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作者】
许文来,男,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污水处理方向。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成部市环保咨询专家,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上后基金特别资助、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一等资助等4项重量课题、8项省部级课题。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论文18篇。CSSCI核心1篇,EI论文5篇,ISTP论文6篇,CSCD以及中文核心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4项,获省部级奖项2项。
【内容】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是一种新的污水处理系统,但是对TN、TP去除效果不理想。为提高其TN去除效果,本书建立传统人工快速渗滤系统,研究其在不同浓度、不同粒径渗滤介质条件下的处理效果,研究其去除与污染物浓度、多孔介质孔隙大小之间的影响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又探索厌氧环境与碳源对反硝化作用的影响,设置厌氧段、添加碳源,找利于反硝化作用适宜的条件,在此基础研究对传统人工快速渗滤系统的改进。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概述
1.2 CRI系统的运行机制、优点和缺点
1.3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参数设计
1.4 已有的改善脱氮效果研究情况
第2章 CRI系统的改进思路
2.1 实验研究改进方向
2.2 厌氧环境与碳源对反硝化的作用与CRI系统改进
2.3 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可能性
2.4 厌氧氨氧化的原理及其意义
第3章 材料和方法
3.1 传统CRI系统模型设计
3.2 添加厌氧段的CRI系统脱氮性能的研究
3.3 厌氧段添加碳源的CRI系统脱氮性能的研究
3.4 底部进水式CRI系统的设计
3.5 空气进气量实现短程硝化的CRI系统的设计及其依据
3.6 高氨氮污水与高硝氮出水混合反硝化的设想及其依据
3.7 实验废水与指标检测方法
3.8 水力负荷设计
第4章 数据及分析
4.1 传统CRI系统的脱氮性能变化过程
4.2 厌氧环境及碳源对反硝化作用的影响
4.3 底部进水式CRI系统的运行及其脱氮效果
4.4 进气型CRI系统效果与分析
4.5 混合进水式反硝化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