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推荐语】
这是一套真正的人文素质养成之书、精神生命培育之书;它能够帮助读者读书、审美、广才、增能、养心,既有助于培育语文核心素养,涵养生命气象,也能辅助读者应对眼前的学业考试以及将来的种种人生考试。
【作者】
徐昌才,笔名偃月公子,侗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侗族文学分会副会长,湖南省作家协会教师作家分会副主席,长沙市社会科学优秀人才,长沙市雅礼中学高级教师,《香港文汇报》《语文报》专栏作家。已发表教研论文、文学评论和散文随笔1000多篇,出版古典诗词鉴赏专著16部,语文教学专著4部。现主要致力于语文教学、诗词文化、文学评论和散文随笔的研究与写作。 其中,《恋上大唐诗生活》《宋朝那些诗生活》被成都市教师读书沙龙选定为教师推荐阅读图书,《一腔诗意向唐朝》《风情雅韵在宋词》入选吉林省中小学生暑假推荐阅读书目。随笔集《一眼抵过万千爱》获全国第四届叶圣陶教师文学奖。系列作品远销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日本、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等地区和国家。
【内容】
本书是由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徐昌才老师为全国高中生精心编写的一本关于古诗词品鉴的图书。本书所选篇目为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以及课外读本中涉及的经典古诗词近60首。本书旨在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提升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本书是真正的人文素质养成之书,精神生命培育之书!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融入了作者源于多年教学实践的思考和发现,又注意吸收一些新的研究成果,既博采众长,又有个人的感悟和心得。因此本书的古诗词鉴赏,不同于一般的课文讲解,也不同于高深的学术性鉴赏,而是针对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善于抓住诗文的重点、难点、亮点,忠于文本,细读文本,深耕文本,帮助读者理解欣赏原作的特色,知道它好在哪里,又怎样去品味原作的好处、妙处。力求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鉴赏诗文,注重趣味性、可读、启发性、示范性。讲求学以致用,适当扩充、引申,对接生活,联系实际,开阔视野,活学活用;同时,打通课内外,贯通古与今,既有醇厚的古典气质,又具轻盈的现代气息。为了兼顾中学生的学习和中考需要,本书还附赠《全国各地高考典型真题汇编(古诗词)》手册,便于学生平时的学习和测试。
【目录】
第一辑·诗情雅韵切情入境解词句——《氓》赏读聚焦“采薇”品《采薇》提纲挈领品主旨——屈原《离骚》赏读《孔雀东南飞(并序)》人物新探从“采芙蓉”说开去忧也人才,乐也人才——曹操《短歌行》赏读一字立骨话诗意——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赏读陶渊明的三只“鸟”斟词酌句品诗意——李白《蜀道难》赏读一“泪”关千愁——杜甫《秋兴八首(其一)》赏读字斟句酌咏心声——杜甫《咏怀古迹(其三)》赏读千古悲愁一肩挑——杜甫《登高》赏读一词一语总关情——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赏读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赏读 借古讽今咏马嵬——李商隐《马嵬(其二)》赏读归去欢歌含凄凉——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赏读浅谈《静女》的形象美《无衣》三美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赏读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书愤》赏读咬文嚼字品诗情——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赏读独来独去隐逸情——孟浩然《夜归鹿门歌》赏读摧眉折腰干不得——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赏读天涯一望断人肠——杜甫《登岳阳楼》赏读漂泊流浪唱悲歌——杜甫《旅夜书怀》赏读又是一个不眠夜——杜甫《阁夜》赏读野哭千家闻战伐——杜甫《阁夜》 赏读空山明月照诗心——王维《山居秋暝》赏读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李白《赠孟浩然》赏读第二辑·词风悠悠比较品读滋味长——柳永《望海潮》赏读相思离恨满天涯———柳永《雨霖铃》赏读千古风流今何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赏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赏读江山、落日与吴钩——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赏读气吞万里猛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赏读字字读来都是愁——李清照《醉花阴》赏读四品《声声慢》“风”言“风”语传天下——几首宋词的“风向”浅析花自飘零水自流——李清照《一剪梅》赏读我心安处是故乡——韦庄《菩萨蛮(其二)》赏读轻舟梦入芙蓉浦——周邦彦《苏幕遮》赏读比较拓展品情思——周邦彦《苏幕遮》 赏读芳草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怀旧》赏读试问闲情都几许——贺铸《青玉案》赏读衣带渐宽终不悔——柳永《蝶恋花》赏读庭院深深深几许——欧阳修《蝶恋花》赏读多情总被无情恼——苏轼《蝶恋花》赏读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赏读行人更在春山外——欧阳修《踏莎行》赏读桃源望断无寻处——秦观《踏莎行》赏读无边雨丝细如愁——秦观《浣溪沙》赏读叶叶声声皆关情——温庭筠《更漏子》赏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木兰花》赏读第三辑·现代回眸以词(诗)解词品《长沙》朗读、咀嚼、品味——《沁园春·长沙》赏读战地黄花分外香——《采桑子·重阳》赏读慷慨激昂战地声——《忆秦娥·娄山关》赏读如何学习古诗词——给读者朋友的一封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