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推荐语】
  《欧行杂记》和《英居漫记》这两种游记,兼具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就前者而言,这些游记文字鲜活、叙事生动,充分体现了作为“新月派”后起之秀的储安平的文学功底。尤其是《我要向莽原里飞》《九月二十七日》两篇,恰如其分地展现出储安平对自身的期许和不凡抱负,名列现代优秀散文佳作亦当之无愧。就后者而言,这些游记明确记录了他留学时期的生活情况和思想状态,实为了解储安平生平与思想的宝贵材料。
【作者】
  储安平(1909—1966?),江苏宜兴人,著名报人。1932年毕业于私立光华大学政治系。1933年任《中央日报》副刊编辑。1936年随中国奥运代表团前往柏林采访第11届奥运会,随后留英,入爱丁堡大学。1937年春,从爱丁堡大学退学,在伦敦大学大学学院自修。1938年春归国,任《中央日报》主笔。1940年任中央政治学校研究员兼新闻专修班教员。1941年任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公民训育系副教授、教授。1945年在重庆主编《客观》周刊。次年赴上海,创办《观察》周刊。1949年后历任新华书店总店副总经理、出版总署发行局副局长、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光明日报》总编辑,1966年失踪。
【内容】
  本书选取的是储安平留学时期的两种游记:《欧行杂记》和《英居漫记》。

《欧行杂记》原载《中央日报?贡献》1936年9月12日至11月27日,共三辑28篇。

第一辑:以优美的文笔记述储安平离开故土的难舍之情,涉及到留学申请、家事安排、工作交代等事宜。本辑还收录有国民党元老吴稚晖写给储安平的一封长信,叮嘱其留学的注意事项,是研究吴稚晖与储安平关系的重要文献。

第二辑:写从上海到威尼斯一路海行的所观所想,描写了香港、新加坡、科伦坡、孟买、苏伊士运河和开罗等地的风土人情。储安平随从中国奥运代表团赴欧,本辑还记载了奥运代表团的船上生活,对诸如代表团的组织、规则,成员的生活起居、日常生活等都有生动描写,是研究中国近代体育史的重要资料。

第三辑:写储安平采访柏林结束后,由德国去英国留学一路艰辛的旅途经过。

《英居漫记》原载《中央日报?贡献》1936年10月29日至1937年2月15日。共16篇。储安平以日记的形式,收录了他在伦敦、爱丁堡两地的生活情况。这部分除了记述储安平留学异国孤寂无聊的思想状态和艰苦的生活经历外,透露出最主要的信息是他的留学情况。
【目录】
欧行杂记
第一辑 序记
第二辑 从上海到威尼市
第三辑 从柏林到伦敦
欧居漫记
【书摘插画】
暂时没有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