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推荐语】
暂时没有内容
【作者】
暂时没有内容
【内容】
上古时期, 华夏文明是围绕太行山起源的,在华夏先民的生存空间与地理概念中,太行山就是他们的“天下之脊”。由太行山北至大兴安岭,南迭雪蜂山的南北走向山脉,是东部低地中国与西部高原中国的自然分野。太行山既是造就东部华北平原的母地,也是北方游牧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的重要接合带。太行山是一个罕见的地质景观富集带,目前已形成中国最庞大的独具特色的地质公园群落。长崖、曲峡和塔峰,是太行山*美学价值和观赏性的景观三绝。在太行山地区,横切山脉的谷地被称为陉,利用这些天然通道,历史上在太行山形成了以太行八陉为主要脉络的陉道与关隘。太行山长崖连绵、绝壁高耸.20世纪60至90年代,被隔绝于深山中的村民,在南太行的悬崖绝壁之上硬凿出了一条条挂壁公路,成为人类筑路史上的罕见杰作。诸多大河穿太行山而出,这里既有漳河十二渠、枋口堰等古老的水利工程.也有红旗渠这样的现代水利工程。但水资源的短缺和水环境的恶化, 正促使人们反思我们的自然观和发展模式。
【目录】
暂时没有内容
【书摘插画】
中国现代地质学之父丁文江,曾于1913年到太行山考察,他在记述这次考察的《太行山里的旅行》一文中,由对太行八陉的疑问,进而讨论了太行山的范围。他指出,如果按太行八陉的说法,那么从黄河北岸起,一直到河北的昌平(今属北京),都是太行山。但丁文江认为:“太行山的范围似乎不应如是的广大,因为从河南的济源、沁阳,到河北的阜平,山脉是南北行的,这是所谓真正的太行山。从阜平起,山脉转向了东北,所以绕到北平的北面,再向东连到榆关,这一段地质的构造极其复杂,与太行本身不同。我的朋友翁泳霓(即翁文灏,与丁文江齐名的另一位中国地质学家)先生把它叫作燕山。如是则八陉里面的军都陉、飞狐陉和蒲阴陉都在燕山,而不在太行。”
  丁文江、翁文灏先生根据山脉走向和地质结构的不同,认为阜平以北不是太行山,而应属燕山的看法,似乎略显偏颇。首先同一山脉的走向并不总是一成不变,受地质构造影响,在不同地段常常有所变化。即使是丁先生提到的河南济源、沁阳,太行山在那里的走向并非南北方向,而是近东西方向;而如果把阜平以北的东北走向的山脉划入燕山,那么它和军都陉以东的近东西走向的燕山也并不一致:其次,同一山脉的地质结构,虽大体一致,但在不同段落也会表现出差异。这是因为山脉的地层、岩石构成可能跨及很古老的地质年代,例如,太行山最老的岩石年龄可达20多亿年,但现在我们看到的太行山脉,它的形成年代相对于组成山脉的岩层来说,是非常年轻的,它主要是一二百万年以来新构造运动的结果。新构造运动中地壳的断裂、山脉的隆起,是可以跨越或穿切更老的不同地质体的。这好比一件打满不同年代不同质料补丁的衣服,当你把它撕裂时,*的裂口容易沿着原来补丁的边缘发生,但也可以撕破原来的补丁。作者认为,要确定同一山脉的范围,一是看山脉主脉的自然延伸,当有走向明显交叉相切的大山脉出现时,则应该是另一山脉了;二是看山脉地质结构的基本一致,同时不排除有局部的变化;三是不同的山脉之间,应当有与山脉主脉走向平行的大河流或大的盆地将其分隔开。按照这个思路,作者提出狭义的太行…和广义的太行山系的概念。
  太行山系南起中条山,其南界在黄河的风陵渡附近,向东经王屋山,然后就是狭义的太行山,它的主脊沿着山两与河南、山两与河北的省界往东北方向连绵,至涞源、灵丘、蔚县一带。由此向东北转入河北以至北京境内,接踵而来的是太行山系的小五台山、军都山,太行山的北界当在军都山东北端的白河。由中条山至军都山,也可看成是太行山系的主脉;主脉西边还有一些支脉,这就是太行山系的太岳山、系舟山、五台山、恒山。
  太岳山、系舟山、五台山与狭义的太行山之间,没有平行主山脉的大河流相隔,其间虽也有盆地,但都是海拔较高的山间盆地。太行山系真正的西界,应该是山两中部纵贯南北的雁列式断陷盆地带,它包括运城盆地、临汾盆地、太原盆地和忻定盆地。山西的地势,以这个盆地带为轴线,习惯上称之为“左手太行,右手吕梁”是有道理的。
  太行山系的北端,与燕山相连,这里也是中国近南北走向的大兴安岭-太行山山系,与近东西走向的阴山-燕山山系的交叉处,就像两列不同走向的波浪在此汇聚,使山岭的走向复杂化。燕山在军都山东侧经兴隆、遵化、昌黎一带,由碣石山入渤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