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推荐语】
★全球权威童书大奖——纽伯瑞奖、凯迪克奖等影响世界少年儿童的国际权威大奖书系

★入选美国中小学生书目

★入选国内中小学生指定书目

★被誉为“全世界*适合儿童阅读的佳作”

★作品包括温情成长、奇幻冒险、动物小说、童话传奇……每个故事都深深震撼着我们,而且这些故事中都蕴涵着深刻的意味,传递着坚强、勇敢、友爱、善良这些人类应具有的优秀品质
【作者】
达恩葛帕默克奇(MukerjiD.G.,1890—1936),在美国获得成功的印度文学作家 他出生在印度加尔各答,19岁时留学美国,就读于美国加州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后来定居在美国,但他从未忘记自己的祖国。他对印度的轶事和宗教相当熟稔。在《花颈鸽》一书中,他不但描写了自己在印度的童年生活,还加入了周围朋友的生活点滴,全书充满细腻迷人的印度风情,引人人胜,获得了1928年美国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达恩为孩子写书,从未低估他们的理解能力,他的作品哲理丰富,即便成年人,也值得反复品味;情节曲折生动,老少咸宜。
【内容】
这是一本关于鸽子的传奇故事。由于脖颈处有着彩虹一样的颜色,被称为“花颈鸽”。花颈鸽刚出生时,弱不禁风,在父母和主人的呵护与训练下,它战胜了暴雨狂风、天敌鹰隼等恶鸟。它曾穿越谜一样的喜马拉雅山,曾在枪林弹雨中传递情报……成为英勇的“战地鸽王”。但它最终身负重伤,丧失了飞翔的勇气与信念。战斗是花颈鸽与生俱来的天性,当恐惧占据它的心灵,情同手足的主人,决心帮助它重返蓝天……
【目录】
暂时没有内容
【书摘插画】

鸽子有着令人羡慕的奇妙世界,有着属于它们自己的那片天空,有着属于它们自己的语言。在它们这个美好的世界里,我觉得有两幅最温馨、最触动人心灵的画面:一是蛋壳被鸽妈妈啄开,鸽宝宝露出小脑袋的瞬间;二是鸽妈妈充满怜爱地呵护和哺育鸽宝宝的情景。鸽妈妈翅膀下的鸽宝宝正如人类母亲怀抱下的婴儿。

看到这些画面,人们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无私的父爱与母爱,正是有了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柔弱的孩子才会获得温暖和幸福。对雏鸽而言,食物维持它们的生命,而父母的爱就像食物一样必不可少。

雌鸽在育雏期间,鸽巢里不能铺放过厚的棉絮或绒毛,因为雏鸽在一天天地长大,它体内的热量会越来越多,散发出来的热量也越来越多。为了使巢内保持适宜的温度,就必须在一定时间里,一点点取出棉絮,以免巢内温度过高。而这重要的一点,有的鸽子迷仍然会忽视。还需要注意的是,这时候也不适宜过于频繁地清扫鸽巢。成年鸽放置在巢内的东西,哪怕细微到看不见,都不能随意地清扫出去,因为这都是作为父母的它们为了营造舒适的小天地,帮助孩子健康成长而特意准备的。
 那么,花颈鸽的父母是怎么育雏的呢?这艰辛却充满爱的过程,我至今记忆犹新:小鸽子自打出生后的第二天开始,就在巢里安静又满怀希望地等待着出去觅食爸爸妈妈的回来。

每当爸爸妈妈身影出现,它就会迫不及待地抬起头,主动把小嘴张得大大的。它那粉嫩的小身躯,一鼓一鼓的,像一个风扇似的。它的父母为了不让小家伙挨饿,每天定时外出觅食。找到食物之后,吃到嗉囊中,等到谷物软化成鸽乳,再把喙伸入雏鸽张大的嘴里,一点一点呕给小家伙吃。我发现,它们喂给小花颈鸽的都是稀软的浆水。因为雏鸽的消化能力非常差,只有成年鸽把谷粒在嗦囊里存放一段时间,直到这些食物软化到小鸽子能够吸收,然后再喂给它。成年鸽一定不会把坚硬的谷粒直接喂给雏鸽,即使是将近一个月龄的幼鸽也不例外。
 别看花颈鸽的身体小小的,食量却大得惊人。所以,父母不仅要在巢内守护它,还不得不整日轮流外出觅食。一个警惕地守着巢,一个耐心地找着食物,就这样不辞辛苦地忙碌着,直到它们的孩子渐渐长大,羽翼丰满,翅膀坚实,并学会飞翔。

在哺育小花颈鸽的日子里,鸽爸爸付出的辛苦丝毫不少于鸽妈妈。所以在父母共同的照料下,小花颈鸽一天比一天健壮:它粉嫩的身体渐渐披上了一层浅黄的茸毛——这就意味着它要长出羽毛了。再过不久,浅黄色的茸毛变成了好看的白色羽毛,圆圆的、硬硬的,摸起来还有点儿扎手,活像个小刺猬。

在这同时,褪掉嘴巴和眼眶周围黄色胎记的小精灵,露出了它又尖又长又硬的喙,突然变得威风凛凛!记得在花颈鸽刚满三周的时候,有一天它正慵懒地趴在巢门口,一只蚂蚁在它面前路过时,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它啄成两半了,花颈鸽的速度是如此之快!天知道它从哪儿学来的本领,刚才还好端端的一条小生命,顷刻间就一命呜呼了。

花颈鸽低下头瞅了瞅死去的蚂蚁,好像带着很大的疑惑。不用问,它肯定把那只蚂蚁当成了谷粒,无意中杀死了一个无辜的过路者。花颈鸽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表现出一种愧疚和后悔的神情。

从那儿以后,它再也不敢那么粗心,那么莽撞,再也不想伤害无辜的生命了。

等到花颈鸽长到五周大时,它已经能轻松地跳出鸽巢,自己到旁边的水罐中饮水了。然而,独立进食对它来说还是有些困难,尽管父母是它坚实的依靠,不会让它挨饿,但是它依然反复地尝试着独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