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聂鑫,法学博士,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律史、比较法。
【内容】
目前中国法制史的绝大多数教科书的编写体例都是采用历史断代的体例,从夏商周绵延至明清、民国。这一体例对于法学专业的教学有两大不便:其一,内容太泛,学生容易只见朝代、不见法律;其二,法律制度是有相当延续性的,朝代更替并不必然意味着法律传统的断裂,就法学而言,断代的研究方法局限性很大,专题式跨越朝代的制度变迁研究更有价值。

作者在清华法学院为本科生、法律硕士、法学硕士分别开设了中国法制史学、中国法律史、中国政治法律史的课程,结合这些年的教学经验与讲义积累,写出了以刑法、民商法、司法制度等部门法的演变和发展为线索的专题式法制史教材,不以朝代为章节,而是对每一个法律制度的演变进行了系统的跨越朝代的梳理。作者希望写成一本真正适合法学专业学习的法制史教科书。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壹、 封建时代的法制
第二章 中国的封建社会与礼制:(夏商)周
第一节 商周革命
第二节 礼制
第三节 封建(“封邦建国”、“封土地、建诸侯”)
第四节 宗法
第五节 封建礼制之破坏
第六节 小结
贰、 帝制时期的法制
第三章 法源史:法典之编纂及因革
第一节 历代主要法律形式及其辨析
第二节 律之变迁
第三节 作为政府组织法(官制)之“典”
第四节 法律编纂机关与立法技术
第四章 政府组织
第一节 中央官制
第二节 中央集权与地方建制
第三节 政府上下的沟通:以清代为例
第五章 士大夫政治与文官制度
第一节 士大夫政治
第二节 选举与科举
第三节 铨叙与考课
第四节 学校
第六章 财政制度
第一节 赋税
第二节 筦榷与均平:以盐政为中心
第七章 土地制度
第一节 土地公有(国有)前提下的土地产权分立:井田制、均田制
第二节 土地私有前提下的土地产权分立
第三节 小结
第八章 财产规范
第一节 物权
第二节 债
第三节 商事规范
第九章 身份法
第一节 家与族
第二节 婚姻
第三节 亲子、监护与继承
第十章 刑事法
第一节 刑罚
第二节 犯罪与量刑:刑之加减
第三节 身份与罪刑
第四节 中国刑法史上的重大争议问题
第十一章 司法制度
第一节 司法组织
第二节 司法程序
第三节 从春秋决狱到父母官式的个别主义裁判
叁、 近代中国法制
第十二章 晚清变法修律与中国法之大变局
第一节 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第二节 预备立宪
第三节 修订法律与礼法之争
第十三章 近代宪法史
第一节 制宪史概要
第二节 宪法史上的政体之争
第三节 中国制宪史上的基本权利及其法律限制问题
第十四章 近代国会史
第一节 北京政府的国会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国民大会
第十五章 近代监察制度
第一节 北洋政府的监察制度
第二节 孙中山宪法思想中的独立监察机关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监察院
第四节 小结
第十六章 近代司法制度
第一节 中央司法机关:从三法司到司法院
第二节 地方各级司法机关与审级制度:从四级三审到三级三审
第三节 检察机关:从审检并立到审检合署
第十七章 民国六法全书体系与革命根据地法律制度
第一节 六法全书体系与民国立法概况
第二节 根据地的法律革命
基本参考书目
【书摘插画】

书摘图


书摘图


书摘图


书摘图


书摘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