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推荐语】
暂时没有内容
【作者】
吴福祥,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历史语言学二室(原近代汉语室)副主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语言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大学客座教授,上海市高校比较语言学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Cahiers de Linguistique Asie Orientale(法国)、《古汉语研究》、《东方语言学》、《南开语言学刊》和《励耘学刊》等杂志编委。
【内容】
《汉语主观性与主观化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代序);远指词“那”词串在台湾口语中的词汇化与习语化;“来着”的发展与主观化;词汇化与话语标记的形成;认证义谓宾动词的虚化——从谓宾动词到语用标记;汉语的担心一认识情态词“怕”“看”“别”的语法化;关于“要”类词的认知解释——论“要”由动词到连词的语法化途径;周秦汉语“之,”的可及性及相关问题;“VP的好”句式的两个来源——兼谈结构的语法化;汉语表必要的情态词的两条主观化路线;“回头”的词汇化与主观性;作为典型构式句的非典型“连”字句;如何处置“处置式”?——论把字句的主观性;“又”、“也”的辩驳语气用法及其语法化;汉语抽象动词存现句的历史发展及其主观化过程;试说“X不比Y-Z”的语用功能;句尾语气词“吗”的语法化过程;论“连”字句的主观化表达功能——兼析几种相关的“反预期”和“解一反预期”格式;汉语限定成分的语用属性;试论主观量标记“没”、“不”、“好”;后记。
【目录】
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代序)
远指词“那”词串在台湾口语中的词汇化与习语化
“来着”的发展与主观化
词汇化与话语标记的形成
认证义谓宾动词的虚化——从谓宾动词到语用标记
汉语的担心一认识情态词“怕”“看”“别”的语法化
关于“要”类词的认知解释——论“要”由动词到连词的语法化途径
周秦汉语“之,”的可及性及相关问题
“VP的好”句式的两个来源——兼谈结构的语法化
汉语表必要的情态词的两条主观化路线
“回头”的词汇化与主观性
作为典型构式句的非典型“连”字句
如何处置“处置式”?——论把字句的主观性
“又”、“也”的辩驳语气用法及其语法化
汉语抽象动词存现句的历史发展及其主观化过程
试说“X不比Y-Z”的语用功能
句尾语气词“吗”的语法化过程
论“连”字句的主观化表达功能——兼析几种相关的“反预期”和“解一反预期”格式
汉语限定成分的语用属性
试论主观量标记“没”、“不”、“好”
后记
【书摘插画】
暂时没有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