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作者】
杜永道, 语委《语言文字报》原主编、《语文建设》原副主编。 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立法用语规范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央电视台总编室特约语言文字顾问,北京市语言文字测试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法大学语言与证据研究中心顾问。 近年来参加多部 法规的语言文字审读工作,并赴中办秘书局、中办秘书局法规处(现为法规局)、解放军总政治部办公厅第二秘书局、 、 、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光明日报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少儿出版社等单位讲公文写作及编辑工作中的语言文字问题。 参加了2011年版的《标点符号用法》《出皈物上数字用法》的修订讨论和 终审定。 目前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新闻研究》(光明日报社)、《语言文字报》《语言文字周报》《小学语文教师》等报刊撰写解说语言文字问题的专栏文章,并回答中央电视台总编室的语言文字问题。著作有《缺失的语文课》《缺失的语文课2》(以上两书均讲解语言文字知识)、《说话的诀窍——解读(红楼梦>言语交际》及散文集《北京城里的“北”》等。
【内容】
《缺失的语文课(那些被你轻视的常识)》由杜永道著,是《缺火的语文课——那些被你轻视的常识》的姊妹篇。


《缺火的语文课》自2011年9月出版以来,得到读者的广泛赞誉。应读者之请,作者再接再厉,用时一年半,整理出268个新问题,结集成册,以补 本之遗缺。
这些问题均源自实际,多见于媒体,是常见面又极易被人们忽视的语文知识。《缺失的语文课(那些被你轻视的常识)》作者承袭了上一本书的写作风格,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不只给出 答案,亦融入许多相关知识和自己的观点。所以,本书既是实用的工具书,又是有趣好看的文化读本。


除此面外,本书另增《语文趣话》《语文观察》两部分,通过历史和名著中的故事讲述语言问题,评说社会语文现象,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目录】
字词句解说
1 “捱”宜改为“挨”
2 “把打落的红枣儿拣起来吃”的写法是否正确
3 “把关系,都有体现”为什么是病句
4 “倍”不宜用来表示数量减少
5 “被汽车轧了”还是“被汽车压了”
6 “比雨后的春笋窜的还快”中的“窜”应为“蹿”
7 表“无法形容”的“得”不宜写成“的”
8 “表象”不宜写成“表相”
9 “别价”还是“别介”
10 “X不棱登”的意思
11 “成”是独体字还是合体字
12 “重获新生”的说法不妥
13 “丛书”指什么书
14 “当的时候(时)”中的“时候(时)”不宜缺少
15 “到邻居家去呆着”中的“呆”宜写成“待”
16 “嘀哒”宜写成“嘀嗒”
17 “迪斯尼”还是“迪士尼”
18 “迭起”不宜写成“叠起”
19 “鼎”字是什么结构
20 “ ”还是“订制”
……
近义辨析
读音辨正
标点用法错误
其他
附录一
附录二
代后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