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推荐语】
《扇贝高效生态养殖新技术》由海洋出版社出版。
【作者】
杨爱国,男,1957年11月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博士。一直从事海水贝类的苗种繁殖、养殖、繁殖和发育生物学、遗传育种等研究工作。曾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等多项奖励。主编专著2部,参编多部,发表论文逾120篇。
【内容】
《扇贝高效生态养殖新技术》介绍了在我国,扇贝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略晚于日本,但发展极为迅速。第一批栉孔扇贝苗种于1974年在大连培育成功,第一批华贵栉孔扇贝苗种于1976年在广东培育成功,1981年在青岛和大连分别培育出第一批虾夷扇贝人工苗种,而从美国引进的海湾扇贝则于1983年培育出第一批人工苗种。在随后的十几年中,对扇贝半人工采苗、人工育苗和养成等关键技术突破之后,扇贝养殖业经历了辉煌的发展时期。1985年全国扇贝总产量只有0.6万吨,1987年达到4.6万吨,至1996年已达到99.9万吨,养殖总面积达40多万亩。养殖用苗种来源于人工育苗或半人工采苗,养殖方法以浅海筏式笼养为主,此外,还包括虾池和浅海进行的底播养殖,扇贝已成为我国海水养殖业的主要种类之一,养殖规模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栉孔扇贝、海湾扇贝、虾夷扇贝主要在山东、辽宁等北方海区进行养殖,华贵栉孔扇贝、墨西哥湾扇贝在浙江、广东、海南等南方海区进行养殖。产量*的是栉孔扇贝,占养殖扇贝总产量的70%以上,其次为海湾扇贝、虾夷扇贝和华贵栉孔扇贝。
【目录】
暂时没有内容
【书摘插画】
版权页:



检查性腺的发育情况,当性腺饱满,解剖雌贝卵子遇海水立即散开,雄贝精子处于活泼状态,说明性腺已经成熟,应做好采卵的准备工作。
(6)产卵与受精将待产的亲贝分别倒入预先准备的水池中,在不经任何刺激的情况下,使其自然排放,当卵子数量达到30~50粒毫升时,将亲贝移入另外的水池继续产卵,一般可产3~4池。
产卵结束后,移出亲贝,将精液稀释,均匀泼洒在池内,充分搅拌,镜检卵子周围精子的数量,达到2~3个即可,精子过多会使孵化率降低。为防止受精卵沉底堆积影响孵化效果,应每隔30—40分钟用搅耙将水搅动一次,至发育到担轮幼体期为止。
(7)稚贝下海由于提早育苗,稚贝下海时水温较低,稚贝生长较慢。为提高保苗率,要增加稚贝在室内的培育时间,待稚贝平均壳高达到600微米以上,海区水温也回升到10°C左右时出池,出池时间为早晨或傍晚,而且注意收听天气预报,要求出海几天内无大风和阴雨天气。幼虫培育及海区保苗等过程与常温育苗相同。
3.秋季育苗
秋冬季节北方海区水温低、风浪大,秋季培育出的栉孔扇贝苗种保苗率较低,在栉孔扇贝苗种严重缺乏时,不失为一种解决方法。随着半人工采苗规模的不断扩大,苗种来源充足,这种方法已不被使用。近年来,为解决栉孔扇贝大面积死亡的问题,已有许多育苗单位采用培育秋苗的方法。由于在夏季时秋苗的个体较小,不出现异常死亡,至来年夏季达到商品规格时即收获,避免了夏季出现的大面积死亡,收到了较好的养殖效果。
栉孔扇贝秋季育苗与常温育苗虽基本相同,但有不同特点。具体如下。
(1)亲贝入池时间秋季栉孔扇贝的繁殖盛期在水温下降到20℃时,应根据各海区的水温变化情况,结合海况综合掌握亲贝的入池时间。亲贝入池时间不宜过早,因为秋季水温在逐渐下降,扇贝正处于一年内第二个生长发育旺盛时期,如果将亲贝移到水温高于自然海区的室内,则限制和延缓了性腺的发育。此外,秋天室内气温、水温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