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清史九講》

 

出版社: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

作者:〔日〕內藤湖南/譯者 武瓊

ISBN:9789888694563

版次:初版

出版日期:2020年4月

開度:32開(14.7X21X2cm)

圖書分類:歷史>中國歷史>中國近代史

印刷用色:單色

頁數:368

出版地:中国香港

裝幀:平裝

語種:中文 (繁體)

(页面参数仅供参考,具体以实物为准)

內容簡介

本書由「清史通論」5講和「清朝衰亡論」3講兩部分構成,分別是內藤湖南於1915年和1911年在京都大學任教期間的兩次演講。

 

「清史通論」從帝王、外交貿易、藝術文化方面梳理清朝歷史,尤其着重講解經學、史學、文學和藝術方面的演變歷程,將清朝除政治之外的歷史抽絲剝繭。「清朝衰亡論」則從兵力、財政經濟、思想三方面分析了清朝走向衰亡的徵兆和過程。配合作者多年在中日兩國搜尋收集的豐富歷史材料,從明清比較和中日比較的多重視點出發,深入分析清朝從入關到衰亡的內部原因。

 

本書的特點在於史料的豐富性與新鮮性。作者內藤湖南是日本著名的歷史學家與漢學家,他遍訪中日兩國,收集了大量的真實史料,充分體現了「京都實證派」嚴謹的研究風格。

 

本書特點

1. 日本漢學泰斗 內藤湖南的清史研究經典

2. 著書於清末民初,採用清末原始史料,部分史料甚至僅存於日本,極具學習及研究價值。

3. 從政治、文化、思想等多方面探索清朝國運衰變。

4. 在日文原書的基礎上加入豐富的文物書畫圖片,幫助讀者更直觀的理解文字內容。

 

作者簡介

內藤湖南

日本歷史學家、漢學家,「京都實證學派」創始人,與「東京文獻學派」的創始人白鳥庫吉同為20世紀早期日本東洋史學界的泰斗。1907年,內藤湖南在奉天發現《滿文老檔》,後應狩野亨吉的邀請,赴京都帝國大學任教,參與東洋史學科的創建。內藤湖南在中國史領域*影響力的貢獻是提出「唐宋變革說」。他認為,從唐朝到宋朝,社會、政治、人口和經濟方面的各種變化標誌着中國歷史從中世走向了近世。

 

譯者

武瓊

山西大學日語教師,資深翻譯。先後畢業於天津外國語大學日語系和北京外國語大學日本學研究中心。2010年9月獲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留學資格,赴東京外國語大學留學。2014年4月獲國際交流基金獎學金,赴日本早稻田大學交流。出版譯著《我的兒子原來是猴子》等作品。

 

目錄

第一部分 清史通論

第1 講 帝王及其內治 / 003

清史的相關著述 / 005

清朝歷代帝王及攝政王、訓政太后 / 009

清朝帝王的特點及其原因 / 016

清朝政治的特點 / 035

晚清的政治 / 042

附論 清朝的宗室 / 049

 

第2 講 異族統一和外交貿易  / 053

入關以前滿蒙漢三族的統一(附朝鮮) / 053

綏撫西藏 / 061

征服準噶爾部和回部 / 066

提倡滿文的效果 / 072

一、與歐譯的關係 / 072

二、日本的滿文研究 / 072

苗族、台灣、琉球以及東南亞華僑 / 079

外交—與俄國的關係 / 083

貿易 / 088

一、與日本的關係 / 088

二、與海外各國的關係 / 091

三、貿易的效果 / 095

 

第3 講 外國文化的輸入  / 103

明朝遠道而來的天主教傳教士 / 103

明清時期的曆算學家湯若望以及其他傳教士 / 109

曆算的成功者南懷仁 / 115

康熙乾隆年間的地理探險以及外交(傳教士的任用) / 117

西洋藝術的應用 / 120

一、繪畫 / 120

二、銅版畫 / 128

三、玻璃器 / 131

四、音樂 / 132

五、數學的發展 / 134

六、兵器 / 137

七、中日採用西法之異同 / 138

 

第4 講 經學  / 141

宋學 / 141

漢學 / 146

一、初期 / 146

二、中世極盛期 / 147

三、晚清的大家(附清朝中葉以後的宋學) / 159

四、宋學別派 / 162

校勘學 / 163

金石學 / 169

 

第5 講 史學及文學  / 173

史學 / 173

一、清代史學之祖黃顧二氏 / 175

二、正史 / 176

三、修補舊史 / 177

四、考證舊史 / 178

五、地理 / 179

六、塞外史學和地理 / 181

七、酈學 / 183

八、古代地方志 / 183

九、古史 / 184

十、掌故 / 184

十一、經濟 / 185

十二、史法 / 186

文學 / 186

一、古文 / 186

(一)古文草創期 / 187

(二)古文極盛期 / 188

二、駢體文以及駢散不分家 / 193

三、詩 / 195

(一)清初大家 / 197

(二)康熙雍正年間的大家名家 / 198

(三)乾隆嘉慶年間的名家 / 201

(四)道光咸豐以後的名家 / 202

四、旗人文學 / 204

五、詞曲傳奇小說 / 204

 

第6 講 藝術  / 207

清朝的書法家 / 207

一、清初大家名家 / 207

二、康熙雍正年間的名家 / 211

三、乾隆嘉慶年間的大家名家 / 213

四、道光以後的名家 / 216

清朝的畫家 / 222

一、清初大家 / 223

二、雍正乾隆年間的名家 / 235

三、嘉慶道光年間的名家 / 249

四、咸豐以後的名家 / 251

 

第二部分 清朝衰亡論

緒論 / 261

第1 講 兵力上的變遷 / 263

入主中原以前 / 264

努爾哈赤的兵制 / 265

滿兵與明軍的比較 / 271

吳三桂之亂 / 272

乾隆時代 / 275

白蓮教之亂 / 278

八旗及綠營的腐敗 / 279

鄉勇 / 280

長毛之亂 / 283

曾國藩的湘軍 / 283

洋式武器和戈登將軍 / 287

袁世凱的新軍 / 289

留學生士官 / 290

 

第2 講 財政經濟上的變遷 / 293

明末的財政 / 293

清朝初期 / 296

宮廷的節儉 / 297

人丁稅的廢除 / 299

雍正帝的財政政策 / 299

耗羨歸公 / 300

捐例和鹽課 / 301

關稅 / 301

乾隆時期的全盛 / 302

衰運 / 307

皇族的增加 / 307

地稅的積欠 / 308

物價的上漲 / 310

銀價的變化 / 312

軍費的增加 / 314

釐金稅 / 314

新舊制度的重複 / 317

皇室的資產 / 319

財政和國運 / 320

 

第3 講 (上)思想上的變遷 / 323

種族觀念的興起 / 323

英國使臣馬戛爾尼伯爵 / 324

對外戰爭的失敗 / 325

雙重種族觀念 / 331

尊孔思想的演變 / 332

老墨的研究 / 336

佛學研究 / 338

 

第3 講( 下) 結論  / 345

調停議和的主張 / 346

袁世凱 / 348

南北分立的主張 / 349

形勢的不利 / 352

將來 / 35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