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推荐语】
团购联系在线客服或联系“15836485458”微信
【作者】
埃德加·斯诺,美国著名记者。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董乐山,翻译家,作家。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46年冬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国文学系。译作《第三帝国的兴亡》(合译)、《一九八四》《西方人文主义的传统》《红星照耀中国》等均有广泛影响。
【内容】
《红星照耀中国》(曾译《西行漫记》)自1937年初版以来,畅销至今,而董乐山译本已经是今天了解中国工农红军的经典读本。本书真实记录了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此次新版配有十余幅珍贵历史照片,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Z经典译本。

本书为*八年级(上)语文教科书名著导读指定书目。

人民文学出版社为此书撰写了阅读参考,全面指导学生理解本书。
【目录】
中文重译本序 
1938年中译本作者序 
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 
一 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 
二 去西安的慢车 
三 汉代青铜 
四 通过红色大门 
第二篇 去红都的道路 
一 遭白匪追逐 
二 造反者 
三 贺龙二三事 
四 红军旅伴 
第三篇 在保安 
一 苏维埃掌权人物 
二 共产党的基本政策 
三 论抗日战争 
四 悬赏200万元的首级 
五 红军剧社 
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一 童年 
二 在长沙的日子 
三 革命的前奏 
四 国民革命时期 
五 苏维埃运动 
六 红军的成长 
第五篇 长征 
一 第五次国剿 
二 举国大迁移 
三 大渡河英雄 
四 过大草地 
第六篇 红星在西北 
一 陕西苏区:开创时期 
二 死亡和捐税 
三 苏维埃社会 
四 货币解剖 
五 人生50始! 
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一 
一 同红色农民谈话 
二 苏区工业 
三 “他们唱得太多了” 
第八篇 同红军在一起 
一 “真正的”红军 
二 彭德怀印象 
三 为什么当红军? 
四 游击战术 
五 红军战士的生活 
六 政治课 
第九篇 同红军在一起(续) 
一 红色窑工徐海东 
二 中国的阶级战争 
三 四大马 
四 穆斯林和马克思主义者 
第十篇 战争与和平 
一 再谈马 
二 “红小鬼” 
三 实践中的统一战线 
四 关于朱德 
第十一篇 回到保安 
一 路上的邂逅 
二 保安的生活 
三 俄国的影响 
四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共产国际 
五 那个外国智囊 
六 别了,红色中国 
第十二篇 又是白色世界 
一 兵变前奏 
二 总司令被捕 
三 蒋、张和共产党 
四 “针锋相对” 
五 《友谊地久天长》? 
六 红色的天际 
附一:《西行漫记》新译本译后缀语·董乐山 
附二:斯诺在西北苏区的摄影采访活动·董乐山 
附三:斯诺的客厅和一二·九学生运动·董乐山 
阅读参考 
 
【媒体评论】

南报网讯(记者 解悦)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红星照耀中国》可谓家喻户晓的纪实文学作品,无数人通过这本书了解中国革命,了解红军和“红色中国”。今年是本书原版出版八十周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在暑假来临之际推出《红星照耀中国》(青少版),既是向经典致敬,也是为将书中所记录的优秀意志品质和不朽人格魅力呈现给广大青少年读者。

《红星照耀中国》多方位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做出的不懈努力。作为对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革命真相的真实报道,《红星照耀中国》自1937年出版后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全世界以近二十种文字翻译出版,几乎传遍了每一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的总发行量也达到数百万册。2016年,由直接组织编写的“部编本”教材开始投入使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教科书名著导读部分,将《红星照耀中国》作为纪实作品的阅读范例。

作为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所记叙的故事都是真实的,不论是记录历史还是叙述现实,都有可信的资料来源,或者是出自作者本人的所见所闻。斯诺是一位优秀的新闻记者,在采访期间,他保持着严肃的新闻态度、敏锐的洞察力以及深切的人文情怀,让《红星照耀中国》兼具真实性和良好的文学品质。作品中成功地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从*、周恩来、彭德怀等红军主要领导人,到活跃在红区的众多“红小鬼”,不论着墨轻重,书中出现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都鲜活饱满,闪烁着自信、乐观、勇敢、奉献的光芒。这些历经岁月淘洗的优秀品质,是当今中国青少年应当学习和借鉴的。

在战争年代的大历史背景下能细致地关切到人的个性、经历、命运,是《红星照耀中国》这样一部纪实文学作品能够感动万千读者的一个原因。青少年读者阅读这部文学作品,不仅能了解纪实文学这个体裁,也能了解在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所做的不懈努力,还能从阅读中学会思考,获得启迪,汲取精神营养和力量,更加自信乐观地投入到学习、生活当中去。这正是“部编本”教科书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原因,也是出版《红星照耀中国》(青少版)的初衷。

00% 0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