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基本信息
书名:

;我们的二次成长:幸福家长修炼札记

作者:

;赵景利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2-01

版次:

;1

ISBN:

;9787556113194

市场价:

;38.0
媒体评论
本书紧扣当下中国社会家庭教育实际,以讲故事的方式提出独到的家庭教育理念。书中故事简单却发人深省,严肃性与通俗化结合,专业性与趣味性相融,可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沟通,改进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可引起对中国家庭教育的诸多思考。同时,本书还附,在闲暇时分,读者可以以听故事的方式来感受作者的教育理念。
目录
习惯篇;;;;; 0;
品质篇;;;;; 41
情商篇;;;;; 75
沟通篇;;;;; 105
管理篇;;;;; 131
态度篇;;;;; 155
交往篇;;;;; 185
行动篇 ;;;;;207

内容介绍

本书是一部的家庭原创作品,是一本教子手记。全书共分为七个篇章,分别是习惯篇、品质篇、情商篇、沟通篇、管理篇、态度篇、行动篇。以平实易懂的语言讲述了一系列父母与孩子相处的小故事,书中的小故事,不仅有经典案例,还有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不仅有正面教材,也有反面案例。故事通俗易懂,面面俱到,发人深省,可以帮助家长读者理解教育理论。
【目录】
 
基本信息
书名:爱需要方法:家长公益大讲堂咨询实录
定价:36元
作者:左辉
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556415076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编辑
左辉老师是的心理学家,教育专家,她的心理学教育涵盖家长、孩子、社会精英及少年犯。2011年,左辉老师和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联合办了“家长公益大讲堂”,免费为家长们举办各种类型的讲座,并在课堂中即时解决家长们提出的问题。六年来,已经积累了上千个及家庭教育案例。这本书是左辉老师家长公益大讲堂的咨询实录合集,经过了一些整理,但尽可能保留了讲座的原貌,试图让家长朋友们能在简单生活般的对话中,学到有益于自己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其实,家庭生活和教育不是对立的关系,家庭教育就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是融入生活场景的一部分,在每顿饭里,在每晚的鼾声里,在每次的欢笑和哭泣里,也在每一场争吵和解的悲喜里。没有一个单独抽离生活的课程可以叫作家庭教育。
;
;
;
目录
章 重回生活—教会孩子如何生活是的教育
一、生活的意义
1.教育不等于报班;
2.教育困惑,源自我们不敢面对生活的困惑
3.家长改变心态,才能真正改变教育行为;
4.在接受知识之前,用心感受世界
5.教育的目的是开启心智
6.教育是在错中寻找人生的度;
二、生活对性格的影响是久远的;
1.停止对孩子的单纯夸奖
2.速曲线:人生的弯路不可避免;
3.家长要成为沃土,还是仍做岩石?
4.家长,你养育的是未来世界的主人公;
三、性格对学习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1.性格、能力与成绩三位一体
2.家长的爱可靠,孩子的学习就可靠
3.学习能力是人与生俱来的本领
4.写好作文与日常表达之间的关系
附:盲目自信学数学(刘勇)
二章 与人交往—人际关系是人生的一大课题
一、家庭关系;
1.家长爱孩子,也要爱彼此;
2.怎样让丈夫和父亲的角色归位;
3.家庭生活是动态的平衡;
4.爸爸把妈妈撵走了?
5.孩子的断奶问题;
6.分床问题;
7.不满意孩子的行为,要不要干涉?;
8.情绪沾染:孩子行为与家长情绪紧密相关;
9.家长要坚信:我的孩子是个好孩子;
10.与孩子相处时间太少,感情如何弥补;
二、家族关系;
1.家有婆婆带孩子
2.是妈妈,还是妈妈的妈妈?
3.我脑门上没有月亮;
4.在排便中自控;
5.内疚感控制在家庭中轮回;
三、学校关系;
1.孩子在学校受到冷遇;
2.允许孩子跟我们不一样;
3.孩子不肯去幼儿园;
4.老师对孩子为什么会不温柔;
5.孩子在学校受委屈的时候;
6.老师对青春期的影响;
三章 环境影响—排查孩子成长环境中的“荆棘”
一、家庭环境;
1.从西式厨房说到过程管理;
2.培养刷牙的习惯;
3.孩子四岁之前,轻易不要搬家;
4.“当人太累了”;
5.父与子的青春期;
二、学校环境;
1.拒绝比顺从更重要;
2.陪你去上幼儿园;
3.孩子从自卑中崛起的力量;
4.合不上拍的教育节奏;
5.纪律与放养式教育;
6.搞不清批评与教训的孩子;
7.抗争不过就逃跑;
8.我不演坏人,我驾驭坏人;
三、其他环境;
1.不要去狼窝;
2.孩子出国不出国;
四章 适应社会—帮孩子建立社会规则,使其自立社会
一、日常家庭礼节与规则;
1.让孩子明白规则的真正意义;
2.家庭中的日常规则制定与管理;
3.吃饭与表达愤怒的规则;
4.买东西的规则与家务劳动;
5.爱绑架与隐私权;
二、社会活动原则与规则;
1.孩子喜欢打人怎么办;
2.情窦初开背后的问题;
3.竞争带来的残酷后果;
4.尊重公共空间的秩序;
三、社会事件与文化的影响;
1.如何应对灾难事件的影响;
2.“中华好孩子”的魔咒;
3.家长双方的教育地位;
4.礼送什么才好;
四、关注国学文化;
1.西方教育or国学教育?适合孩子的就是好教育;
2.界限与东西方文化;
3.孝字新解
4.孝敬不同宗
5.忠恕之道与同理心;
附录
附录1 当妈是的修行;
附录2 一位妈妈的感言
作者介绍
左辉
**心理学家,家庭成长导师
夫人学苑、学而思、坚果派等一线亲子教育平台特聘专家
共青团北京青少年12355热线特聘专家
劳动部心理咨询师评审会专家评委
家长公益大讲堂创始人
六年积累上千家庭教育咨询深度个案
内容提要
没有不爱孩子的家长,只有不懂如何爱的家长。
现代的父母更注重亲子关系,也更强调爱与尊重,但在真正面对孩子时,却还是会受上一辈的影响,从父母那里学习如何做父母,于是自己小时候面对的创伤,孩子仍然避免不了;或者在五花八门的育儿理论里挑花了眼,今天用这种,明天用那种,导致大人和孩子都无所适从,无比纠结。
这本书是左辉老师家长公益大讲堂的咨询实录合集,经过了一些整理,但尽可能保留了讲座的原貌,试图让家长朋友们能在简单生活般的对话中,学到有益于教育孩子、爱孩子的方法,在教育孩子这条路上不再走偏。
 
【媒体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