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推荐语】
  深度解读“大精简”政策的台前幕后  直视共和国史上一段沉默无声的篇章

  该书由中央党校权威专家采用大量档案资料和翔实的数据,解析了20世纪60年代初,中央面对严峻的粮食危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的巨大影响时,不得不采取的“大精简”政策和该政策出台的过程、措施及积极影响。该书首次聚焦在这次“大精简”运动中,为国民经济调整和复苏作出贡献的2000万下放农村职工的命运,填补了,共和国历史上从“大跃进”到“文化大革命”时期专著中这一题材的盲点,将历史研究的宏大与个人命运的细节相结合,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引人深思的时代之声。
【作者】
罗平汉,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得国家人事部等七部委“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著有《土地改革运动史》《农业合作化运动史》《农村人民公社史》《“文革”前夜的中国》《“大跃进”的发动》《当代历史问题札记》《中国共产党农村调查史》《回看*》等。
【内容】
1961年代初,中国遭遇严峻的粮食危机。面对这一危机,只有两条路可以走:要么加大粮食征购量,继续挖农民的口粮;要么城市人口下乡,减少商品粮的供应。中央高层遂决定“只能走压缩城市人口这条道路”。

火车里、汽车上挤满了由城市返乡的人们,他们扶老携幼,怀里揣着政府发给的一个月的粮票和为数不多的生产补助费,离开了他们已经熟悉的城市和企业……

从1961年到1963年,全国共有近2000万职工,2600万城镇人口,从机关、企事业单位甚至教育科研机构被精简回农村。这2000万职工以他们个人利益的牺牲换来了共和国经济的复苏。

随着各项措施逐步落实到位,严重失调的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开始改善,1963年7月6日,中央精简小组在向中共中央报送的《关于精简任务完成情况和结束精简工作的意见的报告》中提出:“我们认为,这一次全国性的减人工作,现在可以宣布基本结束”……

至此这场声势浩大,为共和国成长作出巨大贡献的职工精简运动落下帷幕。
【目录】
暂时没有内容
【书摘插画】
暂时没有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