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推荐语】
《老梁故事汇·历史春秋》历史、故事、传奇、揭秘,抽丝剥茧,真相匪夷所思。广博、睿智、犀利、幽默,酣畅淋漓,令人拍案叫绝。自商周以至明清,帝王将相一应俱全;自权贵以至市井,奇人轶事应有尽有。39个风云人物,45段历史传奇,声情并茂,绘声绘色,且听老梁娓娓道来……

《老梁故事汇·历史春秋》古有铁嘴铜牙纪晓岚,今有口吐莲花梁宏达。一双慧眼洞察历史本质,一张利嘴说尽天下奇事。跟随老梁的脚步,探悉历史台前幕后叹为观止的真实故事,揭开离奇真相背后的重重谜团,呈现一场洞若观火的历史盛宴。观风云历史,评真假功过。看天下英雄,叹是非成败。
【作者】
梁宏达,人称“老梁”。1972年出生,著名媒体评论人,电视、时事双栖评论员,以观点独到、语言犀利著称。自幼学习京韵大鼓、评书、相声等多种曲艺,在节目中用极富个性魅力的语言点评历史、时事、人物和体育等,为观众抽丝剥茧、去伪存真,还原事件背后的事实真相,使人在获得理性判断与思考的同时感受来自“老梁”的独特风韵。
【内容】
《老梁故事汇·历史春秋》纣王真是暴君吗?秦始皇生前死后隐藏着多少秘密??武则天的无字碑有何隐情?戎马一生的成吉思汗为什么毁誉参半?朱元璋如何玩转权术?慈禧到底是怎样矛盾的双面人生?唐伯虎为何假风流真倒霉?郑和七下西洋留下什么谜团?……
《老梁故事汇·历史春秋》历史、故事、传奇、揭秘,抽丝剥茧,真相匪夷所思。广博、睿智、犀利、幽默,酣畅淋漓,令人拍案叫绝。自商周以至明清,帝王将相一应俱全;自权贵以至市井,奇人轶事应有尽有。39个风云人物,45段历史传奇,声情并茂,绘声绘色,且听老梁娓娓道来……
《老梁故事汇·历史春秋》每一段历史的背后,都隐藏着一段尘封的传奇;每一个人物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流传的故事。而每一个故事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与真相。看历史,论英雄,评功过,几多成败,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聚焦历史风云变幻,解读事件旋涡中的诡谲人性,挖掘历史背后的真相,细数英雄的成长与悲剧。人生苦短,英雄辈出,精英背后有着几许沧桑,多少坎坷?世事纷繁,成败几何?历史剧变中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真相?
《老梁故事汇·历史春秋》古有铁嘴铜牙纪晓岚,今有口吐莲花梁宏达。一双慧眼洞察历史本质,一张利嘴说尽天下奇事。跟随老梁的脚步,探悉历史台前幕后叹为观止的真实故事,揭开离奇真相背后的重重谜团,呈现一场洞若观火的历史盛宴。观风云历史,评真假功过。看天下英雄,叹是非成败。
【目录】
暂时没有内容
【书摘插画】

纣王真的是暴君吗

一部《封神演义》,流传千古,其中主要讲的就是武王伐纣的故事。

商纣王无道,祸乱朝纲,这才激起西伯侯姬昌揭竿而起。最后在一代名相姜子牙的帮助下,周武王终于推翻商纣王的残暴统治。纵观整部《封神演义》,它的故事情节大概就是这样的。在后人看来,武王伐纣是为了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这听着有些冠冕堂皇,其实,周文王、周武王是为了个人的政治野心。

一提起历史,商纣王几乎就成了残暴君主的形象代言人。那么,纣王到底是不是一个暴君,是不是一个无道昏君呢?现在,有很多人结合历史真实史料,想要做点翻案文章。

比如有人说,《封神演义》是一部神魔小说,它里边的好多情节都是编的,纣王不见得就那么昏庸无道。

●历史上真实的纣王

那么,纣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君主呢?

纣王是商朝的第三十二位君主,也是末代君王。他叫什么名字呢?他本来叫帝辛,后人恐怕没几个人知道这个名字。因为“纣王”这名字太深入人心了,而且“纣王”这俩字是后人给他的谥号、封号。这个谥号很有意思。凡是叫什么文王、武王的,多数是好的;凡是叫什么纣、灵、幽、献之类的,就都完蛋了。比如什么周幽王、汉献帝、楚灵王,这全不是褒义词。那么“纣”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在文言文里,“纣”有残忍无义之意。所以,“纣王”这俩字也不是好词。

在《康熙王朝》里有个孝庄太后,“孝庄”二字是她死后才这样叫的。正如“纣王”二字,也是后人加给他的。他不可能称自己“纣王”,更不可能说自己残忍、昏庸无道。其实,那是有影响力和没影响力的后人,主要是有影响力的人骂纣王。其中,骂纣王最有影响力的人是谁呢?是司马迁。

司马迁在《史记》里多次提到,纣王无道、荒废朝纲、酒池肉林、残害忠良,制造各种各样的刑罚,把纣王说得一无是处。他说你看纣王干的这些事,宠幸妲己、陷害忠良,杀自己老婆姜皇后,抛弃自个儿的孩子殷洪、殷郊,还建了酒池肉林和鹿台,生活极度奢靡。此外,还发明各种各样的残酷刑罚,残害忠良以及天下百姓,

坏事让他干尽了,难道还不是暴君吗?

其实,如果我们用正常思维考虑考虑,在生活中,你见到一个人坏透气了吗?你见过什么坏事都干,一件好事都不干的人么?世界上所有的完美,都是等待拆穿的骗局,天下没有*的好人和*的坏人。所以好到极处和坏到极处,几乎都是不可能的。

●纣王是被抹黑了吗

《论语·子张》中,孔子和学生子贡讨论历史人物的时候,说过一句很发人深省的话:“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纣王做过一些恶事,但不像大伙说得这么严重。他为什么被大伙说得这么严重?“天下之恶归焉”,反正他是个坏蛋,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索性坏事都是他干的。就比如在平常生活中,要嘲笑一个人,就给这个人编段子,什么尴尬的糗事都是他的。

那么,咱们结合史实,具体分析一下,纣王身上那些事到底是不是他干的。

后人说纣王昏庸,头一桩事,就是宠幸妲己。《封神演义》里说,妲己是冀州侯苏护的女儿,当时纣王选秀女,就把这个苏护的女儿选进来了。但是当时苏护已经把女儿许给别人了,而且妲己是大臣的女儿,纣王说要就要,这有点不合常理,

所以苏护来气了,就在商朝都城朝歌的大门上题了四句话:“君坏臣纲,有败五常。冀州苏护,永不朝商。”结果,纣王派兵抓住了他。其实,苏护是说大话使小钱,没那个能耐,最后又无奈地投降了,还是把自己的女儿献出去了。在去朝歌的路上住店,千年狐狸精就把苏护的女儿苏妲己的魂给吸走了,从而化成苏妲己。

当然这是神话故事,没有狐狸精,也不可能附体。那么,真实的苏妲己到底什么样呢?

●历史上真实的苏妲己

这个苏妲己到底何许人也呢?她是东夷部落里的一个小部落首领的女儿。

当初纣王开疆拓土,不但把山东和淮河流域一带的疆土给占领了,还把当地的东夷部落给打败了。其中有个小部落,部落首领之女就是妲己,这部落打不过纣王,只好投降了,就把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儿献给了纣王。在古代,这是常有的事。那么,纣王是不是从此就宠幸妲己了呢?纣王收妲己的时候,他年事已高,就把妲己当成他晚年生活的一个伴侣。

《封神演义》里写纣王耳根子软,妲己说什么是什么,这是不真实的。为什么呢?如果纣王真是如此宠信妲己,那个妲己所在的部落,也就是有苏氏部落早就发达了。你看历史上的唐明皇宠爱杨贵妃,她哥哥杨国忠,她的几个姐妹不就都飞黄腾达了吗?

在整个商纣王年间,这个有苏氏部落也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历史上,纣王是个刚愎自用的人,不愿意受人摆布,他不可能诸事听妲己摆布。作为一个皇帝,他再宠幸一个人,他也分得清里外,也知道后宫干政不是件好事。一个独断专行的帝王,不可能什么事都听身边一个女人的。在历史上,这种情况是极少见的。更何况,妲己是一个部落首领的女儿,也没有太多的见识,不可能像神话里的狐狸精一样,一会儿就琢磨一个害人的主意。

很多神魔小说写的,你就那么一听,好多地方都是子虚乌有的。有人说宠幸妲己这事没有,但酒池肉林、建造鹿台这可都有。至于酒池肉林,以酒为池,以肉为林,其实对于古代帝王来说,这根本不算什么。作为一国之君,把酒灌到池子里头,把肉挂到树上,想吃就吃,想喝就喝,说实在的,连当时的很多达官贵人都能做得到。

把猪肉挂到树上,想吃就吃,那不就是露天烧烤么?一国之君想玩这个排场,何其容易?这不能成为他的罪证。

《笑傲江湖》不少朋友都看过。东方不败在黑木崖上,那是老大,谁也不敢惹他。有人说东方不败生活奢靡,一天吃三头猪、五只羊,令狐冲听了就乐,为啥?人家大宴群臣,请下边人吃饭,宰三头猪、五只羊算多吗?而且他再奢靡,三头猪、五只羊,他一个人吃,他不得撑死,这就完全不合逻辑。

所以说,酒池肉林真的算不了什么,关于鹿台的传说更是胡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