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
1. 献礼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及香港资本市场20周年。

2. 通过两地资本市场20年变迁史,阐述香港资本市场由“引进来”到“走出去”的投资变化,指导机构投资者及中国企业紧抓投资机会,践行国家战略。

3. 中信里昂董事长唐臻怡、巴曙松教授作序推荐。

 
【内容】
《我们的金融时代》是一本介绍中国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20年变迁与未来投资趋势的经济读物。 《我们的金融时代》通过解读两地资本市场过去20年的差异,以及未来在A/H市场融合趋势下,两地投资理念的互相影响,演变趋同,为机构投资者、金融从业者及企业指出香港资本市场未来投资机会。 2018年,香港回归后20余载,改革开放的40周年,我们身处的时代背景在改变。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居民正不断创造和积累大量财富,使中国从“资本贫乏国”转变为“资本富裕国”,而资本“走出去”成为更重要需求。中国资本市场开放和国际化一直在推进,中国的两个资本市场:“在岸”的A股市场,和“离岸”港股市场在2014年沪港通后开始互联互通。2016年,随着交易层面额度限制的放开, A/H两地在二级市场层面接近于完全融合。2017年也成为内地机构系统性配置香港市场的元年,内地资金在香港产生更大影响力。 2018年4月24日,香港市场也迎来了20年以来*的改革——香港创新版,中国内地*近推出CDR(中国存托凭证)吸引海外上市的科技公司回归A股,中国内地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和联系也将进一步深化,中国的“在岸”和“离岸”两个资本市场的关联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


《我们的金融时代》是一本介绍中国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20年变迁与未来投资趋势的经济读物。
《我们的金融时代》通过解读两地资本市场过去20年的差异,以及未来在A/H市场融合趋势下,两地投资理念的互相影响,演变趋同,为机构投资者、金融从业者及企业指出香港资本市场未来投资机会。
2018年,香港回归后20余载,改革开放的40周年,我们身处的时代背景在改变。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居民正不断创造和积累大量财富,使中国从 “资本贫乏国”转变为“资本富裕国”,而资本“走出去”成为更重要需求。中国资本市场开放和国际化一直在推进,中国的两个资本市场:“在岸”的A股市场,和“离岸”港股市场在2014年沪港通后开始互联互通。2016年,随着交易层面额度限制的放开, A/H两地在二级市场层面接近于完全融合。2017年也成为内地机构系统性配置香港市场的元年,内地资金在香港产生更大影响力。 2018年4月24日,香港市场也迎来了20年以来*的改革——香港创新版,中国内地*近推出CDR(中国存托凭证)吸引海外上市的科技公司回归A股,中国内地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和联系也将进一步深化,中国的“在岸”和“离岸”两个资本市场的关联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

两地资本市场的边界正在消失,如何紧跟未来投资趋势,抓住投资机遇?在《我们的金融时代》一书中会找到答案。
显示全部信息
【目录】
上篇 一个国家, 两个资本市场 第一章 中国香港———中国的 “离岸” 资本市场 香港市场 20 载: 从红筹股、 H 股到沪深港通 H 股 “全流通”, 又一场股权分置改革的盛宴 第二章 从 A / H 价差看两地资本市场的异同 过去 20 年, 什么在驱动 A/ H 折溢价 港股 “A 股化”: 一个 “离岸” 市场的 “在岸化” 进程 第三章 登陆香港资本市场 小米上市与香港创新板 25 年以来的改革: 迎接“新经济” 港股与 A 股上市: 差异在哪儿 赴香港上市, 需要知道的几件事 第四章 真正立体化的二级交易市场 融券做空: 一个成熟市场的“双向机制”

上篇 一个国家, 两个资本市场
第一章 中国香港———中国的 “离岸” 资本市场
  香港市场 20 载: 从红筹股、 H 股到沪深港通
  H 股 “全流通”, 又一场股权分置改革的盛宴
第二章 从 A / H 价差看两地资本市场的异同
  过去 20 年, 什么在驱动 A/ H 折溢价
  港股 “A 股化”: 一个 “离岸” 市场的 “在岸化” 进程
第三章 登陆香港资本市场
  小米上市与香港创新板
  25 年以来的改革: 迎接 “新经济” 
  港股与 A 股上市: 差异在哪儿 
  赴香港上市, 需要知道的几件事
第四章 真正立体化的二级交易市场
  融券做空: 一个成熟市场的 “双向机制” 
  再融资制度: 以注册制为基础的香港市场
第五章 产品多元化: 多空兼备的香港证券市场
  港交所产品
  股票期货与期权
  美元兑人民币 (香港) 期货和期权

下篇 港股 “A 股化”, 从细分行业看两地投资趋势
第六章 大周期板块
  石油石化行业: 更具上游属性的港股
  有色金属行业: “龙头” 之别, 估值之辩
  煤炭、 钢铁行业: 港股, A 股的一个缩影
第七章 大消费板块
  汽车行业: 一个被南下资金深刻改变的行业
  食品饮料行业: 不同的市场, 相同的故事
  餐饮旅游和商贸零售行业: A/ H 市场, 巨大的结构化差异
  医药行业: 因不确定性而被低估的优质行业
  纺织服装和轻工行业: 龙头的时代
  家电和教育行业: 两个 “小而美” 的行业
第八章 大金融板块
  银行业: 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行业
  非银行金融行业: 龙头公司的 “美”, 港交所的独特
  房地产行业: 海外与国内, 分歧在哪儿
第九章 大工业板块及其他
  机械 (含军工) 行业: 重龙头、 现金流
  公用事业和环保行业: 火电的周期和环保的弹性 
  交通运输行业: 横看成岭侧成峰, A/ H 市场细分多样
  建筑行业: 央企乘上 “一带一路” 和 PPP 的春风
 
结语 不是后记的 “后记”
显示全部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