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商品详情】

基本信息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第1班(2019年8月1日)

定价:49.80

平装: 296页

语种:简体中文

开本:32开

ISBN: 9787533957643

条形码: 9787533957643

商品尺寸: 21 x 14.9 x 1.8 cm

商品重量: 404 g


【编辑推荐】
陶立夏全新散文集,继现象级畅销书《分开旅行》《练习一个人》《把你交给时间》后,又一重磅力作。用一颗敏锐洞察的心,书写生命中的温柔与暴戾,幸福与遗憾,以清新细腻的笔触,勾勒生命的神奇与厚重。翻开本书,诚实面对自己的内心,祝愿你,无论身处明亮之中,还是身披暗影,都能自由。旅行、书籍、美物、有故事的人,53篇熨帖至心的哲理散文,4个生活的不同侧面,感受世界的宽广和桎梏,剖析生活的喧嚣与孤独,记录始终在路上的人,内心的专注与坚持。走过,读过,见过,爱过……所有出现在我们生命中的,都令我们成长。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内心投射,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尺丈量别人与这个世界,画地为牢与海阔天空都是一念之间。你可以乐观地说生活的故事永不落幕,也可以审慎地说人生转瞬就到头。吾生有涯,熄灭和黯淡都是必然的,只是结束到来前没有努力燃烧过,就是遗憾。当你明白无论身处何方做何决定皆有桎梏,不怨不悔,就是自由,也是我们给予自己的*初的温柔。80余幅摄影作品×四色全彩印刷,精美装帧,为你呈现生活的律动与韵味,世界的壮阔与细微。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你此刻拥有的这些,是你真正需要的吗?

人生ZUI幸福的事不是找到了可以长厢厮守的人与物,而是遇见了无法失去的人与物。

生活的秘密不过如此。那些平静之中留在你生命里的,就是你想要的,也是真正属于你的。不必多,但要好。

我们都在做选择,却也有摆脱不掉的桎梏如影随形。人生到ZUI后是自己给自己的一个交代。

走过五光十色的世界,可以专心面对内心的黑暗与光亮。穿越过往的荒凉与繁芜,懂得结束,也能够好好开始。

此刻,人生没有遗憾,整洁而清爽,就是我能想到的*的自由,也是我能给自己的,ZUI初的温柔。

陶氏金句:

曾出现在我们生命中的不少物品,关于它们的记忆,清晰的不是ZUI初获得时的快乐,而是ZUI后摆脱它们时的轻松。持有的负重曾如铅块。

没有忘记但并不与人提起,就是所谓的“心事”了。人怀着珍而重之的心事,才会以更审慎的姿态活着,就像风浪里往来的船舶有了压舱物。即便将来船底可能被凿穿的时候,压舱物会让船只沉没得更快,但此刻安稳,无须计较将来沉沦。漏船载酒,一生足矣。

我们都是独立的草稿,由毫无经验的手匆匆写就,然后无处可去。草稿与草稿之间并不存在船只们顺流而下、殊途同归的运气。只有潦草的字迹与雷同的情节,那是我们各自以为独一无二的际遇。

人生路波折太多,风雨无常,我们*期望的不过是一个妥帖的同路人,衣食丰裕之后,大家心绪平和地相处。在人群里懒得牵手,却也从不会走散;纪念日不会安排烛光晚餐,但可以自然而然地解决掉对方盘子里剩下的食物。

缘分兜兜转转,我们都身处这游乐场。每人都只有一张入场券,所以,悲伤也好,失望也罢,在灯影与乐音之中, 我们都要像没有心事的孩子那样,尽兴玩一场。

我们对他人的苦痛缺乏体谅,又对他人的幸福抱着怀疑。旅行像句反问,总需要用离开证明归心。幸福则是句设问,总是不断试错,终于落空。

孤独来去不止歇,但时间从不被归还。这都是好事。


【作者简介】

陶立夏

作家、翻译。

作品:《分开旅行》《练习一个人》《把你交给时间》 《岛屿来信》《如果没有你》《甜月亮》

译著:《夜航西飞》《一切破碎,一切成灰》 《安尼尔的鬼魂》《给青年作家的信》《贾曼的花园》《亲爱的安吉维拉》。

微博& 微信:陶立夏


【媒体评论】

她的书,适合一个人,在微冷的天气,裹着被单,手里捧着一杯热茶,慢慢阅读。题材大多是散文、游记,文笔优美、练达,如诗一样。心情浮躁不安的时候,看多了悬疑想换口味的时候,她的书带着你远行在这纷繁枯寂的三千世界,让人不自觉的安静下来。

——读者 喵的奇思妙想

我喜欢她对待生活的方式,纯粹,简单,优雅,从容,文艺而又不做作。大概都是热爱生活的人,才能抛弃一切雕琢粉饰,仅用*简单朴实的文字书写生活的际遇与故事。

——读者 情感轶事本

如果有机会,我很想和陶立夏一起旅行一次,探讨旅行中生命的意义。

——读者 新东方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


【目录】
hapter 1 为了告别的聚会
世间事不能一笔勾销
当我开始远行
为了告别的聚会
烟花熄灭的时候
苦的糖
娜塔丽
和Dominic去旅行
旋转木马没有尽头
世界上最好的工作
故事这么长,不必每一句都说真话
三百三十三克
Chapter 2 这是我亲手创造的世界
留白
将就的美食家
下雨天洗衣服的人
完美男主角
这是我亲手创造的世界
心碎的人*说假如
最美好的回忆
你知道心会去往哪里吗
咕噜咕噜咕噜
杯酒是人生
很多东西不如和占有欲一起丢弃
人要怀着心事
Chapter 3 如若爱憎
空白
其他人是会离去的
人生这冗长的一餐,爱情是剂调味
困兽与玫瑰
生命里最后一朵雪花
捕风者说
花的心
如若爱憎
人生啊,仅仅退让是不行的
有没有人测量过积雪的厚度
晚来风急
就让我们,被我们的故事摧毁
看得见空气的人
Chapter 4 在神的居所里短暂停留
异国
世界的边缘
舱门已关闭
天鹅王子
非洲也曾大雨滂沱
在神的居所短暂停留
赫尔辛基:夏以上,秋未满
孔雀
荒凉书店
休眠火山
少年夏日长
约翰内斯堡一夜
我开始喜欢陌生人的聚会
沙城
住在行李箱中的人
后记:如果热情熄灭了
【前言】
前言
从一场大雾中醒来,收拾行囊。
我出发的时候,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行囊里有白色的旧汗衫和衬衫,都不是新的,所以柔软舒适。除此之外,还有铅笔与卷笔刀。虽然卷笔刀只是五毛钱买来的便宜货,但它轻巧的塑料质地与鲜艳的粉红色让我开心。
卷笔刀将凝滞的思绪贴心地碎成薄薄的花瓣的形状。那些看似容易见异思迁的人,或许只是选择主动舍弃的无奈的勇者。这流水的人世,徒劳的勇敢。
自由是舍弃,是以被忘记的方式不再被理解,也不再被误解。但写作者的消失是艰难的事。
因为他曾写过,就算时间走到了尽头,只要有个人,即使是某个对他一无所知的人,偶然在蒙尘的旧书架上拿下一本封面带着他名字的书,翻开。无论那本书如何残破,书页上有多少虫蛀和污渍,他就还留在这世界上。
但写作者也懂得沉默的作用,他不再将内心想法宣之于众,他交出脑海中一再涂改的那份手稿。除了他自己,他究竟写了什么,真正要表达的又是什么,他人再无从得知。这是消失的开始,那些附在身体上的故事也一同随生命剥落。那些他写过的书,像蝉蜕留下来,是证据,是他曾经的形状,但再不是他。
我做过的最愚蠢的事,是觉得人生可以像修改稿件般讨价还价。我做过的最完美的工作,是翻译书籍。首先,这工作里带着充满力量的孤独感,静默得让我感觉到了尊严的存在。其次,用另一种语言复写他人的文字,是在另一种生活里揣摩他们的命运。在另一种文字创造的时空里,总觉得结局或许还有商榷的余地。我陪她在夜色中穿越大西洋的风雨,陪他走过印度洋上的杀戮回忆,还有纽约的写作课、肯特郡的石头花园……这些世界如此美丽,却没有我自己。
如今,我投宿在一座小岛,等外面的世界和他人的命运随潮水一同退去。岛屿上没有四季。时节,代表很多好的东西。春天是鸟停在发芽的新枝上,秋天是果实与微风,冬天是雪落在你的黑色大衣上。这里只有夏季,夏天是刺目的阳光融化着一切。
如果早些知道人生会寥落至此,就应该在二十岁开头那年干脆地自我了断。如今,居然连这勇气都没有了,遇事不过这样那样嘟囔几句,半真半假。我们只能老去,有一把钝刀逐日削去我们的棱角,我们鲜血淋漓却无法掌握自己正被谋杀的证据。虽然就像我喜欢的侦探和警察常说的那样:这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犯罪,足够留心的话,总是会觉察生活遗漏了些什么蛛丝马迹下来。但断壁残垣上的残羹冷炙,看清楚了又怎样呢?你甚至更担心白衬衫上来历不明的污渍,担心它们究竟能不能清洗干净。
如果抱怨有用的话,地狱也会开出鲜花。所以,像死海边的马萨达人那样守着自己的堡垒奋战到最后吧。
纱窗关着,但各种小虫子总有办法从缝隙中进到房间里来,黑色的,棕色的,浅绿色的。它们像灰尘一样黏在我因为不停出汗而潮湿的皮肤上,提醒着我,生活占有我们,像漫不经心的食蚁兽用长而湿润的舌头席卷迷路的蚁群。
屋主来修理纱窗,顺手修剪了屋前的树木。剪过冗枝之后,日头又长了许多,阳光要很晚才从门廊上退去。我发现自己用很长时间盯着已经开始被海风与日光腐蚀的木地板,像是在等待潮水退去后留在沙滩上的印迹。然后黑暗吞没一切。我茫然地回到屋里去,很久才明白,这失落原来是因为明白了退潮的阳光没有印迹,所以逝去的光阴也不会有痕迹。
飞蚊症越来越严重之后,白天我有了新的消遣,注视着白墙,试图控制那些半透明黑点的走向。或者把它们全都赶到高处,然后看它们缓缓滑落。我已经没那么年轻了,知道这每一只飞蚊都被命运暗中标好了价格。
午后,悬崖下的丛林探险,在一棵猴面包树下发现了一只死亡很久的黑鸟,肉身已经腐烂风化,只有漂亮的羽毛和喙完好地保存下来。我不知道这种黑鸟叫什么名字,体型比乌鸦小很多。那年冬天曾在我居住的城市遇到过一只,它躺在无人的马路中央,四周雨水漫溢。我小心检视它,试图寻找死亡的原因,但没有发现任何伤痕。至今我想不明白是什么原因让它从空中坠落,坠落得那样仓促,眼睛还没来得及合拢。当我弯腰捧起这只已没有生命的黑鸟,原本已经停息的冻雨又开始急促地下起来。走了很久才终于找到一处安静的草地把它埋葬。填平泥土后又在附近草丛中找到一块绿色的碎玻璃当作它的墓碑。似乎乌鸦喜欢亮闪闪的东西,以前听人说过,乌鸦会衔走姑娘的首饰。所以我想,这只黑鸟或许也会喜欢这块亮晶晶的绿玻璃。
在距离那个冬天很多时间与空间的午后,常有另一只黑鸟在窗外的树枝上,安静地停一会儿,翅膀触动树叶弄出声响,确信我已经留意到它,接着离去。
它不停来看望我,是不是在等待有一天我们可以交谈?我喜欢黑色,如果投生为鸟,希望会是这样一只黑色的鸟。现在想来,那年冬天我埋的,也可能是自己的前世或来生。时空的交错,让我们在一场冻雨中相逢。
潮水一样的孤独感常常将很多贝壳冲到岸边,我在其中寻找新故事的脉络。徒劳无功的时候居多。但这些贝壳很美,抚摸它们已经是快乐的事,很像小时候因为臂力太小而摔碎在厨房门口的西瓜,是金灿灿的瓤,飘散着清甜的味道,好闻得让我忘记了哭。因为没有尝到,反而牢牢记住了它的味道。
我也喜欢在黄昏时分观看鸟群贴着水面飞行,屏息等待它们在即将触碰到水面时突然收起翅膀。浮出水面呼吸的鱼搅碎平静,命运在水上蔓延。彼此都在拼命挣脱,又无法靠近,只能一次次在无比接近的瞬间猝然离去。
我知道,无边无际的世界是一座迷宫,在岛屿之外等我。我也知道,如果我不走向它,就不会迷失。
最好的故事,永远是没有发生的那个。
后记
光线突然明亮起来。
火焰一般的郁金香凋谢之后,剩下的冰菊、蓝盆花与鼠尾开得很好。像一场戏,主角离场,配角们将表演继续。换了主题,改了风格,但一样好看。
不懂得结束的人,无法重新开始。
天气好了,窗户开得多。散步时候闻得到更多别人家的饭菜香。以前在公司上班的时候,同事会带自己做的便当。大家坐一起吃午饭,有时候我会用外卖和她们换一点菜吃。忙碌一天,回家在灯下给自己做晚餐,然后再准备一份便当第二天带去公司。想想.就觉得十分美好。是简单的秩序感抑或朴素的小美好,说不大清楚。总之,是好好照顾自己的妥帖。
后来,我当白领的热情熄灭了,成为没有职业的人。回想起那段朝九晚五的日子,很怀念大家在会议室一起吃午饭的那几十分钟。应该说,最怀念的就是那几十分钟。别的,好像就都是辛苦的事,为了争取预算做的PPT,枯燥的演示与培训,京沪一日往返的出差,配合欧洲研发中心而在半夜开的电话会议。如今想来,我不是很合格的下属,情绪藏得不够好。一次加班开会,周旋空洞,上司大概看出我的厌倦,叹口气说:“Bear with me.(对我有点耐心。)”这令我非常愧疚。
现在我有很多自己的时间,不太需要与他人打交道,但厨房也很久没有用了。杂志来采访的时候,因为没有食物,只能去厨房切了一个橙作为道具给摄影师拍。差点要对摄影师说“Bearwith me”。
明亮的火焰是会熄灭的,就如同这些花都会凋谢。剩下的是忍耐,那句“Bear with me”其实只是说给自己听。我们都在忍耐些什么,直到新的开始到来。拿出耐心,懂得好好结束的人,会有更好的开始。

【试读章节】
如果要找出一个我最不想回答的问题,那可能是这句话:如果没有灵感,写不出来,你会怎么办?巧合的是,这也是我最常遇到的问题。曾经我不太明白人们为什么会问写作者这样的问题。但后来渐渐明白,就像我遇到外科医生会询问伤口的缝合、手术的流程一样,大家对他人的职业多少都会心存好奇。
遇到登山者,我想会问他喜马拉雅的风雪刮过耳畔是什么样的声音。遇到歌唱家,我想会问他,在幕布升起前,面对隐没在黑暗中的掌声雷动的观众席,他会想些什么。遇到动物学家,我会想问他,猎豹的眼睛究竟是什么颜色,有什么样的花纹,它们闻起来是什么味道。遇到开救护车的司机,我会问他,那么多泪水,那么多痛哭,那些红灯,那些路口,他怎么才能做到专心致志不回头。甚至是我翻译过的那些作家们,即便我曾在他们的字句之间推敲回旋,也曾沿着他们的思绪走过长长的路,抚摸故事发展的骨架,厘清人物性格的形成脉络,我还是想问他们:这个故事从何而来,又为什么在这里结束,你爱过你笔下的人物吗?
我想向世界上每一个孩子提问,第一口冰淇凌的味道是怎样的。
至于那个关于灵感缺失的提问,我一再想要回避,是实在不想回味那种感觉。像小孩子长身体时会忽然发高烧一样,写作者在写作生涯中时不时会遇到写不出满意的文字,甚至写不出任何文字的时候。这是一个调整的阶段,你清楚地知道它终将过去,但过程是那么难熬,也像一场高烧,会烧得人丧失信心。
因为这个问题被问了太多次,我只能准备一个非常得体的答案。我说,这就好像一棵树开花,对路过的人来说,含苞、盛放、凋零,花期不过十几天的事,但对于树来说,这个过程从很早很早以前就开始了。种子发芽,枝干成长,经历过许多日出日落和雨雪风霜之后,她才能长得枝繁叶茂,并于某个春天开花。写作也是一样,当你看到这些文字的时候,其实这个故事早就开始了,要经历漫长的酝酿期,组织语言并不断修改。写不出来的日子,就像种子埋在土里的那些暗无天日的时光,这漫长的等待也是花开的一部分,写不出也是写作的一部分。
当然,真实的感受远没有我说的这么浪漫,那种感觉真的像种子埋在土里般,我觉得自己被困在一个非常黑暗的房间。这房间除了张不舒适的旧沙发外,什么都没有,没有灯,没有窗,没有音乐,没有风。在没有光的房间里坐得久了,记忆力会受损,动作也迟滞起来。如果有人跟我说话,我会将他说的每个字在脑海重新排列组合,最后发现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时不时忘记手边要做的事,不太记得与朋友们定下的约会。
我变成一个经常迟到的人,这大概算是职业病吧。但我越来越差的记忆,依旧记得我那棵时不时忘记开花的树是在什么时候发芽的。
无论曾多么亲密,留学时结识的朋友许多在回国后都不再联系,那是我们人生中无数次离散的开始。我找到第一份工作后,有个曾同在伦敦留学的朋友路过我在的城市,说要请我吃饭。等下班后一脸困顿的我赶到餐厅,已快要过晚饭的时间。朋友打趣说,以为写硕士论文已经很难,谁知道工作更难。我有些泄气,说,人生大概是要一路难上加难。
【书摘与插画】
暂时没有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