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作者】
王冬娟,女,汉族,1961年1月出生,江苏省常州市人。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长、党支部副书记。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会副秘书长、常州市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常州市小学教育名师工作室领衔人。近五年,所带领的学校获常州中小学德育特色学校、教科研先进集体等省市级集体荣誉八十余项。出版专著两本、丛书一套,近六十篇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二十多篇论文获***、省级、市级论文评比一、二等奖,领衔主持多个***、省级、市级课题并获奖,在省内外作专题报告四十多场,为“生命·实践”研究合作校创建和常州市“新基础教育”推广做出了重大贡献。
【内容】
“生命·实践”教育学是华东师大叶澜教授等创立和推动的,常州二实小是当地*早加入“新基础教育”研究共同体的。由王冬娟、孙敏等著的《越而胜己——源于坚持日常实践变革之伟力(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生命实践教育学合作研究校创建史)》对其十几年来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以研究阶段为顺序,从学校管理、课程教学、学生工作三方面入手,剖析学校的变革与成长,诠释了“新基础教育”研究对学校发展的价值与作用。
【目录】
开篇 在改革大时代中学校的诞生和提升
(1987—1997)
**章 底色
以变促进的创业文化
一、因需而生:以“三千精神”建校,铸就“家”文化根基(1987—1993)
1.从无到有,艰难起步
2.剪纸先行,寻求突破
二、由研而兴:以特色项目崛起,创建省实验小学(1994一1997)
1.从有到优,特色推展
2.课题研究,魅力初绽
3.冷静反思,寻找方向
**程 创建常州市**所“新基础教育”基地学校
(1999—2004)
第二章 启航
艰难的自我突破(1999—2002)
一、机遇
1.一次偶遇:《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2.一鼓作气:把握发展机遇
二、碰撞
1.理念“恶补”
2.课堂“捉虫”
3.“暗流”涌动
三、涉入
1.模仿:构建新模式
2.反思:内化新理念
3.抒写:体悟新成长
四、开拓
1.发展与挑战
2.解困与深思
3.辨析与提升
4.“新生”与“老生”
五、夏收
1.回望走过的历程
2.盘点发生的改变
3.把脉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奠基
指向日常实践(2002—2004)
一、枝重整——试行管理变革
1.扁平化组织,提供*多参与
2.人性化管理,提供*多选择
3.支持性制度,提供*多帮助
二、叶渐茂-_骨干队伍初建
1.在加强学习中*新观念
2.在主动蜕变中获得“新我”
3.在专题研究中脱颖而出
4.在互动交流中共同成长
三、花渐红——学生成长喜人
1.“我是班级小主人”
2.“我是活动小主人”
3.“我是学校小主人”
四、木独秀——学校脱颖而出
第二程 创建内涵式的常州市“生命-实践”教育学
合作研究校(2004—2009)
第四章 核聚
引领日常研究的学校管理创造
一、总结反思,清晰目标
二、回溯研究,迎难而上
1.责任与担当
2.使命与奉献
3.策划与行动l
三、编织经纬,做强中层
1.组织变革,清晰职责
2.管理自育,强己达人
四、制度革新,导向人文
五、评价推动,挑战新高
六、构建机制,保障运行
1.校长负责与民主参与的治校机制
2.分工负责与协作推进的实施机制
3.评价反馈与激励完善的发展机制
4.常规保证与研究创新的动力机制
七、提炼文化,彰显个性
第五章 渗透
深化日常实践的教学改革创造
一、专注实践研究,系统“成事”
1.目标清晰:从“散兵游勇”到“聚合提升”
2.有力推进:从“点的突破”到“面的融通”
二、创新研修思路,整体“成人”
1.尊重差异性,关注教研组建设
2.凸显结构性,创生四大范式
3.分享学科性,走进学科异域
第六章 成长
提升日常实践的学生工作创造
一、把学生当学生
1.学生立场的认识缺失
2.学生立场的践行策略
二、学生的成长,是需要的成长
1.成长需要认识的内在清晰
2.成长需要满足的日常实践
第三程 在放飞**自我中不断前行(2009—)
第七章 扎根
培育学校自我**的力量(2009—2011)
一、生根
1.追寻根的方向
2.拓展根的深度
3.展开根的广度
4.增加根的密度
二、新芽
1.新机制,新秩序
2.新实践,新创造
3.新团队,新文化
4.新活动,新品位
5.新节点,新高度
6.新开放,新境界
第八章 自觉
在生态式推进中焕发活力(2011—)
一、承融:开启集团大门
1.点面
2.承创
3.文化
二、自觉:迈入生态建设
1.越而胜己的集团建设
2.引领**的结对共进
3.同生共长的区域互动
4.卓尔不群的生命成长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