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法律方法阶梯(第三版)》全面构架了法律方法论的学科体系,介绍了价值分析、历史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在法学研究中的应用,特别阐述了法律解释、法律推理等方法的内容、意义和哲学基础。本教材参照国外教材的写作体例,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案例,十分具有可读性。
本书2008年初版以来,受到业内较高评价,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并被*列为十一五**规划教材。第三版根据*近几年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对全书进行了修订,并增加、替换一些新的案例。
【目录】
导言法律方法与法律人
1何谓法律人
2法律人为定分止争而生
3法律方法与判断者的价值立场
4法律方法与法治
5本书体系体例与使用建议
**章认识法律方法
1法律方法的发生
1-1事实与规范不对称
1-2事实与规范不对称的原因
2法律方法及其体系
2-1法律方法是法律应用中的方法
2-2法律方法的体系
3法律方法的功能
3-1方法改变前提,前提改变结论,结论改变行为
3-2功能发生的机理
4各部门法有自己的方法吗
4-1宪法的特点及方法
4-2刑法、民法和行政法方法之比较
5法律方法是法定的吗
5-1*国合同法的解释条款
5-2奥地利、意大利、德国民法典的解释条款
6法律方法论
6-1法律方法的性质
6-2法律方法的范围
7法律方法与“法学方法”
7-1称谓
7-2法学方法与法律方法的关系
7-3统合法律方法与法学方法
7-4法律方法论与法学
8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
8-1思维
8-2法律思维
8-3法律思维的要义
第二章法律判断形成的过程
1判断力对法律人的意义
2处理事实和提出案件问题
2-1处理事实
2-2提出案件问题
3寻找规范
3-1法源
3-2法源的顺序
4分析事实构成
4-1规范
4-2法律规則及结构
4-3法律原則及类型
4-4法律规則与法律原则的比较及关系
5建构大前提
6涵摄
6-1含义
6-2涵摄的过程
7作出结论
第三章法律判断形成的基础方法
1何谓基础方法
1-1推论与亚推论
1-2推论——引出必然性结论
1-3亚推论——引出或然性结论
1-4“实质推理”非推理而是权衡
2演绎
2-1演绎的过程:从一般到特殊
2-2演绎结论的确定性
2-3演绎发生的时间
2-4演绎的类型
3归纳
3-1归纳的过程:从特殊到一般
3-2归纳的功用:一般规則的获取
3-3归纳的局限性:归纳不完全
4设证
4-1设证的过程:从特殊经由一般到特殊
4-2设证的功用:确定思考方向
4-3假设原因
5小结
5-1演绎为推论,归纳和设证是亚推论
5-2演绎、归纳和设怔的风险度
6类比
6-1类比不是推论而是彼此比较
6-2类比的造法性
6-3类比与比喻、归纳
6-4类比与归纳、设证、演绎协同作用
7论证
7-1论证的含义与法律论证的目的
7-2法律论证的对象
7-3法律论证的类型
7-4论证与其他方法
8诠释
8-1诠释非方法
8-2诠释与解释
8-3诠释与论证、推论
第四章建构小前提的方法
1冤假错案源于事实不清
2建构小前提的过程
2-1“评价”
2-2“求真”
2-3建构小前提的方法的类型
3生活事实归入法律事实的方法:解释/诠释方法
3-1前理解
3-2诠释循环与等置
3-3对生活事实进行法律评价
4求物质性之真的方法
4-1查明
4-2证明
4-3推定
5求言辞之真的方法
5-1认定言辞证据的工作方法
5-2认定言辞证据的逻辑方法
第五章理解法律行为的方法
1法律行为的双重性质
2法律行为的不同含义
2-1法理学上的含义
2-2民法上的含义
2-3行政法上的含义
3民法中法律行为的理解方法
3-1意思表示的理解方法的标准
3-2意思表示的理解对象
3-3民事行为和商事行为的意思认定
3-4意思表示的理解方法
4对合同的理解的特别问题
4-1法律解释与合同理解
4-2格式条款和格式合同的理解
4-3合同漏洞的填补
4-4遗嘱的理解
5具体行政行为的解释
5-1具体行政行为的解释立场与方法
5-2具体行政行为的解释举例
5-3对具体行政行为的解释举例
第六章大前提的建构及方法(一)——有法律规定的情形
1法律规定不明确——法律解释
1-1法律解释的对象——法律文本
1-2法律解释的目的——确定立法者的原意
1-3确定立法者原意的方法——法律解释及体系构成
2字义解释
2-1平义解释
2-2扩张解释
2-3解释
3体系解释
3-1体系解释的根据
3-2体系解释的效力等级标准
4历史解释
4-1主观解释和客观解释
4-2历史解释使用的资料
5解释方法的位阶关系
5-1法院的意见
5-2立法解释与立法、司法解释之间的位阶关系
6客观目的探究
6-1客观目的探究的发生条件
6-2何谓客观目的
6-3客观目的探究的结果
7法律修正及方法
7-1明显的內容错误
7-2条文编排疏忽
8正当违背法律
第七章大前提的建构及方法(二)——无法律规定的情形
1何谓法律漏洞
1-1含义
1-2为何有法律漏洞
2法律漏洞的类型
2-1原初漏洞与继发漏洞
2-2私法漏洞与公法漏洞
3有类似的规范参照——类比
3-1制定法的类比
3-2法的类比
3-3轻重相举
3-4扩张解释与类比
4无类似的规范参照——法律补充
4-1习惯法补充
4-2法官法补充
4-3法理、学说补充
4-4政策补充
5事项列举穷尽——反向推论
5-1反向推论的原理
5-2法律对反向推论的规定
5-3反向推论的结果不是原命题的逆命题
5-4反向推论的结果不是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5-5反向推论适用的条件
6填补法律漏洞方法的选择和总结
第八章法律原则、一般条款和不确定概念的适用方式
1法律原则
1-1法律原則的特征
1-2法律原則之功用
2原则的类型
2-1制定法外原则
2-2制定法內原则
3原则与规则的比较及关系
4原则的适用
4-1适用条件
4-2制定法外原則的适用
4-3制定法內原則的适用
5原则之间的冲突及解决
5-1原则冲突及冲突类型
5-2冲突的解决方法
6一般条款
6-1含义
6-2区别
6-3一般条款的适用
7不确定概念
7-1不确定概念实例
7-2不确定概念的分类
7-3不确定概念与法律漏洞
7-4不确定概念的适用方式
第九章作出法律结论的方法
1演绎前的等置
2法律结论由演绎得出
2-1在载人汽车中盗窃案
2-2泸州遗产继承案
3法律方法体系大观
4判决只是一种意见
5案例分析示例
附录
**部分索引
一、术语索引
二、图表索引
三、重要案例及所涉主题索引
第二部分法律解释的文件
一、关于法律解释的规定
二、关于法律概念的法律解释(选)
第三部分教学参考材料
一、教学大纲
二、课堂讨论案例
三、课堂讲授PPT
**版后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