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推荐语】
动机式访谈技术是一种基础的提高心理咨询效果的训练方法。帮助从业者理解当事人改变的矛盾心态,消除当事人的担心,增加当事人的确定感,提升来访者的改变动机,促成来访者发生改变。

【应用范围广】本书所述方法可被广泛运用到心理、社工、教育、医疗、政府机构管理等领域。不受流派局限,跨流派均可使用。

【随书附赠】附赠80多个电子表格,1套价值卡片。

【业内认可】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咨询督导师蔺桂瑞作序推荐。美国中阿肯色大学心理学与咨询系副教授谢东,精神科医师,心理学博士李孟潮,英国皇家精神科医学院院士,英国国民保健信托基金会咨询心理学家盖伊·安德瑞尔( Guy Undrill)等联合推荐

【易于阅读】以漂流做比喻,贴切生动,语言简明,易于阅读。

【实操性强】本书实际操作性强,适合所有的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社工师/医护人员/教师/企业管理人员阅读。
【作者】
大卫·B.罗森格伦 博士(Dr. David B. Rosengren) ·动机式访谈的专家顾问和培训师 ·现任成瘾预防研究所(Prevention Research Institute)所长和执行官 ·曾在华盛顿大学酒精和药物滥用研究所担任研究员与研究顾问 ·帮助建立了动机式访谈培训师网络 ·研究兴趣包括当事人与从业者两个方面的改变机制、培训方法、执行科学与传播科学 ·发表了多篇期刊文章,也为成瘾治疗、MI 培训以及改变历程等领域的图书创作过相关章节
【内容】
动机是我们日常做事的出发点,是决定我们行为的内在动力。本书以动机式访谈的最 新研究与实践成果为基础,阐述了从业者如何识别自己或他人的动机,从而能够通过调动该动机,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让事情得以更好地完成。
本书围绕动机式访谈的四个核心过程,即导进、聚焦、唤出、计划,将动机式访谈(MI)的核心技能(OARS+I)及易犯的错误融入其中,同时以动机式访谈的核心精神为指导,并辅以诸多案例,让读者在理解什么是动机式访谈的同时,掌握其运用方法。本书所阐述的价值卡片这一工具的运用,可以让从业者更好地觉察自己的价值观如何影响了自己的动机,也便于从业者和当事人探索价值观对当事人行为的影响。书中有关学习与运用MI的“八加一”个任务,能够帮助读者从整体的角度重新梳理动机式访谈,并且将动机式访谈与自己已掌握的技术相结合,进一步发挥出两者的最 大功效。本书适合心理学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医务工作者及教师阅读。
【目录】
第一部分前方的旅程1
第1章导言3
目标读者与成书初衷4
具体目标5
章节组织6
开篇6
深入认识6
概念自测7
实践运用7
本章练习7
搭伴练习7
其他想到的……8
章节划分8
辅助材料8
建立MI学习社群8
关于措辞与行文9
自我介绍9
第2章动机式访谈及其目的11
开篇11
深入认识12
旨在改变的谈话12
MI的精神16
概念自测20
实践运用22
本章练习24
练习21的人生导师24
练习22是否符合MI精神24
练习23不忘初心24
练习24通勤途中25
练习25你要这样做……25
练习26难缠的当事人25
搭伴练习25
练习27好看的回忆26
其他想到的……26
第3章引入四个基本过程44
第二部分导进:建立关系基础49
导进与脱离51
第4章运用OARS:反映性倾听64
开篇64
深入认识66
概念自测73
实践运用74
本章练习76
练习41留意路障76
练习42留意倾听77
练习43冰山一角77
练习44反映出冰山77
练习45有目的地做反映78
练习46潜入水下:加深反映78
练习47倾听:旨在导进78
练习48意在倾听地进行谈话78
搭伴练习79
其他想到的……80
第5章运用OARS:开放式问题、肯定及摘要94
开篇94
深入认识95
开放式问题95
肯定99
摘要103
概念自测106
实践运用108
本章练习111
练习51转换封闭式问题111
练习52提问:旨在导进111
练习53找机会做肯定111
练习54我当事人的内在优点111
练习55形成摘要112
练习56行车中的实时广播,做摘要112
搭伴练习112
其他想到的……113
第6章探索价值与目标124
开篇124
深入认识125
价值126
希望与目标127
概念自测130
实践运用131
本章练习133
练习61从日常生活中读出价值133
练习62从日常生活中听出价值133
练习63找出希望与目标133
练习64我当事人的希望与目标134
练习65我的价值观134
练习66拓宽视野134
搭伴练习135
其他想到的……135
第三部分聚焦:规划出方向145
第7章寻找远方的地平线151
开篇151
深入认识152
议题来源153
议题连续体155
提及困难的议题160
概念自测163
实践运用165
本章练习167
练习71走哪条路167
练习72议题规划167
练习73日常的一天167
练习74将某种行为正常化167
练习75将当事人的行为正常化168
练习76表达关切与担心168
搭伴练习168
练习77限时轮流答168
其他想到的……169
第8章交换信息185
开篇185
深入认识187
理解我的假设188
基本理念190
交换信息的方法192
表达关切与担心195
遇到危险情况怎么办196
给出信息、进行劝说、经许可的影响198
融会贯通199
概念自测200
实践运用202
本章练习204
练习8.1提问:旨在聚焦204
练习8.2反映:旨在聚焦204
练习8.3赛后复盘204
练习8.4解忧信箱204
练习8.5“我能修好”(ICanFixThat)205
练习8.6“我能造好”(ICanBuildThat)205
练习8.7在生活中实践205
搭伴练习205
练习8.8这让我为难……205
其他想到的……206
第四部分唤出:为改变做准备229
第9章识别改变语句和持续语句239
开篇239
深入认识240
改变语句241
预备型改变语句243
行动型改变语句245
持续语句247
不和谐248
概念自测249
实践运用251
本章练习254
练习9.1识别持续语句254
练习9.2新的视角254
练习9.3熟能生巧255
练习9.4为改变语句打鼓255
练习9.5由内而外255
搭伴练习256
练习9.6为改变语句打鼓——两人轮流256
其他想到的……256
第10章唤出动机273
开篇273
深入认识274
引出改变语句274
概念自测282
实践运用283
本章练习286
练习10.1强化改变语句:我们来寻宝286
练习10.2引出改变语句:再看一看287
练习10.3提问:旨在唤出287
练习10.4反映:旨在唤出287
练习10.5沿路深入287
练习10.6写分支脚本287
练习10.7四种方法288
搭伴练习288
练习10.8我的价值——再探索288
其他想到的……288
第11章回应持续语句,与不和谐共舞324
开篇324
深入认识325
概念自测331
实践运用333
本章练习336
练习11.1使用表层反映回应不和谐与持续语句336
练习11.2使用深层反映、双面式反映及放大式反映回应不和谐与持续语句336
练习11.3使用其他技术回应不和谐与持续语句336
练习11.4觉察当事人的不和谐与持续语句336
练习11.5广播和电视里的唇枪舌剑337
练习11.6慧眼识珠337
练习11.7与当事人练习337
搭伴练习338
练习11.8极难一起工作的当事人338
其他想到的……338
第五部分计划:通向改变的桥353
第12章过渡到计划过程364
开篇364
深入认识365
“准备好”的信号366
概括重温367
关键问题367
意味深长的停顿368
概念自测369
实践运用370
本章练习372
练习12.1他们准备好了吗372
练习12.2途中驻足,往前走,或回头路……372
练习12.3那下一步呢372
练习12.4练习意味深长的停顿372
搭伴练习372
练习12.1他们准备好了吗373
练习12.2途中驻足,往前走,或回头路……373
练习12.4练习意味深长的停顿373
其他想到的……373
第13章制订改变计划、加强承诺并支持改变384
开篇384
深入认识387
设定目标387
选择方法388
形成计划388
再次确认并加强承诺390
支持改变391
概念自测393
实践运用395
本章练习397
练习13.1制定出方案397
练习13.2编制一张改变计划表397
练习13.3提问:旨在制订计划397
练习13.4反映:旨在制订计划398
练习13.5更多有用的问题398
练习13.6用四个“重新”来支持改变398
搭伴练习398
练习13.7回到未来398
其他想到的……399
第六部分动机式访谈的练习与实践425
第14章学习动机式访谈427
开篇427
深入认识428
如何学习MI的基本概念430
如何在MI的技术熟练度上达到入门级水准430
如何在MI的技术熟练度上达到并保持专家级水准432
概念自测435
实践运用436
本章练习438
练习14.1学习MI的九大任务438
练习14.2MI的技能表438
练习14.3找到MI的培训师438
搭伴练习438
其他想到的……439
附录建立动机式访谈的学习社群447
成为MI的倡导者447
MI学习小组的结构化安排448
定期开展会议448
会议既有议程,又灵活展开448
注重练习与实践449
回看专家演示的MI视频录像449
对视频录像进行编码449
回听自己的录音449
就困难个案进行磋商450
考虑进一步的培训451
会议结束时的安排451
《动机式访谈手册》术语简表453
译者后记457
【媒体评论】
心理咨询的目的是帮助来访者做出改变。但许多咨询师在帮助来访者做出改变的过程中常常存在一个明显的误区,即舍近求远:过分追求和依赖于某一具体流派的理论和技术,而忽视了一些具体的、跨理论的、操作性强的咨询技术。动机式访谈就是这样一种被忽视的技术。该技术强调在与来访者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帮助来访者寻找并发现改变自身行为的内在愿望,增加其改变的动机,达到行为改变的目的。作为循证治疗的一个范例,该技术已经得到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我强烈推荐大家阅读本书,并将动机式访谈有效地应用到自己帮助来访者做出改变的过程中。 ——谢东|美国中阿肯色大学心理学与咨询系副教授 本书配备了大量细致入微的句对句说明,很好地示范了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每一句话可以有几个层次的回应以及为何如此回应,让咨询师的每句话都有含金量。此外,本书设计的对错判断题等题型,非常适合喜欢在刷题中掌握知识的中国读者。 ——李孟潮|精神科医师,心理学博士,个人执业 这本书侧重实际操作,同时包含丰富的理论讲解,而且做到了深入浅出。本书的亮点与特色是,原理的阐述简洁易懂,甄选的案例贴切生动。 ——盖伊·安德瑞尔( Guy Undrill)|英国皇家精神科医学院院士,英国国民保健信托基金会咨询心理学家 许多经验丰富的临床工作者都反复地阅读了本书的第 一版,可谓韦编三绝。如今,众望所归的第 二版终于面世了。罗森格伦是培训M的行家里手,他聪明绝妙、温暖且幽默。我在给社工师、心理师或者医科生上课 时,都会使用这本书。 ——玛丽·马登·维拉斯奎兹( Mary Marden Velasquez)|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奧斯汀分校,社会工作学院健康行为研究与训练研究所主任 无论持哪种理论取向,这本书都能带我们走进MI的世界,让我们参与进来。本书内容着重于“怎么做”的实务技能,它们可以在日常实践中被直接应用。 ——南希·M.佩特里( Nancy M. Petry)|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卫生中心医学系教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