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内容简介:

既然我们活在暴力实际存在的世界中,否定它便毫无意义。这种否定看似道德至上,实际等同于放弃了对暴力的主动思考。
——萱野稔人

你是否想过,为什么人人都说暴力不好,它却从未消失?从小老师教我们暴力不对,却又体罚我们;法律禁止杀人,却用死刑惩罚罪犯。到底哪一种才是正义?

从普通人的争吵,到不同组织之间的冲突,再到国与国的战争,暴力可以说无处不在。既然如此,想要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只怀有善意行得通吗?暴力又能否用简单的好或坏来评判呢?

是时候思考暴力为何物,以及如何与它相处了。

萱野稔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绵密的逻辑推理,将暴力的本质、道德的力度和缺陷、国家与暴力的关系一一剖析。同时,他还探讨了死刑的正当性,追溯国家的起源,分析黑社会与国家的差异。

这些很大很硬的话题,看似离日常生活有些遥远,但只要一个人还存在于国家当中,受到法律的约束和保护,就不可避免地与这些问题打交道。

读完本书,你原本坚信的是非善恶,可能会被全部颠覆。


作者简介:

萱野稔人,哲学家。1970年生于日本爱知县,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系。现任津田塾大学国际关系学科教授,专门研究政治哲学和社会理论。著有《什么是国家》、《暴力与财富与资本主义》等。他也以评论员的身份出现在多档日本电视节目中,用哲学的视角解读社会问题。


内文试读:




暴力不好也不坏

我先抛出一个结论:暴力本身既不好也不坏。

人们有时认为暴力是好的,有时认为是坏的;有时认为它是正确的,也有时认为是错误的。在不同的时间与场合下,有人肯定它,也有人否定它。

关键的问题是:该在何时肯定暴力,又在何时否定它。一味去思考暴力的本质是好是坏,其实没有意义。因为暴力本身并不具备“好”或“坏”的性质。简单来看,暴力不过是加诸身体或物体上的破坏力,即单一的作用力,只是人们总要用“好”或“坏”的价值标准来衡量罢了。因此,认识某种暴力是由谁、如何行使的,才能判断它是好是坏。要看你是施暴者,还是承受者,或是完全置身事外的人。

暴力为何出现,也深深影响着人们对其性质的判断。比如,暴力是否发生在自己或重要的人身上?是否用来保护自己或重要的人?是否为给自己看不顺眼的家伙一点颜色瞧瞧?根据这些不同的情况,暴力可能被肯定,也可能被否定。因此,对环境的分析是给暴力定性的关键。

所以,认定暴力不好并没有意义。“暴力就是犯罪”——扔掉学校里教的这个简单公式吧,否则,你就无法真正理解暴力的本质。当然,也没必要认为暴力完全是好东西。如果没有批判的眼光,就无法准确地分析问题。

应当先摆正这个观点:有时候,为了保护自己或重要的人,不得不动用暴力。但毕竟谁都不愿意这样做,也不愿意承受来自其他人的暴力。所以,我们该好好思考,怎样才能与暴力和谐相处。


内页展示:



用纸质感细密柔顺,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不应把人类的情感,诸如爱、憎、愤怒、忌妒、骄傲、怜悯和扰乱心灵的其他情绪,视为人性的恶,而是看作人性固有的一些特性,就像热、冷、暴风雨、雷鸣以及类似的现象出自大气的本性一样。




封底印有“14岁懂社会”,此系列会继续推出,敬请期待。




跟普通铅笔比一比大小。





我们的“14岁懂社会”成长教育系列文库本已出版的其他书目如下,可以(点击这儿)查看10册套装,或者点击下面的书名了解单本的详情。


“14岁懂社会”系列已出版:

《以书为友》(读书不是修行,是乐趣)

《你没那么笨》(跨越成见的壁垒,褪去笨蛋的标签)

《动物园的生死告白》(动物饲养员讲述的生命故事)

《女生的世界里总是硝烟弥漫》(严酷女生社会中的生存指南)

《不努力好像也没关系》(不受任何人指使的自我生活方式)

《关于“工作的幸福”这件事儿》(重新思考工作的意义,以及现实与理想的距离)

《你为什么没朋友》(关于友情的真相与内核)

《不要成为无聊的大人》(那些“理所当然”其实很无聊)

《虽然人人都说暴力不好》(是时候直面暴力了)

《歧视也没什么错》(在歧视中认识自我)


《虽然人人都说暴力不好》

适龄:12岁以上
著者:[日]萱野稔人
译者:烨伊
开本:32开
规格:170×110毫米
装帧:平装
页数:176页
定价:18元
书号:ISBN 978-7-5133-2545-5
出品:读库
出版:新星出版社

本书属于读小库第七辑12岁以上适读书单中的一种,点击(这里)了解完整书单,也可以点击(这里)了解我们出版的12岁以上其他书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