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内容】
《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热防护技术》从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热环境特点分析及参数表征方法出发,通过对各种被动热防护、主动热防护、主被动结合热防护方法的适用性分析,介绍了当前主要热防护方法的原理及特点,并着重分析了有限冷源条件下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的热防护困境。以当前普遍采用的再生冷却作为介绍的重点,具体包括带有燃料裂解反应的再生冷却过程流动换热基本规律,再生冷却结构设计方法,再生冷却过程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规律和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热防护技术后续的发展方向。
《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热防护技术》可供航空航天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阅读,也可供航空航天吸气式推进研究工作的研究人员阅读。
【目录】
第1章 超燃冲压发动机热防护需求及难点分析
1.1 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热环境特点
1.1.1 高超声速流动的基本特征
1.1.2 高超声速气动加热特点
1.2 超燃冲压发动机热环境特点及表征
1.2.1 发动机热环境表征参数
1.2.2 发动机热环境特点
1.2.3 热环境参数测量方法
1.3 热防护对发动机性能极限的影响探讨
1.4 有限冷源下发动机热防护关键难点分析
1.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超燃冲压发动机热防护途径
2.1 热防护方法分类
2.2 被动热防护方法适用性评价
2.3 主动热防护方法适用性评价
2.3.1 膜冷却
2.3.2 发汗冷却
2.3.3 再生冷却
2.4 主被动复合热防护方法可用性评价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再生冷却过程特点及冷却通道内流动换热机理
3.1 碳氢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再生冷却过程基本特点
3.2 冷却通道内燃料流动换热特性基本研究方法
3.2.1 燃料裂解流动换热实验研究方法
3.2.2 燃料裂解流动换热数值研究方法
3.3 冷却通道内超临界碳氢燃料流动换热特性
3.3.1 超临界流体基本传热现象及机制简述
3.3.2 碳氢燃料跨临界流动换热特性
3.3.3 燃料热裂解对吸热和换热特性的影响
3.4 超临界碳氢燃料管内流动换热关联式
3.4.1 基本概念和常用换热关联式
3.4.2 超临界碳氢燃料管内流动换热关联式总结
3.4.3 超临界碳氢燃料流动换热关联式适用性分析
3.4.4 考虑裂解的超临界碳氢燃料流动换热关联式
参考文献
第4章 超燃冲压发动机再生冷却结构设计优化
4.1 再生冷却结构优化设计原则
4.2 再生冷却结构设计流程及模型
4.2.1 再生冷却结构设计流程
4.2.2 再生冷却结构设计准一维模型
4.2.3 再生冷却结构设计多维模型
4.3 再生冷却结构设计案例及分析
4.3.1 再生冷却发动机物理模型及边界条件
4.3.2 再生冷却结构设计结果
4.4 并联通道视角下的再生冷却结构设计
4.4.1 并联通道视角下冷却通道结构设计问题分析
4.4.2 考虑并联通道影响的再生冷却结构设计研究工具简介
4.4.3 再生冷却并联通道流量偏差机理及规律
4.4.4 考虑并联通道效应的冷却通道结构参数
设计优化结果
参考文献
第5章 再生冷却对发动机性能影响分析
5.1 考虑冷却/回热的发动机性能分析模型
5.1.1 带有裂解反应的冷却/回热过程流动传热模型
5.1.2 考虑散热的超声速燃烧过程模型
5.1.3 耦合传热过程计算分析模型
5.1.4 耦合传热过程求解方法
5.2 冷却与燃烧过程耦合关系及影响分析
5.2.1 冷却与燃烧耦合效应影响分析
5.2.2 回热视角下冷却对发动机性能影响分析
5.3 再生冷却发动机能量梯级利用过程分析
5.3.1 能量梯级利用视角下发动机工作过程
5.3.2 能量梯级利用效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热防护方法提升途径及新方向
6.1 热防护效果提升新技术思路简介
6.2 低阻强化换热调控技术
6.3 主/被动复合热防护技术
6.4 再生/膜复合冷却技术
6.5 再生/发汗复合冷却技术
参考文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