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本书由59个明治维新前后期的著名历史人物的小故事组成,通俗易懂,趣味性强。通过这些风云人物波澜壮阔的故事来看那个时期的日本历史,对于我国也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内容简介
从1853年美国“黑船”叩响紧闭的国门,到1912年明治天皇去世,日本用60年时间从一个落后国家跻身世界强国之列,成就了近代世界史上大国崛起的一个独特模式,也成为许多追赶型国家羡慕和模仿的对象。此书通过描写这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生动记录了60年间日本奋起追赶、建设现代国家的艰难历程,也分析了日本后来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内在原因。对于追求“大国崛起”的国家而言,日本所走过的道路至今仍然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马国川,《财经》杂志主笔、《财经评论刊》执行主编、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秘书长。已出版《大碰撞》《我与八十年代》《没有皇帝的中国》《重启改革议程》《看中国》等作品。

《大碰撞》是第一部全景式反映改革第三次大争论的作品,被评为“2006年十大好书”之一;《重启改革议程》荣获“第八届文津图书奖”(2013年),2016年出版英文版;《看中国》2017年出版韩文版。


目  录
序言:读日本,想中国 // I
第一编 开国
“黑船”惊醒“太平梦” // 003
罗森:挤进大历史的小人物 // 023
为什么给侵略者树碑立像? // 028
哈里斯:瓦解日本锁国体制的美国人 // 032
新岛襄:日本第一个留学生的人生传奇 // 037
咸临丸:日本精神的象征 // 041
千岁丸:从中国带回来的教训 // 045
日本的“爱国贼” // 049
伊藤博文:一个“爱国愤青”的醒悟之路 // 053
如欲世界认可日本,请自遵守此法始 // 057
井伊直弼:主张开放的政治家为什么以悲剧告终 // 061
坂本龙马:日本改革的设计者 // 065
显示全部信息
前  言
读日本,想中国
我将全部文章仔细修改一遍之后,决定暂时告别日本近代史。我把书架上和堆放在地板上的有关书籍全部装进纸箱子,却犹豫是否把它们“贬谪”到地下室去。这是一个冬日的上午。连续数日的雾霾之后,北京天气出奇的好,清亮的蓝天上竟然有片片白云,颐和园里的万寿山历历在目,玉泉山上的佛塔也清晰可见。温暖的阳光投射到地板上,光束中有无数的颗粒在飞舞。我心中既有轻松的喜悦,也有些许告别的惆怅。
2016年8月1日,我来到东京,开始了四个月的访问学者生涯。我“挂单”在庆应大学,住处距离校园很近。当天傍晚,我走进这所闻名已久的大学,徘徊在创始人福泽谕吉的雕像前,思绪万千。这个人一生没有涉足官场,却以自己的思想引领日本走向近代文明。作为远东之东的岛国,日本从被迫打开国门到跻身世界强国之列,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波澜壮阔的故事。多少风云人物活跃在这段历史中,壮怀激烈、成败兴亡,难道不值得追寻吗?
显示全部信息
媒体评论
任何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道路,都不会是一条没有曲折险阻的平坦大道。近代以来,好几代中国人都为建设现代中国而努力奋斗过,然而屡屡遭遇挫折。此书讲述的是明治时代日本走向现代化的故事。其中既有克服历史障碍、快速提高现代化的成功经验,也有落入陷阱甚至走入歧途的失败教训。“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了解我国近邻的这些经历,无疑能够帮助我们把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现代中国之路走得更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吴敬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了解日本的昨天,有利于中国的明天。此书很值得一读。
——厦门大学退休教授易中天
此书讲的是日本在100多年前一个关键发展阶段的历史往事。在世界各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日本是亚洲*早开启现代化征程的国家。它的经验和教训对我们思考中国的问题非常有价值。以比较的视角审视中国的发展,既有利于深刻地认识中国,也有利于明智地认识世界。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钱颖一
显示全部信息
免费在线读
大隈重信:还有比政治更伟大的事业
我对于学校是没有任何私心的,我投入的只有自己的激情。然而今天我能第一次来到这个讲坛上……这所学校绝非一人之物,乃为国家所有,为社会所有。
1897年,一位拄着拐杖的花甲老人走进东京专门学校,面对师生讲述自己的办学追求。在场的全校师生认真聆听,为老人的赤诚情怀所感动。没有谁会想到,这所学校将来会发展成为一所世界*大学。演讲的老人也没有预见到,这所学校会成为他一生最辉煌的事业。
这位老人就是早稻田大学的创立者大隈重信。大隈重信在维新政府中曾担任财政大臣,主导财政改革,不但挽救了刚成立不久的明治政府,还为未来日本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为人随和,崇尚理性。在自由民权运动中,他坚持民主立宪的理念,主张制订英国式宪法。由于和掌握实权的伊藤博文政见相悖,1881年大隈重信被罢职,第二年就创办东京专门学校。
大隈重信办学与教育家福泽谕吉有关。本来两人关系不佳,福泽谕吉认为大隈重信是“任性的政治家”,大隈重信则认为福泽谕吉是“关在象牙塔的学者”,性情不合的两个人一直避
而不见。某次杂志的编辑在事先不告知对方的情况下让两人出席酒宴,结果几杯酒下肚之后,两人竟然意气相投。大隈重信对福泽谕吉说,“我真羡慕福泽先生,将来会有众多前程远大的学子围绕着您”。福泽说,“您也可以办学校啊”。据说,这成为大隈重信办学的契机。
但是,办学绝非易事,首先需要大量资金。作为私立学校,东京专门学校只能向社会募捐。大隈重信曾感慨地说:“专门学校如一大寺,但从没有见过好施主。本人为专门学校的第一施主,但众施主并不富有。”因为学校地处偏僻,设备异常简陋,而且社会上对这所新学校并不认可,东京专门学校第一代学生仅有80余人,规模很小。
事实上,更大的阻力来自政府。数年前,维新领袖西乡隆盛在鹿儿岛发动反政府的武装叛乱,主要支持者就是其资助的私校里的学生。前事不远,大隈重信办学意欲何为?政府怀疑东京专门学校是培养潜在的叛乱分子的基地,因此派密探进入学校刺探,还对学校的理事进行监视。后来政府又规定,官办学校的教授严禁到私校授课,私校的教授、理事授课也遭到严格限制。东京专门学校一度陷入了没有老师的困境。
尽管压力重重,学校仍然顽强地活了下来。它开放办学,允许校外生入校学习。还将讲义出版分发给校外学生,允许他们质疑,并将答案写在讲义的空白处。许多具有开创性的办学措施,让这所学校逐渐赢得了社会的认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