与虚拟所有权
如何治疗所有权依恋症?
第八章 多种选择的困境 为什么我们希望所有的门都开着?
留有余地的“傻瓜游戏”
新欢与旧爱,应该选择哪一个?
让每个人都疲于奔命的“三扇门”
果断地关上该关的门
饿死在谷堆间的驴子
第九章 预期的效应 为什么我们可以心想事成?
费城老鹰队Vs.纽约巨人队
添加香醋的百威啤酒
特制咖啡味道如何?
赝品也可以卖出名画的价钱
美食不如美器,预期改变品位
你更喜欢百事可乐还是可口可乐?
偏见与第三方
第十章 价格的魔力 为什么我们喜欢买贵的东西?
神奇的安慰疗法
价格越贵的药越有效吗?
安慰疗法的去与留
应该让烧伤病人穿紧身衣吗?
第十一章 人性的弱点 为什么我们不诚实?
考试中你会作弊吗?
政府法令能杜绝不诚实吗?
道德准则和就职誓言的力量
各行各业中的“灰色地带”
谁是世界上最诚实的国家?
第十二章 企业的特权 为什么现金可以阻止我们作弊?
可乐不见了,现金还在
非现金引发的作弊现象
诚实与不诚实的临界点
“最终解释权”也是一种不诚实的表现吗?
现金时代的终结与舞弊行为的泛滥
第十三章 啤酒与免费午餐 什么是行为经济学,哪里有免费午餐?
个人需求与群体属性的矛盾
“免费午餐”是可以实现的
附录1:关于正文部分章节的补充说明及趣闻逸事
附录2:用行为经济学解读美国的次贷危机
致谢

《怪诞行为学2:非理性的积极力量》
序一
序二
前言 人们并非想象的那样理性
第一部分 以匪夷所思的方式彻底颠覆职场中的既定逻辑
第一章 金钱的诱惑:为什么巨额奖金带不来高业绩?
激励与表现呈“倒U形关系”
三名参与者,谁会拿到最多的游戏奖金?
面对巨额奖金的诱惑,表现为何大失水准?
损失厌恶与对年终奖的预期
高额奖金是一柄双刃剑
决胜时刻,MVP球员比一般球员投篮命中率更高?
社会压力下的表现失常
金钱的压力与心无旁骛的剑侠
第二章 工作的意义:从乐高游戏中,我们可以学到些什么?
职业、理想与价值观
薪酬待遇与工作成果,你更看重哪一个?
反寄生的鹦鹉和饥肠辘辘的老鼠
&"意义&"的激励作用不可小觑
你愿意组装多少个乐高玩具?
扣针的生产与《摩登时代》
给工作赋予意义,让员工更有成就感
第三章 宜家效应:为什么我们会高估自己的劳动成果?
为什么我们喜欢买需要自己动手组装的宜家家具?
烤炉里的诀窍和/烹饪法则
自己折的千纸鹤看上去更漂亮
为什么我们愿意购买高价的定制商品?
谁家的孩子更聪明、更可爱?
有过程,更要有结果
努力付出也是一种享受
第四章 自我的偏见:为什么“我”的点子比“你”的要好?
这个创意是我想出来的!
谁的解决方案最可行?
爱迪生手中的“牙刷”
非理性既是天使,也是魔鬼
第五章 报复的本能:为什么我们寻求正义和公平的对待?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人类的本能
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信任和报复
向银行家扔烂西红柿
被劣质的售后服务严重激怒的客户
一个秒电话引发的两种行为表现
报复的口口相传和恶性循环
你想报复的到底是谁?
企业应该如何对待客户的报复?
“对不起”三个字的魔力
报复是痛苦,而非愉悦
因报复而成功的企业家
第二部分 以出人意料的方式挑战生活中的常规
第六章 适应的法则:如何提高我们的幸福生活指数?
人体拥有奇异的适应能力
疼痛耐量取决于痊愈的希望
幸福感会持续多久?
“快乐水车”与幸福指数
幸福感和厌恶感的“中断测试”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善用适应性,提高生活的幸福感
第七章 美丽的标准:你会选择谁做你的终身伴侣?
面目全非的少年
是否有女孩愿意与我约会?
灵与肉的激烈战争,谁是胜者?
郎才女貌与适应性择偶
你会选择和谁约会?
美貌不是择偶和幸福婚姻的唯一标准
每个人都有得到幸福的机会
第八章 市场的失灵:为什么在线约会比不上媒妁之言?
剩男剩女成为现代社会的一普遍问题
在线约会的有效性微乎其微
斯科特的在线约会故事
普通约会与在线约会的结合体——虚拟约会
用行为经济学解决择偶市场失灵的问题
第九章 感情的偏好:为什么我们选择帮助某个人,却漠视许多人的痛苦?
杰西卡与卢旺达屠杀
可识别受害者效应:你会把钱捐给谁?
密切度、生动感与“杯水车薪”效应
理性思维让我们缺乏爱心
钱应该花在哪里?
如何激励人们向重大灾害的受害者伸出援手?
第十章 短期情绪的长期效应:为什么我们常常感情用事?
我们的行为都会被情绪左右
自我羊群效应和情绪层叠
最后通牒游戏:应该怎样分 配这笔钱?
复合型羊群效应对决策的长期影响
独木舟与夫妻关系
第十一章 非理性的教训:为什么一切决策都需要检验?
是什么在左右我们做出重大决策?
专家与政策的非理性
致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