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推荐语】
暂时没有内容
【作者】
暂时没有内容
【内容】
天一影片公司曾是中国影史上一个充满质疑声音的指称。在中国新时期以来的影史著述中,天一影片公司的历史形象往往被理解为代表着落后文化的逆流,与“革命”“进步”等现代中国的关键词格格不入。《天一影片公司探析/中国现代电影产业与电影创作研究丛书》另辟蹊径,从天一所处的商业生存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背景展开,将天一影片公司作为中国商业电影发展的先锋来定位,将其经营发展的拐点、艺术风格的嬗变,与中国社会政治风云的变幻相关联,在两者微妙的呼应中,阐明其间蕴含的历史联系和文化含义。
【目录】
总序
引言
绪论
上编 天一影片公司经营史
第一章 天一影片公司的诞生期(1925—1926年)
第一节 时代背景:天一影片公司诞生始末
第二节 经营管理:家族制企业管理下的“多、快、省”策略
第三节 宣传策略:保守传统的明星体制
第四节 制片策略:政治、言情、武侠嫁接旧伦理道德
第五节 横向比较:模仿中求创新——“天一”与“明星”
第二章 天一影片公司的开拓期(1926—1930年)
第一节 时代背景:中国商业电影之发轫
第二节 经营管理:“天一”人才策略之得失
第三节 制片策略(一):风格成型——古装稗史片
第四节 制片策略(二):娱乐为先——武侠类型片
第五节 横向比较:竞争中求生存——“六合”围剿中绝处逢生
第三章 天一影片公司的转折期(1930—1934年)
第一节 时代背景:中国商业电影之转型
第二节 经营管理:以技术促商机——试制有声片
第三节 宣传策略:“天一”与媒体争夺战
第四节 制片策略(一):都市言情片
第五节 制片策略(二):左翼类型片
第六节 横向比较:商业为先抑或政治为先——“天一”与“联华”
第四章 天一影片公司后期(1934—1937年)
第一节 时代背景:“上海—广州—香港—南洋”市场轴线的确立
第二节 经营管理:进退之间的“天一”港厂与沪厂
第三节 制片策略(一):戏曲有声片:以《白金龙》为例
第四节 制片策略(二):都市喜剧片:以“王先生”系列电影为例
第五节 横向比较:几家欢喜几家愁——各大电影公司沉浮录
第六节 1937年之后:从“天一”到“邵氏”
下编 天一影片公司专题性研究
第五章 文化:俗文化攀附资本原则
第一节 “无文化”的人们——“天一”电影受众分析
第二节 文化的选择——通俗与粗俗的混战
第三节 题材——俗文化的尺度与位置
第六章 地域:类型差异与地域文化
第一节 上海:兼收并蓄的半殖民地都市图景
第二节 广州:“土”“洋”杂陈,兼而不容
第三节 香港、南洋:远离政治,娱乐至上
第七章 政治与商业投机:社会变革中的“天一”
第一节 投机——资本原则下的商业逻辑
第二节 政治趋避——“左”与“右”之间的摇摆
第三节 商业谋略——在制度边缘行走
第八章 电影本体:“天一”制片与电影本体研究
第一节 “天一”与影戏观
第二节 “天一”与类型电影研究
第三节 “天一”与电影技术变革
结语
第一节 商业成就:复杂历史背景下的资本实践
第二节 文化旨趣:传统伦理和现代意识的两难困境
附录:天一影片公司片名目录
后记
【书摘插画】
《天一影片公司探析/中国现代电影产业与电影创作研究丛书》: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之后,罗明佑失去了在东三省多年苦心经营的所有电影院,而华北地区所拥有的几十家电影院,也由于时局不稳导致经济上陷入困境,华北、东北是罗明佑资产的集中地,亦是他向来引以为豪的电影发行网络系统,更是“联华”出品影片的盈利保证,受战争的影响,尽数被毁;1932年一·二八事变,更是给“联华”带来惨重的损失,“联华”第四厂设在天通庵的制片场全部毁于炮火,30多家电影院停业,资金周转不灵,联华影业公司元气大伤。据黎民伟回忆:“上海遭受日本侵略,联华公司的经济不能维持各厂,只有由各厂自行筹款维持制片工作。我将广州东山之房产契据借与罗明佑,向汇丰银行抵押得毫洋五万元,伸算为大洋一万元,继续制作”。
  战争所造成的物质力量的损耗虽然颇让人遗憾,但是物质层面的减损并不足以对一家企业形成致命打击,一旦顺利筹措资金必能东山再起,而一家企业的方针理念则会引导企业的前进方向,最终决定其命运沉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