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
  编辑推荐 谈到哲学,先我们必须说明,哲学更贴近于诗歌,而与科学则同床异梦。

一个人的灵魂抵得上整个宇宙。有一个人(不详其姓字名谁)如此堂而皇之地说过。请留意!他说的是人的灵魂,不是说的生命,生命抵不上整个宇宙。一个人越是较少地相信灵魂,较少地相信人格的、具体的意识的不朽,他就会越加夸张那可怜的匆匆而过的生命的价值。

人痛苦地活着,而活着更痛苦,但仍然有所爱,有所希望。宁肯活在痛苦里,也不愿在宁静中死亡。

生命无法加以公式化,因为它要永远存在下去,所以它不会屈服于公式化。生命的*法则在于:全部或者虚无。情感并不采取中庸的概念调和他自身的繁复多态。

我就是我的宇宙中心,也是整个宇宙的中心。同时,在我的痛苦中,我与米歇尔同声呐喊:“我的我啊!他们抢走了我的我!”

闪亮在遥远的夜空里的某一颗星辰,终有一天会熄灭而沦为尘土,不再闪亮,不再存在。同样,即使布满星辰的苍穹,也有消逝的一天。苍穹同样需要怜悯!——乌纳穆诺                
【目录】
  目录?第一章骨肉之人001
骨肉之人—人是理性动物—康德哲学思想的飞跃—黑格尔的名言—斯宾诺莎—关于“我”—疾病的意义—悲剧性抗争—哲学家先是人—统治者的行为—人生的悲剧意识
?
第二章起点023
疾病与健康—原罪—人类的起源—知识的起源—关于理性—知觉的世界—寄生虫与社会寄生虫—哲学的思考—形而上学—我何处来到何处去—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不朽的渴望
?
第三章不朽的渴望042
柏拉图关于灵魂不朽—人生如梦—崇拜祖先—农夫的故事—无果的牺牲—个体与整体—物质不灭—唯物论—虚无主义—名声—生存的挣扎—忧伤走向欣慰
?
第四章天主教的本质062
天主教和基督教的来源—上帝之国—耶稣复活—耶和华何许人也—死亡的发现—渴望不朽—神人合一的上帝—圣餐与圣体—宗教与道德—上帝的宽恕—“逻各斯”—宗教与理性—宗教与科学—宗教的实质
?
第五章理性的溶解(毁灭)084
灵魂必朽—无神论—死亡与意识—“二元论”—物质性与神性—生命的理由—理性与怀疑主义—逻辑的俘虏—理性主义—享乐主义—理性的溶解
?
第六章深渊底层108
理性与生命永存—怀疑主义与不确定性—智慧的起源—抽象不朽—十字架的疯狂—信仰与生命—意志与智慧—哲学与宗教—神学—“命运注定论”—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绝望的深渊
?
第七章爱、痛苦、悲悯与人格133
爱—性欲—爱的本质—人的动物种性—柏拉图的精神之爱—女性的爱—宽恕与怜悯—所谓“人类思想的三个时代”—叔本华的“意志论”—上帝人格化—宇宙的意义
?
第八章从上帝到上帝157
宗教意识—上帝的神性—主观与反映—宗教的起源—一神教—感觉上帝—逻辑上帝—理性上帝—矛盾的上帝—上帝仍是未知数X—上帝概念—上帝存在的验证—仁爱的上帝—人性的上帝—三位一体—四位一体—上帝的定义
?
第九章信仰、希望与仁慈185
何谓信仰—信仰与信赖—信仰与创造上帝—何谓存在与真理—道德与真理—希望的实体—信仰的形式—何谓真善美—善行的苦涩与甜蜜—生命的实质—人格的根本—爱是慈悲与同情—罪恶的起源—社会与人第十章宗教、阴间的神秘学和灵魂归复215
宗教的建立—信仰、希望和慈悲—女人宗教—骑士作风—极乐世界—耶稣和复活—上帝存在理由—灵魂与肉体—美德即幸福—科学的哲学—上帝是万物之上—地狱、炼狱、天堂
?
第十一章实际问题251
信仰的肯定与否定—实践检验理论—反理性的真理—基督的神圣—现代社会—工人行业协会—劳动的意义—战争与和平—宗教的伦理—永恒的上帝—僧侣与无政府主义—人生之悲剧意识—西班牙人的灵魂
?
第十二章唐·吉诃德与近代欧洲的悲喜剧287
西班牙与欧洲—浮士德的呐喊—海伦的吻—欧洲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法国大革命—伽利略的地动说—民族精神—西班牙与科学—纯净的西班牙哲学—何谓哲学—唐·吉诃德的遗产—吉诃德主义—唐·吉诃德的呐喊
?
作者年表327
?
译后感言32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