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内容】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是根据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按照国家示范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的目标和要求,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编写而成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为了适应“十三五”规划学科调整后的课程设置要求,加强了理论与工程实际的联系。全书共分8章,主要包括绪论、工程地质、土中应力与地基沉降、土的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土压力与边坡稳定、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设计、桩基础工程、软弱地基处理、特殊土地基处理等方面的内容。《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可作为高职高专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技术、道路与桥梁工程、给排水工程、结构工程、工程地质、地下与隧道工程、地下工程、工程造价、工程管理、工程监理等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中专、函授及土建类、道桥类、市政类、给排水类等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以及辅导教材。《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除具有教材的功能外,还兼具工具书的特点,是建筑工程业内施工、设计、勘察、监理人员推荐的工具型手册,是建筑工程地基与基础工作的基本参考书。
【目录】
绪论 / 1
0.1  地基与基础概述 / 1
0.2  本课程内容及学习目标 / 2
0.3  地基与基础的重要性 / 3
第1章  工程地质 / 5
1.1  工程地质概述 / 6
1.1.1  主要内容及重点 / 6
1.1.2  场地的形成 / 6
1.1.3  地质年代 / 6
1.1.4  不良地质构造 / 7
1.2  地基土的工程特性与分类 / 9
1.2.1  土的三相组成 / 9
1.2.2  土的结构 / 12
1.3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 14
1.3.1  土的三相物理性质指标 / 14
1.3.2  反映土的松密程度的指标 / 15
1.3.3  反映土中含水程度的指标 / 15
1.3.4  特定条件下土的密度 / 16
1.4  土的物理状态指标 / 18
1.4.1  无黏性土的密实度 / 18
1.4.2  黏性土的物理状态指标 / 19
本章小结 / 20
实训练习 / 21
第2章  土中应力与地基沉降 / 25
2.1  土中应力 / 26
2.1.1  土体自重应力 / 26
2.1.2  基底压力 / 27
2.1.3  基底附加应力 / 30
2.2  土的压缩性及指标 / 30
2.2.1  土的压缩性及指标概述 / 30
2.2.2  压缩曲线 / 31
2.2.3  压缩系数a / 32
2.2.4  压缩模量Es / 32
2.2.5  压缩指数Cc / 33
2.3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 / 33
2.3.1  分层总和法 / 34
2.3.2  规范法 / 36
2.4  地基沉降与时间的关系 / 39
2.4.1  饱和土的渗流固结 / 39
2.4.2  单向固结理论 / 40
2.4.3  地基沉降与时间关系计算 / 41
2.4.4  地基瞬时沉降与次固结沉降 / 42
本章小结 / 43
实训练习 / 43
第3章  土的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 / 47
3.1  土的抗剪强度 / 48
3.1.1  土的抗剪强度的概念 / 48
3.1.2  直接剪切试验 / 48
3.1.3  三轴压缩试验 / 50
3.1.4  土的极限平衡条件 / 51
3.2  地基承载力 / 53
3.2.1  地基的常见破坏形式 / 53
3.2.2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 55
本章小结 / 59
实训练习 / 59
第4章  土压力与边坡稳定 / 63
4.1  概述 / 64
4.1.1  挡土墙的用途及类型 / 64
4.1.2  土压力的种类 / 65
4.2  土压力的计算和理论 / 66
4.2.1  静止土压力的计算 / 66
4.2.2  朗肯土压力理论 / 67
4.2.3  库仑土压力理论 / 69
4.3  边坡稳定分析 / 73
4.3.1  边坡稳定的意义 / 73
4.3.2  边坡稳定的影响因素 / 73
4.3.3  无黏性土土坡稳定分析 / 74
4.3.4  黏性土土坡稳定分析 / 75
4.4  基坑支护 / 77
4.4.1  基坑工程设计内容 / 77
4.4.2  支护结构上的水平荷载 / 77
本章小结 / 78
实训练习 / 79
第5章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设计 / 83
5.1  浅基础的认知 / 84
5.2  浅基础的分类 / 84
5.2.1  按基础刚度分类 / 84
5.2.2  按基础材料分类 / 85
5.2.3  按基础形式分类 / 86
5.3  基础埋置深度 / 88
5.3.1  与建筑物有关条件及场地环境条件 / 88
5.3.2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 89
5.3.3  地质冻融条件 / 90
5.4  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 91
5.4.1  中心荷载作用下的基础尺寸 / 92
5.4.2  偏心荷载作用下的基础尺寸 / 92
5.5  无筋扩展基础的设计 / 93
5.5.1  设计内容 / 93
5.5.2  设计步骤 / 94
5.6  扩展基础设计 / 94
5.6.1  适用范围 / 94
5.6.2  构造要求 / 95
5.6.3  扩展基础计算 / 95
5.7  柱下条形基础设计 / 98
5.7.1  适用范围 / 98
5.7.2  构造要求 / 99
5.7.3  柱下条形基础计算 / 99
5.8  减轻不均匀沉降损害的措施 / 100
5.8.1  建筑措施 / 100
5.8.2  结构措施 / 102
5.8.3  施工措施 / 103
本章小结 / 103
实训练习 / 104
第6章  桩基础工程 / 109
6.1  桩及桩基础分类 / 110
6.1.1  按桩的施工工艺分类 / 110
6.1.2  按承载性状分类 / 113
6.1.3  按成桩方法分类 / 114
6.1.4  按桩径大小分类 / 114
6.2  桩的承载力 / 115
6.2.1  单桩竖向承载力确定 / 115
6.2.2  竖向荷载群桩承载力 / 120
6.3  桩基础设计 / 121
6.3.1  确定桩型、桩长和截面 / 121
6.3.2  计算桩的数量进行桩位布置 / 122
6.3.3  桩基础验算 / 123
6.3.4  桩承台设计 / 125
本章小结 / 126
实训练习 / 127
第7章  软弱地基处理 / 131
7.1  软弱地基处理概述 / 132
7.2  换土垫层法 / 133
7.2.1  概述 / 133
7.2.2  垫层设计 / 133
7.3  预压(排水)固结法 / 135
7.3.1  概述 / 135
7.3.2  袋装砂井堆载预压法 / 136
7.3.3  真空预压法 / 137
7.3.4  预压法质量检测 / 138
7.4  机械压实法 / 139
7.4.1  概述 / 139
7.4.2  分层碾压法 / 140
7.4.3  振动压实法 / 140
7.5  强夯法 / 141
7.5.1  概述 / 141
7.5.2  强夯法施工 / 141
7.6  挤密法 / 142
7.6.1  概述 / 142
7.6.2  土或灰土桩挤密法 / 143
7.6.3  砂石桩挤密法 / 145
7.7  化学加固法 / 146
7.7.1  概述 / 146
7.7.2  压力灌浆法 / 147
7.7.3  高压喷射注浆法 / 148
7.7.4  深层搅拌法 / 151
本章小结 / 153
实训练习 / 153
第8章  特殊土地基处理 / 157
8.1  特殊土地基处理概述 / 158
8.2  软土地基处理 / 158
8.2.1  概述 / 158
8.2.2  软土地基的评价 / 160
8.2.3  处理措施 / 161
8.3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 / 161
8.3.1  概述 / 161
8.3.2  影响黄土湿陷性的因素 / 162
8.3.3  黄土地基湿陷性评价 / 163
8.3.4  处理措施 / 166
8.4  膨胀土地基处理 / 169
8.4.1  概述 / 169
8.4.2  涨缩性指标 / 170
8.4.3  膨胀土场地及地基评价 / 171
8.4.4  处理措施 / 172
8.5  红黏土地基处理 / 173
8.5.1  概述 / 173
8.5.2  红黏土地基的评价 / 174
8.5.3  处理措施 / 174
8.6  冻土地基处理 / 175
8.6.1  概述 / 175
8.6.2  物理力学性质 / 176
8.6.3  处理措施 / 178
本章小结 / 179
实训练习 / 180
参考文献 / 18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