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推荐语】
 
【作者】
尤西-谢菲(Yossi Sheffi) 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国际专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工程系统教授、民用与环境工程教授,麻省理工运输与物流中心(MIT CTL)主任。英国剑桥大学终身教授。雪城大学“供应链管理创新与杰出领袖”萨尔兹伯格奖章获得者。他在学术领域享有极高的声誉,是供应链管理、系统优化和风险管理领域的专家,常年为美国政府以及制造业、零售业和运输业众多知名企业提供顾问服务。在他的领导下,MIT CTL开办了许多新的教育、研究、产业/政府延伸、联系的项目、课程。他是麻省理工学院供应链管理硕士学位课程的创建者,也主导了全球供应链与物流很好网络(SCALE,Supply Chain and Logistics Excellence)的成立,该网络目前包括西班牙萨拉戈萨、哥伦比亚波哥大、马来西亚吉隆坡。
【内容】
在《大物流时代:物流集群如何推动经济增长》中,供应链管理专家尤西·谢菲分析了孟菲斯、新加坡、芝加哥、鹿特丹、洛杉矶等地开发物流集群成功的要素,也总结了有些地方的失败教训;概括了物流集群开发中非常具有特色的“放大效应”;阐释了物流集群和其他产业集群的不同;物流集群怎样带动其他产业的活动,从而达到“增值”的目的;企业为什么需要把配送中心和增值活动放在物流集群;以及政府的支持、投资、监管和贸易政策在其中的作用。书中详细描述的物流集群,给我们带来当今经济环境中难得的、真实的成功故事。正因如此,众多的地方和中央政府以及许多地产开发商在积极投资、开发物流集群。
【目录】
中文版推荐序
译者序
中文版导读
前言
第1章女装、海鲜和地区经济的未来/1
时装连锁店Zara的故事/4
当地劳动力:代价小,反应快/5
Zara来到了萨拉戈萨/6
有序的订单:时装的编舞/7
进进出出的货车/8
召集令:更大的空间,更快的速度/9
非洲飞鱼/9
今天捕到了什么?/10
鳟鱼的旅行路线图/10
波音747货机的机腹/11
优选运力的经济学原理/12
鲜为人知的目的地/13
从渔网到篮网的销售模式/14
无界的进出营运/15
增值即增量/15
拆箱:鱼游四海/17
一个物流集群的诞生/18
一个四通八达的地区/19
选择合适的地块/20
筑巢引凤/22
阿拉贡自治区其他的物流活动/22
大有大的竞争优势/23
经济影响/24
第2章经济集群的艺术与技术/27
佛罗伦萨:文艺复兴时期的硅谷/29
乘着经济繁荣的东风/30
创新/31
佛罗伦萨艺术创新/32
金融创新/33
主顾的作用/35
劳动力、教育和知识流动/36
佛罗伦萨行业公会和技艺提升流程/36
硅谷文化/37
学生、叛离师门和跳槽/38
新观念,新人才/39
集群的共性/40
集群成员之间的关系:纵横之间/41
为什么要形成集群?/43
集群的优势/44
为什么不“全面开花”?/48
不懈地寻找经济发展的灵丹妙药/49
集群的缺陷/49
第3章物流集群的地理特性/53
荷兰:天然的港口、通道和贸易商/57
罗马太平时期的成本最小化/57
运输模式的变换产生物流节点/58
荷属东印度公司/58
一头进,另一头出:转运节点/59
鹿特丹:现代港口的兴起/60
国际化的社会/62
新加坡:贸易中心/63
地理位置:东西方在这里碰头/63
气候:可靠交易的保障因素/64
文化:贸易商的真正国度/64
投资:岛国的“成长”史/65
巴拿马运河:人造捷径/65
第一代大洋通途/66
第二代大洋通途/67
第三代大洋通途/68
建设物流集群/70
孟菲斯:中心地带的集群/72
棉花和农奴交易站/72
弗雷德?史密斯的疯狂主意/73
巧妙的时区规划/74
靠谱的天气/74
集群、园区,还是中心?/75
模糊的定义/75
人均物流值,或单位GDP物流值?/76
物流基地、园区和集群/77
天生优势/78
中心区位/79
地理成本削减和地理捷径/79
不同运输模式之间的天然纽带/79
气候优势等同于可靠性/80
先天与后天/80
第4章营运优势/83
运输经济学/86
满载为上选/87
运输工具的规模经济/88
直达与集运/90
集群的整合作业优势/91
频率优势:越早越好/92
略过中转站的好处/92
取送货密度优势/93
集群的直达优势/94
运输周期/94
横向协作/96
轻重货的调和/98
多个承运人的优势/98
不断增加的广度和深度/99
运输的竞争性/99
运输模式的灵活性/101
流动性导致价格的稳定性/102
及时性:更大、更快/103
库存整合推动集中/104
时点优势:延长发货截止时间/104
时间跨度优势:1天能当2天用/106
资源共享/106
共享实体资源/107
共享人力资源/108
各就各位—预备—召回:无预警的逆向物流飙升/109
应急响应/110
合同转移时的知识分享/111
成长的空间/112
成本与服务/113
第5章增值/115
供应链后期增值/118
准备零售/119
产品完成/121
门口10分钟的时限/125
提升收入曲线/126
二手产品的第二春/127
二手重机/128
客户服务:看得见的增值/129
库房里的药剂师/130
新业务搬进来了/131
物流业的供应商/131
物流集群里的产业子集群/133
第6章基础设施/139
实体设施/141
枢纽基础设施:一个园区的画像/142
鹿特丹的水上设施/144
鹿特丹的陆上设施/146
网络:基础设施的互连和互动/147
辅助性设施/149
金融设施:货款两讫/150
信息设施:比特盒子/151
能源设施:为运输加油/152
更上一层楼:承运人是发货人的基础设施/155
基础设施的:土地和拥堵/156
直接:现有能力/156
协同匹配,共同拓展/157
终极:可用土地/158
提高生产率以增加能力/159
内陆机会:空间置换,解决拥堵/160
填海造地:突破/161
长期资产的大量投资/162
第7章政府的强大作用/165
政府在创造物流资产中的作用/167
公共投资:建立大型、共享的基础设施/168
土地使用许可与监管/172
吸引民间投资:奖励、补贴与税收/173
对物流友好的法规/177
政府效率/182
可持续性/185
政府协调不同集群的关系/188
集群的内部治理和管辖/188
外部联盟、外交和贸易关系/190
政府和经济的积极互动/194
第8章教育和人力资本/197
职业教育/199
培养优良的物流操作员/200
设施运行需求:培训设备操作手/201
运输设备维修/202
为增值服务而培训/203
趁他们还年轻/203
集群的支持/204
专业教育/205
本科学位/205
专业学位/206
研究生教育/207
研究与教育/208
物流集群学术机构的本质/20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