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书名 ISBN 定价 中国建筑史(第七版)(含光盘) 9787112175895 62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 9787112060221 48 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第四版) 9787112112937 48

详细信息如下:

书名: 中国建筑史(第七版)(含光盘)

定价:62.00元

作者: 潘谷西 主编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4-01

ISBN:978711217589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本书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全书分中国古代建筑、近代中国建筑、现代中国建筑三部分,每一部分除对发展概况进行综述外,重点对城市建设与各类型的建筑作了分章论述。其中古代建筑部分所占分量较重,内容较系统、全面,对木构建筑特征和清式建筑做法也辟有专章介绍;近现代建筑部分则着重于建筑发展的概括论述和典型实例的分析,使读者对近、现代中国建筑的发展有一个完整而具体的了解。为了使读者获得更丰富而形象的相关信息,本书还配有光盘,收录古代建筑重要实例的彩色照片约幅。

第1篇 中国古代建筑
绪论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0.1 建筑的多样性与主流
0.2 木构架的
0.3 单体建筑的构成
0.4 建筑群的组合
0.5 建筑与环境
0.6 建筑类型
0.7 工官制度
第1章 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1.1 原始社会建筑
1.2 奴隶社会建筑
1.3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1.4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1.5 封建社会后期建筑
第2章 城市建设
2.1 概说
2.2 汉至明清的都城建设
2.3 地方城市的建设
第3章 住宅与聚落
3.1 概说
3.2 实例
第4章 宫殿、坛庙、陵墓
4.1 宫殿
4.2 坛庙
4.3 陵墓
第5章 宗教建筑
5.1 概说
5.2 佛寺、道观及清真寺
5.3 佛塔经幢
5.4 石窟摩崖造像
第6章 园林与风景建设
6.1 概说
6.2 明清皇家苑囿
6.3 明清江南私家园林
6.4 风景建设
第7章 建筑意匠
7.1 营造活动中的观念形态
7.2 选址与布局
7.3 审美与建筑设计
第8章 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与详部演变
8.1 台基、踏道、栏杆、铺地
8.2 大木作
8.3 墙壁
8.4 屋顶
8.5 装修
8.6 色彩与装饰
第9章 清式建筑做法
9.1 大木作
9.2 石作与瓦作
9.3 小木作
9.4 彩画作

第2篇 近代中国建筑(1840~1949年)
第章 建筑发展概况
.1 近代中国建筑的历史地位
.2 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
第11章 城市建设
11.1 近代中国的城市转型
11.2 近代城市的主要类型
11.3 近代中国大都市——上海
11.4 旧都北京的近代演进
11.5 都南京的规划、建设
第12章 建筑类型.建筑技术与建筑制度
12.1 居住建筑
12.2 公共建筑
12.3 工业建筑
12.4 建筑技术
12.5 建筑制度
第13章 建筑教育、建筑设计机构和职业团体与中国近代建筑师
13.1 建筑教育
13.2 建筑设计机构和职业团体
13.3 中国近代建筑师
第14章 建筑形式与建筑思潮
14.1 洋式建筑:折中主义基调
14.2 传统复兴:三种设计模式
14.3 现代建筑:多渠道起步

第3篇 现代中国建筑
第15章 现代中国建筑发展概述
15.1 历史的格局
15.2 历史分期及各期建筑状况
15.3 建筑类型及技术的发展变化
第16章 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
16.1 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概况
16.2 自律时期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16.3 开放时期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第17章 建筑作品与建筑思潮
17.1 自律时期的作品与思潮
17.2 开放时期的作品与潮流
第18章 建筑教育与学术发展
18.1 建筑教育
18.2 建筑学术活动
第19章 台湾、香港、澳门的建筑
19.1 现代台湾的建筑
19.2 现代香港建筑
19.3 现代澳门建筑

附录
附录1 古建筑名词解释
附录2 课程参考书目
附录3 中国历史简表
附录4 中国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附录5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书名: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

:48.00元

作者: 罗小未 主编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8-1

ISBN:9787112060221

字数:710000

页码:446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十五”规划教材。本教材对1982年第一版《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一书进行了全面地修订和重新编写,大大地补充和增加了新的内容,并尽可能地反映了国外自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至今两百余年来的建筑文化发展概况,以适应新暑期的教学需要。具体内容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欧洲与美国的建筑;二、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三、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派及其代表人物;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五、战后40~70年代的建筑思想—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六、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等。
本教材适合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使用,也可供土建及相关专业人员学习与工作参考。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十五”规划教材。本教材对1982年第一版《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一书进行了全面地修订和重新编写,大大地补充和增加了新的内容,并尽可能地反映了国外自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至今两百余年来的建筑文化发展概况,以适应新暑期的教学需要。具体内容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欧洲与美国的建筑;二、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三、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派及其代表人物;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五、战后40~70年代的建筑思想—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六、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等。
本教材适合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使用,也可供土建及相关专业人员学习与工作参考。


前言
第一章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
第一节 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
第二节 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
一、古典复兴(CLASSICAL REVIVAL)
二、浪漫主义(ROMANTICISM)
三、折衷主义(EcLECTICISM)
第三节 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与新类型
第四节 面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城市矛盾而提出的探索
一、巴黎改建
二、“新协和村”
三、“田园城市”
四、“工业城市”
五、“带形城市”
六、美国的方格形城市
显示全部信息

:前言
第一章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
第一节 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
第二节 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
一、古典复兴(CLASSICAL REVIVAL)
二、浪漫主义(ROMANTICISM)
三、折衷主义(EcLECTICISM)
第三节 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与新类型
第四节 面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城市矛盾而提出的探索
一、巴黎改建
二、“新协和村”
三、“田园城市”
四、“工业城市”
五、“带形城市”
六、美国的方格形城市
第二章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
第一节 建筑探新的社会基础
第二节 欧洲探求新建筑的运动
一、探求新建筑的先驱者
二、艺术与工艺运动
三、新艺术运动
四、奥地利、荷兰与芬兰的探索
第三节 美国的芝加哥学派与赖特的草原式住宅
一、高层建筑的发展与芝加哥学派
二、赖特的草原式住宅
第四节 法国对钢筋混凝土的应用
第五节 德意志制造联盟
第三章 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派与代表人物
第一节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社会历史背景与建筑活动
第二节 建筑技术的进展
第三节 战后初期建筑探新运动的持续及其流派
一、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仍在运行
二、坚持探新的表现主义派、未来主义派、风格派与构成主义派
第四节 新建筑运动走向高潮——现代建筑派的诞生
第五节 格罗皮厄斯与“包豪斯”学派
第六节 勒·柯比西埃
第七节 密斯·范·德·罗
第八节 赖特和他的有机建筑
第九节 阿尔托
第四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
第一节 战后的建筑概况
一、西欧
二、北欧
三、美国
四、巴西
五、日本
六、前苏联
第二节 战后的城市规划与实践
一、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二、20世纪50年代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三、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四、对未来城市的设想
第三节 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与战后建筑工业化的发展
一、高层建筑
二、大跨度与空间结构建筑
三、战后西方国家建筑工业化的发展
第五章 战后40~70年代的建筑思潮——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
第一节 进程中的反复与建筑既有物质需要又有情感需要的提出
第二节 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
第三节 粗野主义倾向与勒·柯比西埃的广泛影响
第四节 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
第五节 典雅主义倾向
第六节 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
第七节 讲究人情化与地域性的倾向
第八节 第三世界国家对地域性与现代性结合的探索
第九节 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
第六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索引



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第四版)

作 者:陈志华 著作


定 价:46


出 版 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3-01


页 数:


装 帧:平装


ISBN:9787112112937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高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
全书主要介绍了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欧洲“古典时代”的建筑,欧洲中世纪建筑,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君权时期的建筑,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亚洲封建社会的建筑,美洲印第安人建筑等。
本书对第三版进行了修订,文字更准确,更精炼;并更换和增加了一些效果更好的插图。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供其他相关院校使用。
第1篇 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
第1章 古代埃及的建筑
1.1 石建筑的能工巧匠
1.2 府邸和宫殿
1.3 金字塔的演化
1.4 峡谷里的陵墓
1.5 太阳神庙
1.6 希腊化时期
第2章 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
2.1 主要的建筑类型和形制
2.2 色彩斑斓的饰面技术
2.3 萨艮二世王宫
2.4 帕赛玻里斯
第2篇 欧洲“古典时代”的建筑
第3章 爱琴文化的建筑
第4章 古代希腊的建筑
4.1 圣地和庙宇的演进
4.2 柱式的演进
4.3 雅典卫城
4.4 开拓新领域
第5章 古罗马的建筑
5.1 光辉的券拱技术
5.2 柱式的发展与定型
5.3 维特鲁威与《建筑十书》
5.4 古罗马建筑的矛盾
5.5 广场的演变
5.6 剧场和斗兽场
5.7 庙宇
5.8 公共浴场
5.9 住宅与宫殿
第3篇 欧洲中世纪建筑
第6章 拜占庭的建筑
6.1 穹顶和集中式形制
6.2 装饰艺术
6.3 圣索菲亚大教堂
6.4 东欧的小教堂
第7章 西欧中世纪建筑
7.1 从修道院教堂到城市教堂
7.2 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式教堂
7.3 意大利的中世纪建筑
7.4 西班牙中世纪的伊斯兰建筑
第4篇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君权时期的建筑
第8章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
8.1 春讯——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
8.2 曲折的历程
8.3 众星灿烂
8.4 广场建筑群
8.5 活跃的理论
8.6 施工设备和技术
8.7 圣彼得大教堂和它的建造过程
8.8 意大利的巴洛克建筑
第9章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9.1 初期的变化
9.2 古典主义的根据和理论
9.3 君权的纪念碑
9.4 君权衰退和洛可可
第10章 欧洲其他国家16~18世纪建筑
10.1 尼德兰的建筑
10.2 西班牙的建筑
10.3 德意志的建筑
10.4 英国的建筑
10.5 俄罗斯的建筑
第5篇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
第11章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
11.1 方生未死之际
11.2 纪念碑的争夺战——圣保罗大教堂
11.3 新贵们的府邸
第12章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
12.1 思想的大解放
12.2 创作的大革新
12.3 大资产阶级的凯歌——帝国风格
第13章 欧洲其他各国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上半叶的建筑
13.1 英国的建筑
13.2 德国及奥地利的建筑
13.3 俄国的建筑
第14章 美洲殖民地和美国独立前后的建筑
14.1 西班牙殖民地的建筑
14.2 北美殖民地的建筑
14.3 美国独立前后的建筑
第15章 19世纪中叶的欧洲与北美建筑
第6篇 亚洲封建社会的建筑
第16章 伊斯兰国家的建筑
16.1 西亚早期清真寺(附埃及)
16.2 扣亚和伊朗的纪念性建筑(附埃及)
16.3 土耳其的清真寺
16.4 世俗建筑物
第17章 印度次大陆和东南亚的建筑
17.1 谟亨约·达罗城
17.2 佛教建筑
17.3 婆罗门教建筑
17.4 东南亚国家和尼泊尔的宗教建筑
17.5 印度的伊斯兰建筑
17.6 拉吉斯坦的建筑
第18章 朝鲜和日本的建筑
18.1 朝鲜的建筑
18.2 日本的建筑
第7篇 美洲印第安人建筑
第19章 玛雅的建筑
第20章 阿兹特克的建筑
第21章 印加的建筑


【媒体评论】

书名: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二版)

*:48.00元

作者: ;罗小未 主编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8-1

ISBN:9787112060221

字数:710000

页码:446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十五”规划教材。本教材对1982年一版《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一书进行了全面地修订和重新编写,大大地补充和增加了新的内容,并尽可能地反映了国外自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至今两百余年来的建筑文化发展概况,以适应新暑期的教学需要。具体内容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欧洲与美国的建筑;二、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三、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派及其代表人物;四、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五、战后40~70年代的建筑思想—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六、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等。
本教材适合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使用,也可供土建及相关专业人员学习与工作参考。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十五”规划教材。本教材对1982年一版《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一书进行了全面地修订和重新编写,大大地补充和增加了新的内容,并尽可能地反映了国外自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至今两百余年来的建筑文化发展概况,以适应新暑期的教学需要。具体内容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欧洲与美国的建筑;二、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三、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派及其代表人物;四、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五、战后40~70年代的建筑思想—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六、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等。
本教材适合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使用,也可供土建及相关专业人员学习与工作参考。


前言
一章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
一节 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
二节 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
一、古典复兴(CLASSICAL REVIVAL)
二、浪漫主义(ROMANTICISM)
三、折衷主义(EcLECTICISM)
三节 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与新类型
四节 面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城市矛盾而提出的探索
一、巴黎改建
二、“新协和村”
三、“田园城市”
四、“工业城市”
五、“带形城市”
六、美国的方格形城市
显示信息

:前言
一章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
一节 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
二节 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
一、古典复兴(CLASSICAL REVIVAL)
二、浪漫主义(ROMANTICISM)
三、折衷主义(EcLECTICISM)
三节 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与新类型
四节 面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城市矛盾而提出的探索
一、巴黎改建
二、“新协和村”
三、“田园城市”
四、“工业城市”
五、“带形城市”
六、美国的方格形城市
二章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
一节 建筑探新的社会基础
二节 欧洲探求新建筑的运动
一、探求新建筑的先驱者
二、艺术与工艺运动
三、新艺术运动
四、奥地利、荷兰与芬兰的探索
三节 美国的芝加哥学派与赖特的草原式住宅
一、高层建筑的发展与芝加哥学派
二、赖特的草原式住宅
四节 法国对钢筋混凝土的应用
五节 德意志制造联盟
三章 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派与代表人物
一节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社会历史背景与建筑活动
二节 建筑技术的进展
三节 战后初期建筑探新运动的持续及其流派
一、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仍在运行
二、坚持探新的表现主义派、未来主义派、风格派与构成主义派
四节 新建筑运动走向高潮——现代建筑派的诞生
五节 格罗皮厄斯与“包豪斯”学派
六节 勒·柯比西埃
七节 密斯·范·德·罗
八节 赖特和他的有机建筑
九节 阿尔托
四章 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
一节 战后的建筑概况
一、西欧
二、北欧
三、美国
四、巴西
五、日本
六、前苏联
二节 战后的城市规划与实践
一、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二、20世纪50年代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三、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四、对未来城市的设想
三节 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与战后建筑工业化的发展
一、高层建筑
二、大跨度与空间结构建筑
三、战后西方国家建筑工业化的发展
五章 战后40~70年代的建筑思潮——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
一节 进程中的反复与建筑既有物质需要又有情感需要的提出
二节 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
三节 粗野主义倾向与勒·柯比西埃的广泛影响
四节 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
五节 典雅主义倾向
六节 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
七节 讲究人情化与地域性的倾向
八节 三世界国家对地域性与现代性结合的探索
九节 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
六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索引


【目录】

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四版)

作;;者:陈志华 著作


定;;价:46


出 版 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3-01


页;;数:


装;;帧:平装


ISBN:9787112112937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高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
全书主要介绍了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欧洲“古典时代”的建筑,欧洲中世纪建筑,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君权时期的建筑,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亚洲封建社会的建筑,美洲印安人建筑等。
本书对三版进行了修订,文字更准确,更精炼;并更换和增加了一些效果更好的插图。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供其他相关院校使用。
1篇 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
1章 古代埃及的建筑
1.1 石建筑的能工巧匠
1.2 府邸和宫殿
1.3 金字塔的演化
1.4 峡谷里的陵墓
1.5 太阳神庙
1.6 希腊化时期
2章 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
2.1 主要的建筑类型和形制
2.2 色彩斑斓的饰面技术
2.3 萨艮二世王宫
2.4 帕赛玻里斯
2篇 欧洲“古典时代”的建筑
3章 爱琴文化的建筑
4章 古代希腊的建筑
4.1 圣地和庙宇的演进
4.2 柱式的演进
4.3 雅典卫城
4.4 开拓新领域
5章 古罗马的建筑
5.1 光辉的券拱技术
5.2 柱式的发展与定型
5.3 维特鲁威与《建筑十书》;
5.4 古罗马建筑的矛盾
5.5 广场的演变
5.6 剧场和斗兽场
5.7 庙宇
5.8 公共浴场
5.9 住宅与宫殿
3篇 欧洲中世纪建筑
6章 拜占庭的建筑
6.1 穹顶和集中式形制
6.2 装饰艺术
6.3 圣索菲亚大教堂
6.4 东欧的小教堂
7章 西欧中世纪建筑
7.1 从修道院教堂到城市教堂
7.2 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式教堂
7.3 意大利的中世纪建筑
7.4 西班牙中世纪的伊斯兰建筑
4篇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君权时期的建筑
8章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
8.1 春讯——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
8.2 曲折的历程
8.3 众星灿烂
8.4 广场建筑群
8.5 活跃的理论
8.6 施工设备和技术
8.7 圣彼得大教堂和它的建造过程
8.8 意大利的巴洛克建筑
9章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9.1 初期的变化
9.2 古典主义的根据和理论
9.3 君权的纪念碑
9.4 君权衰退和洛可可
10章 欧洲其他国家16~18世纪建筑
10.1 尼德兰的建筑
10.2 西班牙的建筑
10.3 德意志的建筑
10.4 英国的建筑
10.5 俄罗斯的建筑
5篇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
11章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
11.1 方生未死之际
11.2 纪念碑的争夺战——圣保罗大教堂
11.3 新贵们的府邸
12章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
12.1 思想的大解放
12.2 创作的大革新
12.3 大资产阶级的凯歌——帝国风格
13章 欧洲其他各国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上半叶的建筑
13.1 英国的建筑
13.2 德国及奥地利的建筑
13.3 俄国的建筑
14章 美洲殖民地和美国独立前后的建筑
14.1 西班牙殖民地的建筑
14.2 北美殖民地的建筑
14.3 美国独立前后的建筑
15章 19世纪中叶的欧洲与北美建筑
6篇 亚洲封建社会的建筑
16章 伊斯兰国家的建筑
16.1 西亚早期清真寺(附埃及);
16.2 扣亚和伊朗的纪念性建筑(附埃及);
16.3 土耳其的清真寺
16.4 世俗建筑物
17章 印度次大陆和东南亚的建筑
17.1 谟亨约·达罗城
17.2 佛教建筑
17.3 婆罗门教建筑
17.4 东南亚国家和尼泊尔的宗教建筑
17.5 印度的伊斯兰建筑
17.6 拉吉斯坦的建筑
18章 朝鲜和日本的建筑
18.1 朝鲜的建筑
18.2 日本的建筑
7篇 美洲印安人建筑
19章 玛雅的建筑
20章 阿兹特克的建筑
21章 印加的建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