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推荐语】
暂时没有内容
【作者】
吕恒杰,男,汉族,1970年生,研究生学历,一直从事教育工作。作者长期笔耕不辍,作品见于多家报刊,并获得一些省级奖项。作者对心理学有浓厚兴趣,阅读了大量的西方心理学著作,包括弗洛伊德、荣格、卡伦?霍妮等,尤其曾担任学校的心理健康辅导老师,善于将心理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活学活用。
【内容】
本书从脸部到脚趾,从语言到身姿,从表面到内心,让你全方位了解微表情下的心理世界,帮你更好地读懂人心,看懂人性,并将其应用到日常工作、生活、交际中。
【目录】
第一章
内心有想法,脸上见端倪
无意识的表情,真实的心思 _2
把注意力放到对方的左脸上 _5
东张西望暴露出心虚 _7
愉快或痛苦时,瞳孔有反应 _9
头部变化透露蛛丝马迹 _12
眼睛动作所传达的信息 _14
嘴部动作和心理活动 _17
第二章
察貌视心,从微表情看破谎言
越无表情,越暴露真心 _20
掩面或摸鼻子,可能在说谎 _22
突然提问,说谎者脸上就会露馅 _24
说“没有”伴随轻点头是撒谎 _27
突然放大的瞳孔揭示隐藏的谎言 _29
眼睛动作隐藏的内心心理 _31
识别真实表情揭穿谎言 _33
滔滔不绝讲话,谎言的踪迹 _35
假笑,是在演戏 _37
说谎者的下意识手势 _40
第三章
观人细微表情,探透复杂内心
爱撇嘴唇,内心多傲慢 _44
歪脑袋、脖子的内心心理 _45
眉毛高挑未必桀骜 _46
目光投向区域所折射的心理 _47
摇头不都是否定 _49
双手托腮有时是厌烦 _51
第四章
手足连心,举手投足皆透心
左右脑主控下的惯常手脚动作 _54
察腿观脚,识心的好方法 _57
内心快乐,脚也会跟着颤抖 _60
摩拳擦掌,内心想尝试 _63
双腿叉开,表明“我说了算”_65
双腿交叉,戒备的心理表现 _67
手部动作转换,内心情感也跟着转换 _69
可以支配一切的双手叉腰 _71
要告辞时,腿脚有明示 _73
第五章
以姿观心,看透他人要从细微处入手
感到不安时有人就会咬指甲 _76
压力来临,抚摸颈部自我安慰 _78
双手抱胸与打开双臂间的微妙心理 _81
挑动眉毛,表达心思 _83
吐舌头——否定和拒绝的信号 _86
声音上扬,往往内心不安 _88
摸耳朵,是无聊反感的表现 _90
第六章
阅人无数,不等于识人全部
年龄、性别不同,身体语言也有差异 _94
同样的表情,表达的思想可能不同 _96
轻易点头或许想拒绝 _98
“”者多伴有自恋倾向 _100
粗话连篇,欲求不满 102
多用“我”或“我们”时说明把握大 _104
言语习惯与内心秘密 _106
“对呀”透露出人性世故 _109
习惯性迟到背后的轻视 _111
不断向你提问的人是想回避问题 _113
第七章
闻声识人,从交谈中读懂内心
从闲谈中探窥其内心 _118
受表扬时的不同表现,体现不同性格 _120
回应慢半拍,心思没在你身上 _122
说话间隔时间长,凡事理性先行 _124
不断摸头发,更看重过程 _126
说话时常清嗓子,可能是在掩饰焦灼的心 _129
摆出与众不同的姿势,要发表自己的意见 _131
语速突然加快,心中往往紧张不安 _134
坐椅子的动作,看对方是否用心听你说话 _137
暗示性动作,对方想尽快结束谈话 _139
第八章
见“微”知心,爱好折射内心心理
喜欢攀登的人,心理多内向 _142
没事就去钓鱼的人,内心多平和 _145
喜欢跳交际舞的人多为友善的社交能手 _147
电视节目的选择,透露出的心理世界 _150
喜欢收藏的人往往有恋旧心理 _152
爱好冬泳者,内心多坚韧 _154
爱听乡村乐者多敏感,爱听摇滚者愤世嫉俗 _156
第九章
细心观察,找到阻碍你识别人心的迷雾
盯着路灯过马路:有主见、性子急 _160
遮遮掩掩,帽子是欲说还休的谜 _163
下班后的桌子折射心情转换能力 _165
亲密朋友,揭露底牌 _167
按规定速度开车的人,认真可靠 _168
和全家一起购物:重情重义 _170
快速吸烟,急功近利 _172
喜欢睡特大号床:渴望独立和自由 _175
乱加调味品:想象力丰富 _178
第十章
异性的反应,复杂的心理
随身物品——肢体的延伸物 _182
爱,让眉目来传“情”_183
一直凝视,说明喜欢 _186
对方等你的姿态,看出他对你的态度 _187
牵手方式,不同的亲密度 _189
顺手小动作,比“你真美”更能表露心意 _191
爱吃,多是女人心太空 _193
约会动作,透露出的女孩心理信息 _195
读懂异性的“爱意表达五部曲”_197
第十一章
察言观色,读懂职场中的暗语
从面试官的身体动作,获取有效信息 _202
后背双手,展现你的威严 _204
轻拍肩膀,给予鼓励与信心 _206
了解同事的日常表现,看透心理不难 _208
外在的表现,揭穿“表里不一”_211
上司面前,拍案而起的动作少做 _213
对工作的态度,透露出同事的性格 _215
第十二章
交往,秘密全在不起眼的小动作上
冷冰冰的称呼产生距离感 _218
闲谈,不经意间流露其真心 _220
多露掌心,少露手背 _222
根据站姿选择交谈方式 _225
姿势的开放和封闭隐藏的交往暗语 _228
自我暴露加快亲密的进程 _231
运用视线架起沟通的桥梁 _234
表达友善,就不要翘起二郎腿 _237
彬彬有礼的暗示:不希望你太靠近 _240
交往,不可不懂距离学问 _242
第十三章
捕捉信息,在举手投足间获胜
身体语言里潜藏着成交信息 _246
商务交谈,多注意对方嘴部表现 _248
从“举手投足”间捕捉潜藏信息 _249
有疑虑的客户,多有这种身体反应 _251
辨别表情,识别消极状态 _253
对手反应不同,策略也要不同 _255
他的上半身,给你决策性提示 _258
借助对方的手势获得赞同 _259
从细微之处窥视人心事半功倍 _261
【书摘插画】

把注意力放到对方的左脸上

人类的身体是一件非常对称的艺术品,左右两边从外貌上看是一模一样的,但是从生理上来说,它们又是完全不同的。那么,你知道我们的左脸和右脸的区别吗?当然,左脸和右脸不像我们的左脑和右脑那样分工明确,但就身体语言来分析,左脸和右脸传递出的信息是不一样的,左半边脸更容易表达出真实的感情。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调查,调查问题是“请问你喜欢自己的左脸还是右脸?”得到的结果是大多数的人都喜欢右脸。大概是因为左脸更容易表露出自己的内心想法吧,人们总是不喜欢让自己的真实感情太过外露。所以,生活中如果你通过观察对方的表情和眼睛仍然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的时候,可以尝试把注意力集中到他的左脸。

其实,一些生理现象是人们无法用自己的意志控制的,如打喷嚏、打哈欠、咳嗽等,这些时候,左脸和右脸的活动是对称的。而那些人们可以控制的感情,如尴尬的时候、苦笑的时候、惋惜和悔恨的时候等,左脸和右脸就会出现不一样的表情。你可以尝试把自己生气或惊讶的表情拍下来放在电脑上,然后把照片分割成两部分——左脸和右脸,仔细观察这两张脸上的表情,你就会发现左半边脸准确地传递出你的情绪信息,而右半边脸没有什么表情。或者不用那么麻烦,你只要对着镜子做出惊讶的表情,然后看看自己两边的脸分别是什么表情就知道了。

莉莉和男朋友相爱三年了,她一直相信自己找到了传说中的“白马王子”,

每天沉浸在爱情的甜美中。但是最近她发现了一件有点奇怪的事: 每当他们享受二人世界时,男朋友总是抢先坐到她的左边,把他的右脸对着自己。莉莉就产生了疑问: 这是为什么呢?这又不是演员在拍照,难道还要注意位置摆好姿势吗?这其中是不是有些事情是我不知道的呢?

面对莉莉的疑问,我不得不对女生们说,如果你的男朋友总是用右半边脸对着你,那么,你就需要做好心理准备了,或许他并不是在遵循传统的男左女右的观念,而是你的男朋友可能对你有所隐瞒。因为右脸不容易泄露他的真实感情,他用右脸对着你,所以可能有些事情他不想让你知道。这种时候你就要学会自己去观察推断,最好与他面对面交谈,从正面观察他的面部表情,注意他的左半边脸,用来分析他的内心感受。

一般来说,人们的眼睛是从左到右移动的,所以最先看到的是对方的右脸,如果改变一下顺序,先注意到对方的左脸,没准就能发现一些他的内心活动,尤其是对方在表现某一种感情的时候,比如悲伤、开心、厌烦、恼怒等,观察他的左脸就能知道这是否是当时他的真实情绪。

东张西望暴露出心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遇见这样的情形,当你与一个人交谈时,对方的眼神总是闪烁不定,一旦碰见你的视线后,就会迅速将自己的眼神移开。此种条件下,你就会觉得他心中可能隐藏着某事,或者是背着你做了对不起你的亏心事。这种担心是有科学根据的,就心理学而言,回避视线的行为,往往被认为是一方不愿被对方看见的心理投射。也即,隐藏着某事不想被对方知道的可能性非常大。

视线的转移往往是人内心活动的反映。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多留意一下对方视线的变化,或许你可能从中了解到很多更为真实的东西。

东张西望所透露出来的内心独白是:“外部环境很陌生,我需要认清它并找到安全逃跑路线。”如果你不相信,可以看看动物的反应。很多动物被带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它们的视线就会上下左右四处扫视。而且动作相当明显,甚至伴有头部转动的动作。而一旦受到惊吓,它们会立刻循着自己刚刚锁定的路线奔逃,一刻也不迟疑。这证明它们在东张西望时就已经安排好逃跑路线了。人类在新的环境中的环视动作比动物隐蔽得多,但摄像机还是能记录这些不安的眼神。所以,东张西望的神情是人们对于眼前的人或事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目光转向其他地方是对谈话失去兴趣的表现,会让对方感受到自己逃离的渴望。这也是一种本能,那就是不愿意面对讨厌的人和事。所以当你和一个特别讨厌的人说话时,你本能地会想要看别的地方,寻找可能摆脱这个人的办法。大多数人没有办法生硬地拒绝别人,他们出于礼貌还是要把这次谈话进行下去,但内心的厌烦就没有办法阻止了,会淋漓尽致地表现在身体语言上。

如果你的瞳孔偏到一旁,而你用这样的视线去看别人可以传达出不同的信号。

斜视的目光伴随着压低的眉毛、紧皱的眉头或者下拉的嘴角,那就表示猜疑、敌意或者批判的态度。你在公司会议上发表见解时,如果发现你的老板和同事大多用这样的视线来看你,你就得警醒了。可能是他们对你本身有意见,或者对你的说话内容表示不屑。不管是哪一种,你的主张都没有办法打动别人。而女人们则通常喜欢用这种视线表达感兴趣的意思,同时伴有眉毛微微上扬或者面带笑容,那就是很有兴趣的表现,恋爱中的人们经常将之作为求爱的信号。

虽然视线转移在很多时候是心虚的表现,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人在与对方发生视线接触时一有视线转移就表示心虚。在医学上,有一类人群被称为“视线恐惧症”患者,他们在与别人发生视线接触后,往往会立即转移自己的视线。因为他们觉得对方的眼光太过于强烈,从而使自己的眼睛不由自主地剧烈眨动,这会让他们感觉非常不舒服。与此同时,他们的心理也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之中,一方面他们想如果与对方进行对视,会不会使对方感到不快,另一方面又想自己若是进行视线转移,对方会不会看透自己的心理。在这种进退两难的矛盾状态之中,他们越是焦急,就会更加注视对方的眼睛,更剧烈的反应便随之产生;越害怕对方会看透自己的心理,强烈不安的心理情绪就越严重。一般来说,此种类型的人,他们之所以会产生“视线恐惧症”,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缺乏自信心。他们往往是通过别人眼中反映出的自己来认识和确认自己的存在与价值。

此外,一个人不与对方发生眼神接触而进行视线转移,可能也不是心虚的表现,而是与特定的文化背景有关。比如日本,按照他们的风俗习惯,相互介绍的时候,名望身份较低的人应该比名望身份较高的人鞠躬鞠得更深以避开眼神接触,这被认为是尊重对方的表现。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