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作者】
梅兴国,湖北成宁人,医学博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教授(文职一级)。湖北科技学院特聘教授。1973~1977年,曾在军队医训队学习,后在成宁县浮山卫生院从事医疗和中草药制剂工作;1982年1月获上海医科大学学士学位(77级),后分别在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和华中科技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
【内容】
本书基于生物学、化学与物理学原理及大量实验研究数据资料,对纳米毒性的特点进行了剖析,并从新的视角审视了纳米毒性产生的机制,揭示了当前纳米毒理学研究所面临的主要困惑与误区;同时就生物体的结构组成与功能、纳米粒在体内基于物理粒子特征与生物系统的相互作用,以及纳米材料与生物体相互作用导致的物理损伤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论证,提出“纳米材料生物毒性是源于纳米材料与生物体相互作用导致的物理损伤”新理论,并就安全纳米载体的设计与安全性评估提出了方法和指导性建议。
【目录】
章 生物医药纳米技术的困境、挑战与发展趋势
节 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
第2节 纳米的“前生今世”——纳米技术的发展
第3节 生物医药领域的纳米技术
第4节 用于生物医药领域的纳米材料
第5节 纳米技术应用仍有巨大上升空间
第6节 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的工艺特性
第7节 生物医药纳米材料的问题
第8节 纳米技术转化医学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第9节 纳米材料的毒理学效应
0节 纳米材料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检测和毒理学研究方法亟待建立
1节 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产业化的困境
2节 结语
参考文献
第2章 分子演绎铸就生命结构,分子间相互作用承载生命功能
节 生命系统:分子的建筑
第2节 生物系统的运转:分子的相互作用
第3节 自净系统与体系维稳
参考文献
第3章 分子与纳米颗粒
节 分子和纳米颗粒(物理学角度)
第2节 分子和纳米颗粒在溶剂中的运动规律
第3节 分子和纳米颗粒在生物体内的行为特点
参考文献
第4章 纳米毒性与物理损伤
节 纳米粒子与生物系统的相互作用
第2节 尺寸效应与表面效应
第3节 非生物降解性纳米材料的体内宿命
第4节 纳米毒性源于物理损伤
参考文献
第5章 尿酸盐纳晶引起的物理损伤
节 MSu纳晶的制备与表征
第2节 细胞水平Msu纳晶的毒性研究
参考文献
第6章 生物医药纳米材料安全分类系统
节 纳米材料生物安全分类系统
第2节 生物相容性
第3节 生物可降解性
第4节 生物医药领域常用纳米载体材料的分类
第5节 结语
参考文献
第7章 生物医药纳米载体安全性设计与应用
节 生物医药纳米载体安全性设计基本原则
第2节 生物医药纳米载体安全性设计思路
第3节 生物医药纳米载体的安全性设计
第4节 纳米颗粒生物相容性的提升
第5节 生物医药纳米载体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8章 生物医药纳米材料质量控制与安全评价基础
节 生物医药纳米材料的质量控制
第2节 生物医药纳米材料的安全评价
第3节 纳米材料的安全性和质量控制
第4节 结语
参考文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