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基本信息















书名:



企业文化管理与实践










作者:



石娟




开本:














*:



33





页数:















现价:



见顶部



出版时间



2015-08










书号:



9787030454010



印刷时间: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版次:














商品类型:



正版图书



印次: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精彩导读







**章企业文化概论



引例什么是企业文化?如果我们今天赴美国做商务旅游,很可能会获得这样一项内容的安排:参观美国西雅图市著名的派克鱼市公司。



派克鱼市公司的创始人叫约翰 横山。到1986年,约翰 横山已经努力工作了20年,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使自己在西雅图的一个小鱼摊生意兴隆起来。可他就像许多小本生意人一样,一直维持着几个人的小公司,也谈不上什么成功。



约翰 横山再也按捺不住了,他想把生意扩大,便转向了渔业批发领域。可没想到,只一年的时间就几乎赔光了公司的老本。这时候,他真是走到了生死抉择的十字路口。



一天,一个朋友建议他赶紧请个咨询师。他咬咬牙,花钱,请几天指导咨询师看能不能拯救他的企业。咨询师吉姆每两周来公司组织大家开一次会,会上只做一件事情:激发大家的斗志。



吉姆帮助大家认识:“我们需要一个远大的目标,一个更大的策略。终于,到了第三次会议时,约翰 横山明白了:“我们要成为举世闻名的企业,“我们可以影响彼此的生活,影响顾客的生活!



约翰 横山当然是百分之百地忠实于公司目标——要成为举世闻名的企业。但是,怎样才能使每一位员工都愿意为这不同寻常的目标而付出呢?大家能不能始终保持不竭的动力去创造举世闻名的奇迹呢?



可能许多企业老板这时候会花费很多时间去教给员工如何干好工作,却几乎不解释工作的重要目标是什么。但是在这里,当新员工加入公司时,从三个月的试用期开始就给他们提供分享“梦想的机会——要举世闻名!这是一个融入公司文化的很重要的培训。



许多公司会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寻找**秀、*聪明、*有天分的应聘者身上,但是在这里,约翰 横山所要寻找的就是“志同道合的人,并帮助他们看到自己在工作中的发展机会。



约翰 横山每隔一周会与全体员工见一次面,一起共进晚餐,一起充分讨论“我们的目标和怎样达到它。员工会踊跃地给出他们的见解、建议,从中,约翰 横山和管理者、员工一起来调节工作方式,大家始终保持着一致的奋斗目标。尽管这样的“聚会要耗费人力物力,但是约翰 横山却把它看做坚持“我们的目标的重要步骤。



一晃又过去20年了,那个小小的鱼摊今天已经大名鼎鼎,很多来到美国的旅游者都会极有兴致地去派克鱼市逛逛,领略那美妙的开刀和开心的传送号子,享受那激发活力的工作气氛。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它的存在能引领企业走向更加广阔的未来,能使企业有良好的工作氛围,能带动员工的激情和动力,保持企业的活力。小小的鱼摊如今能够大名鼎鼎,靠的就是优良的企业文化,并且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和它自身所具有的文化有很大的关系。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为公司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能为大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带领公司人员一起共同奋进。



(资料来源:刘光明. 企业文化案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1.1文化与企业文化



什么是企业文化?这是有关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只要圆满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其他一系列问题的回答便有了基础。而要真正回答这个问题,先要对“什么是文化给出一个答案。



1.1.1文化的认知



“文化一词源于古拉丁文cultural,本意是“耕作“培养“教习“开化。“文化的概念*早由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 泰勒在1871年提出。他将文化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在中国*早把“文和“化两字联系起来的是《易经》,“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圣人在考察人类社会文明的基础上,对其中优秀的部分加以中介和提炼,以教化民心,治理社会。



《辞海》中文化分为两个方面,广义上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社会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文化是阶级斗争的武器。一定文化(当做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狭义上是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文化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是能够被传承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文化哲学把文化结构区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物质文化实际是指人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产品,以及创造这些物品的手段、工艺、方法等。制度文化是人们为反映和确定一定的社会关系,并对这些关系进行整合和调控而建立的一整套规范体系。精神文化也称为观念文化,是以心理、观念、理论形态存在的文化。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存在于人心中的文化心态、文化心理、文化观念、文化思想、文化信念等;二是已经理论化、对象化的思想理论体系,即客观化了的思想。



关于文化的区分,还有一种广为流传的“文化模式论。克鲁克洪认为,克罗伯以同等的眼光看待历史、功能和心理学,划分出了三种文化模式,即全局性模式、类型性模式、总体性模式。文化的全局性模式指的是“文化特征之间的关系,它具有确定的连贯结构,执行着有效的功能,并且在历史进程中将这种作用持续保留下来。很显然,文化的全局性模式不囿于单一的文化,而是涉及横贯交错的文化。文化的类型性模式指的是“一条路数,沿着它在人类事物的几种可能性过程中,选择出来或引导出来并紧紧扣住它不放,从而使这种事务得以确定和实现,“每一种类型都必须预先有所限制,它力主一种方式而排斥其他方式。现代工业化世界的类型性模式包括机器(相对手工业操作而言)、信贷,以及大规模生产。文化的总体性模式,其概念类似于社会(或民族、制度等)的精神气质和时代精神。



在近期的文化研究中,对文化的区分出现了高雅文化、精英文化、通俗文化、大众文化、流行文化、产业文化、商业文化等新概念,并且迅速涌现出大量的专家学者和论著。此外,在各个学科领域内都有相应的文化概念,如政治文化、经济文化、企业文化、行政文化、管理文化、法律文化等。



文化定义现象反映文化对于人类及社会的密切关联度,不仅揭示了文化与人类社会进程的关系,而且还揭示了文化与人类社会整体的联系,这种联系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和领域。同时,也揭示了文化对于每一个人的个人权利、利益、自由、生存状况的关注。



1.1.2企业文化的认知



人们对文化概念、范围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精神文化向社会文化、物质文化、经济文化、法律文化逐步发展的过程。当然,这个扩展过程是相互交叉的,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把经济活动和企业文化作为文化现象来研究,是当代文化学**发展的标志。



“企业文化作为专业术语,*初出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西方管理学界,在英语中由于其出现的场合不同而有几种不同的称谓:organizational culture(组织文化)、corporate culture(公司文化)、enterprise culture(企业文化)等。如同文化的定义一样,到目前为止,企业文化尚无公认的定义,自企业文化诞生之日起,专家学者就致力于企业文化概念的讨论和界定,提出种种表述。



威廉 大内认为,一个公司的文化由其传统和风气所构成。此外,文化还包含一个公司的价值观,如进取、守势、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为模式的价值观。



特雷斯 迪尔和阿伦 肯尼迪在《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一书中,对企业文化阐述得更为具体,认为企业文化是由五个要素组成的系统,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仪式和文化网络是其四个必要要素,而企业环境则是形成企业文化**的而且又是**的影响因素。



1985年,埃德加 沙因出版了“为企业文化研究画上句号的学术著作——《组织文化与领导》。在书中,埃德加 沙因把企业文化描述为“一套基本假设,即“企业文化是企业(群体)在解决外在适应性与内部整合性问题时,习得的一组共享假定。因为它们运作得很好,而被视为有效,因此传授给新成员,作为遇到这些问题时,如何去知觉、思考及感觉的正确方法。



在研究企业文化时,我国的许多学者对企业文化的定义与内涵也有自己的理解。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是属于组织文化的一个子概念,它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胡正荣等,1995)



“企业文化是一种在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中形成的组织文化,它所包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均被该组织成员共同认可。它与文教、科研、军事等组织的文化性质是不同的。(刘光明,1999)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各种活动及其结果中,所努力贯彻并实际体现出来的以文明取胜的群体竞争意识,并且表现为企业的总体风采和独特的风格模式。(罗长海,2004)



“企业文化是指全体员工在企业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它是组织观念形态、制度与行为,以及符号系统的复合体。(张德和余玲艳,2007)



从以上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文化的定义来看,他们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涵盖面也不尽一致,有的强调企业文化是一个包含了信念、价值观、理想、**目标、行为准则、传统、风气等的精神复合体;有的强调企业文化是将企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包括在内的混合体。



那么究竟应如何理解企业文化呢?我们认为,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企业通过自身生产经营的产品及服务,不仅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组织和管理的特色,更反映出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战略目标、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它既是了解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窗口,又是社会当代文化的生长点。因此,在国内外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我们给出如下定义: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大文化环境影响下,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被全体员工认同并遵守的且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时间,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中体现的总和。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企业在一系列价值选择时进行价值排序的活动。



理解企业文化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文化具有时段性。文化总是相对于一定时间段而言的,我们所指的企业文化通常是现阶段的文化,而不是指企业过去的历史文化,也不是指将来企业可能形成的新文化。



第二,企业文化具有共识性。只有达成共识的要素才能称为企业文化,企业新提出的东西,如果没有达成共识,目前就不能称为企业文化,只能说是将来的共识。当然,企业文化只是相对的共识,即多数人的共识。



第三,企业文化具有范围性。文化总是相对于一定范围而言的,我们所指的企业文化通常是企业员工所普遍认同的部分。依据认同的范围不同,企业中的文化可以分为领导文化、中层管理者文化、基层管理者文化,或部门文化、分公司文化、子公司文化等。



第四,企业文化具有内化性。企业所倡导的理念和行为方式,一旦得到普遍认同,成为企业的文化,就必将被广大员工自觉遵循。



管理大师克雷格 R.希克曼指出:“21世纪是文化管理的世纪,是文化制胜的世纪,每一个追求卓越的企业家,都必须学习文化管理。我国著名管理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原主任成思危也认为:“如果说20世纪是由经验管理进化为科学管理的世纪,则可以说21世纪是由科学管理进化为文化管理的世纪。在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时,科学技术可以学习,制度可以模仿,但是像企业全体员工内在的追求这样的一种企业文化层面上的东西却是很难移植、很难模仿的。从这个意义上说,21世纪企业的竞争也是企业文化的竞争。



企业文化的兴起,是20世纪末期这个历史时代的产物。进入21世纪,公司经营的国际化、世界经济文化的一体化,以及知识经济的兴起,这三大趋势孕育着“文化制胜时代的来临。



1.2企业文化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1995年,华为公司的规模迅速扩大,面对一片大好的发展形势,公司总裁任正非慷慨激昂地写下了华为的“精神纲领:秉承*搞“两弹一星







目录







目录



**章企业文化概论1



引例什么是企业文化?1



1.1文化与企业文化2



1.2企业文化的概念及理论基础5



案例分析:雅戈尔理念“装点人生”13



第二章企业文化的兴起与发展16



引例美的集团的企业文化16



2.1企业文化的兴起背景16



2.2企业文化的发展历程20



案例分析:招商银行企业文化的兴起与演进27



第三章企业文化的构成30



引例宝洁公司的宗旨、核心价值与原则30



3.1企业文化的结构31



3.2企业文化的类型39



3.3企业文化的特征46



案例分析:青岛啤酒的企业文化体系47



第四章企业文化的功能与机制49



引例青岛海景花园大酒店的企业文化魅力49



4.1企业文化的基本功能50



4.2企业文化的运作机制54



案例分析:安然公司的倒闭与企业文化功能61



第五章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64



引例新奥集团的企业文化激励64



5.1企业文化与竞争优势66



5.2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73



5.3企业文化与组织学习79



5.4企业文化与技术创新87



案例分析:****的核心竞争力——****文化94



第六章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97



引例西安杨森:文化是魂97



6.1企业领导与企业文化98



6.2员工行为、企业文化102



6.3组织环境与企业文化106



案例分析:修身齐家立业助天下——郭广昌解析复星飞速发展的奥妙110



第七章企业文化的冲突与变革112



引例腾讯文化面对的冲突与挑战112



7.1企业文化的冲突113



7.2企业文化的变革124



案例分析:海尔的SBU134



第八章企业文化测评136



引例中国银行的企业文化测量136



8.1企业文化测评概述137



8.2企业文化测量139



8.3企业文化评价142



案例分析:上海移动企业文化的测评与分析147



第九章企业文化设计150



引例大河钢厂的分配制度改革150



9.1企业文化的设计原则及途径152



9.2企业文化设计技术158



9.3企业文化三个层次的设计169



案例分析:荣事达经营理念追踪187



第十章企业文化实施192



引例信心药业集团内部企业文化建设192



10.1企业文化实施过程195



10.2企业文化实施方法210



案例分析:腈纶人的画与话223



第十一章中国企业的文化特征及发展227



引例海南航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范227



11.1中国近代企业的文化传统228



11.2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特征及发展230



案例分析:独特的美雪集团企业文化234



第十二章跨文化管理237



引例迪士尼为何兵败巴黎237



12.1文化差异238



12.2不同国家企业文化的差异241



12.3跨文化管理实践247



案例分析:跨文化收购:联想并购IBM PC部门248



参考文献252








七天无理由退货服务
【目录】
本店全部为正版图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