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推荐语】
★大命题——涉及民生、德治、仁政等治国重大话题,同时还有选人艺术、领导哲学、决策之道,是领导者、管理者的***书籍。

★大气度——强化民族意识、国家建设、社会和谐,有利于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提高管理水平,净化社会风气。

★大内容——按照为君之道、任贤纳谏、君臣鉴戒、教戒太子、道德伦理、正身修德、崇尚儒术、固本宽刑、征伐安边、善始慎终等一系列专题内容归类排列。这部书是对中国史学史上古老记言体裁加以改造更新而创作出来的,是一部独具特色,对人富有启发的历史着作。

★《贞观政要》对中国史学史上古老记言体裁加以改造更新而创作,是一部独具特色、富有启发性的历史著作。

★《贞观政要》既有史实,又有很强的政论色彩;既是唐太宗贞观之治的历史记录,又蕴含着丰富的治国安民的政治观点和成功的施政经验。
【作者】
吴兢(670—749),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武周时入史馆,修国史,迁右拾遗内供奉。唐中宗时,改右补阙,累迁起居郎,水部郎中。唐玄宗时,为谏议大夫,修文馆学士,卫尉少卿兼修国史,太子左庶子,也曾任台、洪、饶、蕲等州刺史,加银青光禄大夫,迁相州,封长垣县子,后改邺郡太守,回京又任恒王傅。吴兢居史馆任职30余年,以叙事简练、奋笔直书见称。曾认为粱、陈、齐、周、隋五代史繁杂;乃别撰《粱史》、《齐史》、《陈史》各10卷、《隋史》20卷。卒后。由其子呈上其未定稿《唐史》80余卷,世称“良史”。吴兢的编著有《乐府古体要解》、《唐春秋》、《唐书备阙记》、《太宗勋史》、《睿宗实录》、《中宗实录》、《贞观政要》、《则天实录》、《唐高宗实录》(与刘知己合撰)等,仅《贞观政要》传于今。
【内容】
《贞观政要》是由唐代史学家吴兢撰写的一部政论性的史书,其内容以记言为主,将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大臣魏征、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的各种问题做了记录,此外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也出现在其中,后人亦能从该史书中看到当时一些关于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
《贞观政要》写于开元、天宝之际。吴兢深感有必要总结一下唐太宗君臣相得、励精图治的成功经验,为当时的帝王树立起施政楷模和指导,这便是吴兢撰写《贞观政要》的初衷。因为吴兢的良苦用心和政治指导,《贞观政要》一直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和珍视,作为管理者施政的鉴戒。
《贞观政要》虽然属于记载史实,但他一反过去纪传体或编年体的繁琐写法,对传统的记言体裁又加以改造更新,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贞观政要》。吴兢将君臣问答、奏疏、方略等材料,按照为君之道、任贤纳谏、君臣鉴戒、教戒太子、道德伦理、正身修德、崇尚儒术、固本宽刑、征伐安边、善始慎终等专题形式进行分门别类的排列。这样一来,该书的核心思想变得十分清晰有条理,同时,这种安排方式也方便读者阅读。
【目录】
暂时没有内容
【书摘插画】
君道第一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①以啖②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人。且复出一非理之言,万姓为之解体,怨③既作,离叛亦兴。朕每思此,不敢纵逸。”
谏议大夫魏徵对曰:“古者圣哲之主,皆亦近取诸身,故能远体诸物。昔楚聘詹何④,问其理国之要,詹何对以修身之术。楚王又问治国何如,詹何曰:‘未闻身治而国乱者。’陛下所明,实同古义。”
【注释】
①股:大腿。
②啖(dàn):吃或给人吃。
③怨(dú):亦作“怨黩”,因怨恨而出的诽谤言论。
④詹何:战国时楚国隐者、哲学家、术士。继承杨朱的“为我”思想,认为“重生”必然“轻利”,反对纵欲自恣的行为。
【译文】
贞观初年,唐太宗对身边的大臣们说:“做君主的法则,必须以百姓的存活为先。如果损害百姓的利益来奉养自身,那就好比是割自己大腿上的肉来填饱肚子,肚子虽然填饱了,但人也就死了。如果想要安定天下,必须首先端正自身,世上*没有身子端正而影子弯曲的情况,也不会出现上面治理好了而下面发生动乱的事。我常想,能损伤自身的并不是身外的东西,都是因为自身的贪欲才酿成灾祸。如果一味贪恋美味,沉溺于音乐女色,欲望越多,损害也就越大,既妨碍政事,又扰害百姓。如果再说出一些不合事理的话来,就会弄得人心涣散,怨声载道,最终众叛亲离。每当我想到这些,就不敢放纵自己贪图安逸。”
谏议大夫魏徵回答说:“古代圣明的君主,也都是先就近从自身入手,才能远而推及其他一切事物。过去楚庄王聘用詹何,问他治理国家的要领,詹何却用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来回答。楚庄王再问他治理国家用什么方法,詹何说:‘没有听到过自身治理得很好而国家发生动乱的事。’陛下所明白的道理,实在符合古代圣贤的意思。”

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徵曰:“何谓为明君暗君?”
徵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诗》云:‘先人有言,询于刍荛①。’昔唐、虞之理,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②。是以圣无不照,故共、鲧之徒,不能塞也;靖言庸回③,不能惑也。秦二世则隐藏其身,捐隔疏贱而偏信赵高,及天下溃叛,不得闻也。梁武帝偏信朱异,而侯景举兵向阙,竟不得知也。隋炀帝偏信虞世基,而诸贼攻城剽邑,亦不得知也。是故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
太宗甚善其言。
【注释】
①刍荛:指割草打柴的人,泛指草野鄙陋之人或普通百姓的浅陋言辞。
②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意为大开四方之门,广四方之视听,防止耳目闭塞,以便招贤纳俊。
③靖言庸回:当面说得好听,背后却捣鬼。
【译文】
贞观二年,唐太宗问魏徵:“什么叫作圣明的君主?什么叫作昏暗的君主?”
魏徵回答道:“君主之所以圣明,是因为能够兼听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君主之所以昏暗,是因为偏听偏信。《诗经》说:‘古人说过这样的话,君主要向割草砍柴的人征求意见。’过去唐尧、虞舜治理天下时,广开四方门路,招纳贤才;广开视听,了解、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因此圣明的君主能够无所不知,所以像共工、鲧这样的坏人就不能蒙蔽他,花言巧语的奸佞小人也不能迷惑他。秦二世却不是这样,他深居宫中,隔绝贤臣,疏远百姓,偏信赵高,到天下大乱、百姓叛离时,他还不知道。梁武帝偏信朱异,到侯景兴兵作乱举兵围攻都城时,他竟浑然不知。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到各路反隋兵马攻掠城邑时,他也不知道。由此可见,君主如果能广泛听取和采纳臣下的忠诚建议,那么权臣就不能蒙上蔽下,百姓的情况也就能顺利传递给君主了。”
唐太宗很赞赏魏徵讲的这番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