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推荐语】
★中国*个天文学史专业博士,国内著名科学史学者、跨界学术名人江晓原代表作——将科学从人们盲目崇拜的神坛上请下来,还其应有面目,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的关联与互动,以学术眼光分析逸闻趣事,阐述耳目一新之论点。

★国内“新”科普著作佼佼者,“轻阅读”与“深思考”的完美结合,在“手倦抛书”式的休闲中揭开科学的重重面纱,颠覆“唯科学”神话——这是人人都可看懂的通俗科学史,也是好玩易读的科普故事小说,更是提倡人文精神、破除唯科学主义的现代科技反思录。 3册129篇短文涵盖天文地理、宇宙太空、科技科幻,不仅细数科坛史上种种趣事,也考量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人类的关系:“今天的科学技术,已经是脱缰的野马,人们对于科学技术,早已不是担心它发展得太慢,而是担心它发展得太快,担心它会失控”。

★“中国好书”系列,刘慈欣赞誉 “在有趣、新奇的知识背后一以贯之的是对科学和人性的严肃思考”——《科学外史》自出版后好评如潮,荣获中央电视台、中国图书评论协会“中国好书”,上海图书奖一等奖,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科普类风云图书等多项荣誉。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果壳网创始人姬十三等众多科坛名人倾情推荐。

★精装版系列隆重问世,更臻美善,值得珍藏。图文细致修订,阅读体验极佳。
【作者】
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天体物理专业,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中国第一个天文学史专业博士。1994年中国科学院破格晋升教授。1999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中国第一个科学史系。已在国内外出版著作约百种,发表大量书评、影评及文化评论。学术思想在国内外受到高度评价并引起广泛反响,新华社曾三次为他播发全球通稿。
【内容】
《科学外史》系国内著名科学史学者江晓原为法国科学杂志《新发现》之中文版所撰写的专栏文章结集。本书为该系列的第三本,延续了通俗好读的行文风格,同时与当下科坛热点时事结合更紧密。全书分为“剥开影响因子的画皮”、“‘互联网 ’与人工智能”、“科学社会学”、 “科学与幻想”、“科学与性爱”、“中国天学史” 6个主题,为普通读者深入浅出地解读了熟悉但又陌生的科学问题。
【目录】
剥开影响因子的画皮
影响因子:学术江湖的《葵花宝典》
影响因子:谁在用它挣大钱?
SCI能预测诺贝尔奖吗?
打造“科学期刊”的两栖秘诀
“科学期刊”上非学术文本对影响因子的贡献
大众文本对杂志影响因子的隐性贡献
中国学者和媒体对“影响因子”计算公式普遍误解
减小分母!操弄影响因子的捷径之一
从韩春雨事件看影响因子迷信之误人
“互联网 ”与人工智能
图灵测试能作为人工智能的标杆吗?
大学是对抗互联网+的最后堡垒吗?
在数字城堡遇见戈尔和斯诺登
人工智能:“勿以恶小而为之”
《基地》:依赖机器人的文明都已灭亡
科学社会学
引力波和它的社会学及不确定性
火星殖民计划:商业骗局和科学梦想
地球2.0?又一堂令人沮丧的算术课
“科学圣徒”贝尔纳和他对中国的意义
美国的儿童人体医学实验!
“帝国科学”的原罪
科学与幻想
菲利普?迪克:科幻江湖的悲歌
侏罗纪公园和迈克尔?克莱顿的反科学主义
《火星救援》能告诉我们什么?
好莱坞安排给爱因斯坦的科学游戏
百年科幻:中国与西方接轨,刘慈欣却反潮流
科学与性爱
说说图灵的同性恋罪案
牛顿、伏尔泰和他的情人
西方性典:另一门大学问的经典
中国天学史
周武王伐纣时见过哈雷彗星吗?
六朝隋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西方天学输入浪潮
元蒙帝国带来的第二次西方天学输入浪潮
明清之际:第三次西方天学输入浪潮(上)
明清之际:第三次西方天学输入浪潮(下)
勾股定理的荣誉到底应该归谁?
古代中国到底有没有地圆学说?
古代中国宁宙有希腊影子吗?
【书摘插画】
暂时没有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