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历代名人的家风家训故事

定价:38.00元

作者:匡济

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17402572

字数:

页码:26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历代名人的家风家训故事》选取了四十位历史名人,从为人、做官、求学、处世四个角度,生动讲述了历代名人及其家族在遵循家风家训方面的不同做法,以及这些做法所带来的不同结果,深入地揭示了家风家训的真谛与力量。
  《历代名人的家风家训故事》采取以史为纲、以训为目、以人为本、以事为据的叙述方式,内容丰富,正反对比鲜明;采用讲故事的表现形式,增强了全书的可读性。

目录


为人之道
01 颜之推:平实家训传大义
02 司马迁:大孝之道在立身
03 苏洵:兄弟团结共患难
04 王祥:五德传世家门旺
05 陶渊明:兄弟不和祸害大
06 李鸿章:寡欲养生挡诱惑
07 刘备:教子无方养庸主
08 方孝孺:严以修身养贞节
09 高攀龙:好人何需怕吃亏
10 杨继盛:人当立志为君子

做官之道
11 周公:子孙忘德难保国
12 司马光:清廉家风天下名
13 范仲淹:莫营私利做清官
14 李世民:自违家训损国运
15 包拯:家门不容贪腐者
16 杨震:传子当传清白德
17 曹操:奢靡不是我家人
18 曾国藩:居官不以钱为本
19 彭玉麟:钱财贪多祸患大
20 郑板桥:世道污浊为官怒

求学之道
21 孔子:家师同道文脉传
22 诸葛亮:英才误子深为憾
23 韩愈:书中自有成才路
24 刘邦:草莽向学家风良
25 欧阳修:宝玉不琢不成器
26 康熙:帝王求学尤需勤
27 胡林翼:文武全才苦学来
28 王守仁:家风不传学风传
29 严复:启蒙大师家教严
30 左宗棠:求学切勿为功名

处世之道
31 纪昀:偏狭总惹烦恼事
32 马援:祸从口出遭大难
33 白居易:言行不一难知足
34 于成龙: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35 陆游:仇怨之心不可有
36 梁商:家风缺德训无用
37 太史慈:孝义双全行乱世
38 林则徐:随波逐流不可取
39 刘向:谦虚谨慎免祸患
40 朱熹:宽容随和化仇怨

作者介绍


文摘


《历代名人的家风家训故事》:
  平原郡?不错,正是他的先祖颜之推做过太守的那个平原郡。
  一百七十多年后,颜之推的子孙再度到此地为父母官,表面上没有当年死守孤城的凶险,实际上却是暗流涌动,乱世即将再起。
  原来这平原郡位于河北地区,属于安禄山的管辖范围,而此人早就蓄谋反叛。颜真卿一到任上,就察觉到大事不妙。当时安禄山对中央来的官吏都是采取拉拢策略,只是颜真卿身为颜之推后代,自幼便秉承家训大义,怎么可能和他去搞叛乱?然而颜真卿也不可能是家训中批判的那种不知所措的酒囊饭袋,在一番冷静思考之后,决定采取表面温顺、暗中备战的策略。安禄山见颜真卿表现得文弱又听话,以为不过是个只知道写写毛笔字的书呆子,便没有再多加监视,甚至在叛乱开始后,还要颜真卿去帮他守黄河。
  颜真卿绝不会与叛贼为伍。
  他立即派密使进京,将叛军军情报于唐玄宗。
  须知当时那些河北地区的太守们,一遇到叛军打来,不是开门投降就是直接开溜,唐玄宗为此哀叹竞无一个忠臣义士。直到颜真卿密使的到来,他才由哀叹化为惊叹。
  趁安禄山长驱直人、后方空虚之际,颜真卿毅然起兵抗贼,一时间河北多地纷纷响应,短短一月内,竟然汇聚起了二十多万人马。河北二十四郡中,只有六郡还在叛军手中,其余都已随颜真卿起兵,眼看安禄山的老巢就要被端了。
  当时安禄山已攻下洛阳,正忙着进攻长安,得知后方大乱,急急忙忙撤兵而还,结果让仓皇出逃的唐玄宗等人有了喘息之机,得以收拾残兵败将,稳住局面。
  就在形势大好之际,唐朝内部一些将领却各怀鬼胎,手握重兵却坐视河北义军而不救,没过多久,颜真卿之兄,常山。太守颜杲卿就因为孤立无援而被叛军击败,以残酷的手段,一同殉难的还有颜杲卿之子颜季明等颜家成员三十多人。
  噩耗传来,颜真卿悲愤异常,却又无暇悲愤,因为他要抵挡那气势汹汹杀回来的叛军。针对河北义军缺乏协同,易被叛军各个击破的致命伤,他听从一个名为李萼的谋士之建议,紧密联合附近几个大郡,组成联军对抗叛军,一场血战后获得大胜,再度扭转河北局势,连叛军方面一些将领都开始动摇起来。
  此时却又有噩耗传来。
  在年迈昏聩的唐玄宗瞎指挥之下,好不容易汇聚起来的朝廷大军在潼关被叛军打得几乎全军覆没,长安陷落,唐朝中央权力核心西逃,本来已经河北的郭子仪等人只得匆匆回师救驾。气焰高涨的叛军再度反攻回来,夺得多地,只剩下颜真卿据守的平原郡与附近两郡还在苦苦支撑。
  随着叛军包围圈的逐渐缩小,难以继续支撑下去的颜真卿只得率部突围。
  唐朝皇帝则已从唐玄宗换作了唐肃宗。
  新皇帝没有让颜真卿继续领军平叛,而是让他干回了老本行,负责监察工作。
  当时朝廷尚未从混乱中完全恢复过来,跟随唐肃宗的官员也是良莠不齐,时有违法违规之举,朝风极为不正,许多人却认为乱世不同平常,何必大惊小怪。但在传承了“乱世乱,家风不可乱”之精神的颜真卿看来,这恰恰是需要正风的时候。
  于是颜真卿便开始脚踏实地地履行监察职责。因而他也就又得罪了不少人。
  在那个大唐王朝已经衰落的年代里,颜真卿这样认真严肃的人无疑属于异类,久而久之连皇帝都失去了容忍心。到了唐德宗继位后,又有新的叛军来犯,于是早就想除掉颜真卿的奸臣卢杞便建议让颜真卿去做使者说降叛军。
  送羊入虎口!而唐德宗居然是一口答应。
  朝中正直大臣听闻,无不骇然变色,纷纷劝阻颜真卿,这名颜之推的子孙却毫无畏惧地慷慨上路了。
  《颜氏家训》虽然平实,却从来就不是嘴上说说而已,现在到了自己要用鲜血为之殉道的时候。辱没家风的罪名,他担当不起!颜真卿去了。面对这样一位年近八十、一脸刚毅的天下名臣,叛军头目李希烈又能怎么样呢?他一时半会儿还不敢妄动杀念!只有先软禁起来,当作要挟朝廷的一张,殊不知,那个昏暗的朝廷早已放弃了这位忠臣……软禁数月之后,颜真卿终被李希烈。
  他,还有他的兄长颜杲卿,在《颜氏家训》之训诫下成长起来,终又以自己的生命向世人诠释了那二十篇平实家训所蕴含的大义。
  这种精神也潜藏在了他所开创的颜体之中。这种平卖凝重、雄浑道劲的书法风格,正是其人格以及家风品格的真实写照,观其字,知其人,更知其家风。
  今人何不去寻一本以颜体写成的《颜氏家训》,细细品读,用心感受那股平实而不平凡的力量呢?
  ……

序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