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唐宋词格律》是一本专讲唐宋词体制格律的书。本书共收词牌百余调,其中大多数是唐宋词中常见的。每一词牌都说明它的产生来历和演变情况,间或指出适宜表达何种情感及其中某些特定的句法和字声。每一词牌附有“定格”“变格”等词格,标明句读、平仄和韵位。每一词格附有一首至数首唐宋词人的作品,供参考比较。本书依韵脚分类,计分平韵、仄韵、平仄韵转换、平仄韵通叶、平仄韵错叶等五格。同时,所收诸格,以适宜表达各种不同情感而又为多数人所采用者为主,间亦兼采不甚习见之调,但一般涩体概从省略。每一格除标句、豆、韵外,每字逐一标明平仄,以“—”表平,“|”表仄,“+”表可平可仄。其有须兼顾特殊情况,如某字定要去声之类,并见附注。书中所列举的作品,虽然只是作为例子来引证,因所选的词多数是历来传诵的名作,所以本书也可作为唐宋词欣赏的选本。
【目录】
凡例 第一类平韵格 十六字令(又名《苍梧谣》《归字谣》)3 南歌子(又名《南柯子》《风蝶令》)3 渔歌子(又名《渔父》)4 忆江南(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5 潇湘神6 捣练子(又名《深院月》)7 浪淘沙(又名《卖花声》,附《浪淘沙令》)8 江南春12 忆王孙(又名《豆叶黄》《阑干万里心》)12 江城子(一作《江神子》)13 长相思(又名《双红豆》)14 醉太平16

凡例


第一类平韵格


十六字令(又名《苍梧谣》《归字谣》)3


南歌子(又名《南柯子》《风蝶令》)3


渔歌子(又名《渔父》)4


忆江南(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5


潇湘神6


捣练子(又名《深院月》)7


浪淘沙(又名《卖花声》,附《浪淘沙令》)8


江南春12


忆王孙(又名《豆叶黄》《阑干万里心》)12


江城子(一作《江神子》)13


长相思(又名《双红豆》)14


醉太平16


玉蝴蝶17


浣溪沙(又名《山花子》,附《摊破浣溪沙》)18


巫山一段云21


 


 


采桑子(又名《丑奴儿令》《罗敷艳歌》《罗敷媚》)22


画堂春24


阮郎归(又名《醉桃源》《碧桃春》)25


三字令26


朝中措27


眼儿媚(又名《秋波媚》)28


人月圆(又名《青衫湿》)30


柳梢青(又名《陇头月》)30


太常引33


少年游34


临江仙37


鹧鸪天(又名《思佳客》)40


小重山(又名《小重山令》)42


一剪梅44


唐多令(又名《南楼令》)45


破阵子(一名《十拍子》)46


喝火令47


行香子48


风入松50


 


 


金人捧露盘(又名《铜人捧露盘引》《上西平》


《西平曲》)51


八六子52


雪梅香53


满庭芳(又名《锁阳台》)54


水调歌头57


凤凰台上忆吹箫60


汉宫春61


八声甘州62


扬州慢66


高阳台(又名《庆春泽》)67


锦堂春慢68


寿楼春69


忆旧游70


夜飞鹊72


望海潮73


沁园春(又名《寿星明》)75


多丽(又名《绿头鸭》)78


六州歌头80


 


第二类仄韵格


如梦令(又名《忆仙姿》《宴桃源》)87


归自谣(一作《归国谣》)88


天仙子89


生查子90


醉花间92


点绛唇93


霜天晓角(又名《月当窗》)95


伤春怨96


卜算子(附《卜算子慢》)97


谒金门99


好事近(又名《钓船笛》)101


忆少年(又名《十二时》)102


忆秦娥(又名《秦楼月》)103


烛影摇红(或名《忆故人》)105


醉花阴106


望江东107


木兰花(附《木兰花令》《减字木兰花》


《偷声木兰花》《木兰花慢》)108


 


 


鹊桥仙114


夜游宫116


踏莎行(附《转调踏莎行》)117


钗头凤(又名《折红英》)119


蝶恋花(又名《鹊踏枝》《凤栖梧》)120


渔家傲122


苏幕遮123


淡黄柳125


锦缠道(一名《锦缠头》)126


酷相思127


解佩令127


青玉案128


千秋岁(附《千秋岁引》)130


离亭燕(一作《离亭宴》)133


粉蝶儿133


御街行(又名《孤雁儿》)134


祝英台近(又名《月底修箫谱》)136


蓦山溪(又名《上阳春》)137


洞仙歌139


惜红衣142


 


 


法曲献仙音143


满江红144


天香148


声声慢149


黄莺儿150


剑器近151


醉蓬莱152


暗香153


长亭怨慢155


双双燕156


宴山亭(一作《燕山亭》)157


念奴娇(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


《壶中天》《湘月》)158


绕佛阁164


绛都春165


桂枝香(又名《疏帘淡月》)166


翠楼吟167


霓裳中序第一168


水龙吟(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169


石州慢(一作《石州引》)172


 


 


瑞鹤仙174


宴清都177


齐天乐(又名《台城路》《五福降中天》


《如此江山》)178


雨霖铃179


眉妩(一名《百宜娇》)181


永遇乐182


二郎神183


拜星月慢184


西河185


西吴曲187


望远行188


疏影(附《绿意》)189


摸鱼儿(一名《摸鱼子》,又名《买陂塘》


《迈陂塘》《双蕖怨》)190


贺新郎(又名《金缕曲》《乳燕飞》《貂裘换酒》)192


兰陵王195


六丑198


夜半乐199


宝鼎现200


 


 


莺啼序203


第三类平仄韵转换格


南乡子209


蕃女怨212


调笑令(又名《古调笑》《宫中调笑》《调啸词》


《转应曲》)213


昭君怨(又名《宴西园》《一痕沙》)214


菩萨蛮(又名《子夜歌》《重叠金》)216


更漏子218


喜迁莺(又名《鹤冲天》《万年枝》《喜迁莺令》


《燕归来》)219


清平乐(又名《忆萝月》《醉东风》)220


忆馀杭222


河渎神222


河传223


虞美人225


第四类平仄韵通叶格


西江月(又名《步虚词》《江月令》)231


 


 


醉翁操232


渡江云(又名《三犯渡江云》)234


曲玉管235


哨遍(一作《稍遍》)236


戚氏239


第五类平仄韵错叶格


荷叶杯245


诉衷情246


定西番247


相见欢(一名《乌夜啼》《秋夜月》《上西楼》)247


上行杯248


酒泉子249


定风波(一作《定风波令》)250


最高楼252
显示全部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