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商品详情】



【内容简介】

本套装关仁山系列文集全10册

大雪无乡

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农村和城镇都面临着改革的困境,农民生活在负增长,乡镇企业也走到了关卡。农民的困惑,生活的杂乱,都非常突出。 《大雪无乡》收集了关仁山的部分中短篇小说,焦点对准了改革中的经济问题和民生问题,以不回避的姿态,揭示了现实关系的复杂性。小说大多以一个戏剧性场景开始,矛盾激烈、问题尖锐、发人深省,在此过程中,也塑造出一个个性格鲜明、真实动人的人物形象。

白纸门

故事发生在美丽的雪莲湾渔村,围绕着有上百年剪纸传统的麦氏家族和远近闻名的造船世家黄氏家族展开。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古朴的雪莲湾也不可避免地陷入到物质与精神、传统与现代的巨大碰撞中。在关仁山既写实有魔幻的笔下,以七奶奶、疙瘩爷爷、大雄、大鱼、麦兰子等为代表的渔民们个个形象鲜明、性格生动;他们一边追求着物欲,一边渴望着文明。作者还将他们置身于人与自然的强烈冲击中,进而突显着复杂的社会矛盾。

感天动地

唐山,汶川,中国版图上两个距离遥远并无太多交集的地方,却因为共同经历了“强震”而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唐山的痛还未完全逝去,汶川的伤又悄然袭来。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个冷冰冰的时刻凝结了无数人的震惊、悲痛、分离与牵挂……来不及落泪,来不及悲伤,全中国都投入到这一场突如其来的考验中,作家也没有缺席。关仁山是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有着切肤的体会与感受,他深入一线,直面灾情,展开独特的视角,从唐山到汶川,跨越整整32年的时空,完成了这部抗震精神的挖掘与重塑的作品

给生命来点幽默

我行走在乡村的海滩上、平原上、山道上,明天,不再为故事匮乏烦恼时,我该怎样讲好我的故事呢?”关仁山曾经这样问过自己。作为以现实主义小说创作驰誉文坛的“三驾马车”的干将之一,关仁山写起散文来,更是不脱离现实生活的原型,甚至很多文章即是为他过去和现在的生活“立此存照”。他写母亲、写童年、写故乡、写山水、写人情世故、写文坛掌故,无一不是生活的写照和心灵的体验,这也是《给生命来点幽默》*主要的特点。

镜子里的打碗花

本书是一部短篇小说的合集,主人公是一群生活在你我身边的普通人,他们的生活也许有些平凡琐碎,但却异常朴实真诚。平淡的背后,隐藏的则是社会上人人关注的热点。作者关仁山扎根现实,真实记录着平凡人的喜怒哀乐,选取的23篇短文,每篇都传递着鲜明的时代特点…

落魂天

本书精选了“三驾马车”之一关仁山的部分中短篇小说,视野所及,依旧扎根现实,主人公大多充满着浓郁的悲剧色彩,悲剧之中,又带有几分崇高。故事在延展的时空中曲折展开,矛盾不断激化,冲突横生裂变,在现实的描写中着眼于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传统的众多方面,客观而又全面地反映着时代特点。

麦河

这是一部关于河流、土地、庄稼和新农民的书。在我国新农业方式逐渐崛起的时代背景下,农村旧有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都在接受着艰难的考验与洗礼,归根结底,一切复杂的乡土性,核心问题仍是土地。 《麦河》以冀东平原的小村子为背景,描述了农村土地变革与土地流转对农民产生的巨大影响,全书贯串了当今农村的多种矛盾,塑造了形形色色、命运各异的人物形象,在写作手法上,既保持着写实主义的基调,又恰到好处地融入了魔幻主义的色彩,成就了一部具有史诗意味、厚重而深情的作品

日头

日头村有四大家族:金家、权家、汪家、杜家,几代人关系错综复杂、缠绵纠结;日头村有三件宝物:古钟、魁星阁、千年老槐,象征着天公地道、正义良心。发生在日头村的故事《日头》跨越半个世纪,函绕土地所有权、农村劳动力、农产品的出路以及农村贫富分化、土地流转等现实问题,深刻地反思了农村贫困和苦难的根源,剖析了农民的劣根性,批判了权力和资本对人性的扭曲,从而完成对乡土中国的深度探寻。整部小说以钟之“十二律”与二十八星宿相衔接的方式结构全篇,从敲钟人老轸头和飞翔的毛嘎子的双重视角来叙述,魔幻的笔法中暗含着深沉的哲学思考。

天高地厚

《天高地厚》以华北平原具有丰厚历史承传和诡谲风土人情的蝙蝠村为生活舞台,在我国近三十年来农村大变动的广阔背景上,展开了鲍家、荣家和梁家三个家族三代人升降沉浮、盛衰进退的生活变迁史,把中国农民在时代潮汐的牵引掣动下求生存、求温饱,求发展的坚韧意志,不息的奋争和所遭逢、所承受的曲折、挫败、困顿、辛酸和盘托出

市场经济对古老农业氛围的冲击,使中国乡村正在经历着一场从未有过的震荡,传统意义上的农民逐渐消失,新的产业农民正在艰难的蜕变中萌芽、破土。 《天高地厚》正是在农村改革这一广阔背景下,描述了冀东平原蝙蝠村荣家、梁家和鲍家三大家族、三代农民跨越三十年的爱恨情仇与悲欢离合,不仅塑造了鲍真、梁双牙、梁炜、粱恩华等富有理想色彩的人物,同时也刻画了荣汉俊、鲍三爷、宋书记等性格迥异的复杂人物形象,既展现出他们求生存、求温饱、求发展的奋斗精神,又流露出其中所承受的曲折、挫败与辛酸,是一部全景式反映当代农村变革和农民命运浮沉的长篇力作

信任

昔日的革命圣地西柏坡,在市场经济改革的大潮下,也面临着环境治理、工业升级转型、老百姓增收等各种问题,急需一场深刻的变革。新任县委书记王竟明上任后大刀阔斧,既没有迷失在错综复杂的利益笑系中,也没有沉沦于纸醉金迷的权钱交易里,而是勇担责任,凭借一心为民的实际行动和大爱无私的亲民情怀,赢得人民的信任与爱戴,带领大家打造一个新的西柏坡。全书始终围绕着“信任”,在结构、叙事、人物塑造等方面有着独特的切入点,是一部具有深刻时代主题与厚重历史感的精品力作。


【作者简介】

关仁山,男,满族,1963年2月生于河北唐山丰南县,当代文学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创作室主任,与作家何申、谈歌被文坛称做河北“三驾马车”之一。1981年昌黎师范学校毕业后当过教师、乡文化站长和县政府秘书。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并发表作品。20*年6月21日,《光明日报》第1版发表关仁山撰写的《我以文学追梦》

著有长篇小说《福镇》《魔幻处女海》《胭脂稻传奇》《天高地厚》《风暴潮》《权力交锋》等六部,中短篇小说集《大雪无乡》《关仁山小说选》《野秧子》等8部书(集)。中短篇小说《大雪无乡》《蓝脉》《红旱船》《破产》《九月还乡》《太极地》《落魂天》《天壤》《平原上的舞蹈》《红月亮照常升起》《苦雪》等,七百余万字。长篇纪实文学《小镇太阳神》等30余篇,达六百余万字。

关仁山是个不断寻求突破和创新的作家:“没有新东西,就没有动力和激情,必须找到变化,才能有兴趣。在生活里架构故事,同时还要看我们给这个好看的故事倾注什么样的时代精神和艺术感觉。”在《白纸门》的创作过程中,他又极力想从叙述上躲开平原小说的叙事风格,追求一种民俗文化的视角,利用当地民众文化的视角关注渔民精神世界。一部《白纸门》,融入了剪纸文化、海文化、门文化等几种文化,写出了几代渔民当下的几种风貌。《白纸门》的创作,是对和谐文化的一种思考和认识。关仁山说:“我们对传统民俗记忆的东西淡漠了,走到极致还是要回归。我的作品写人性的复杂性,写和谐文化的根基。我们的民族是具有和谐意识的,和谐*的特点是包容。作品中写大自然对人的报复,污染、蟹乱等等,其实都是一种平衡,冲突之上达到高层次的和谐、文化的和谐。”关仁山的几部中篇《九月还乡》、《破产》和《大雪无乡》发表后在文坛引起了很大反响并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谈到自己所关注的领域,关仁山说:“我的作品更多的是写人性。作为作家,不应远离变革时代,而应该在民族转型期帮助人们对时代的震荡产生思考,作家应该多一套笔墨,多方面展示出才华,这样对读者和作家本人都有新鲜感。”在关仁山的心目中,父老乡亲与多情深厚的土地一样,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是我们创作的源泉。看一个作家是否有力量,要看他从人民大众身上吸收了多少营养,看他与这个时代、民族的精神生活有无深刻的联系,一个作家认识历史的深度,取决于其精神视点的高度。
一方面扎根现实,一方面处处充满想象。关仁山的作品,就是这样矛盾的综合体。当他挂职,不仅仅是名片上多一项头衔,从挂职副村长到副县长,不论职务高低,关仁山从没有过居高临下,而是真正走进农民的世界,他更重视和农民情感上的沟通,“故事可以编,可是普通劳动者的感觉编不出来。真正走进普通劳动者中间,需要技巧。农民有抵触,我所做的就是化弊为利,利用职务帮农民解决些实际困难,替他们代言,和他们交心。”《白纸门》中的疙瘩爷,实际上是多位渔民的集合体。确有一位上了年纪的渔民,出不了海,靠打捞尸体为生。关仁山扎扎实实进行了采访,创造出独一无二的疙瘩爷形象。“创作了艺术上的真实,才能达到阅读的真实。否则,想象的渔民只是你心目中的符号,读者也认为不真实。”作为少数民族作家,关仁山的创作其实已超越本民族,“过去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但是我认为必须超越,用人类共同的东西拓展,才有新的突破。少数民族作家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把握中华民族新的精神连接点,才能写出人类认可的作品,才能成为走向世界的作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