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推荐语】
21世纪以来,海外的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越发繁盛,一方面体现了国际社会加强对“二战”历史的反思,并逐渐“突破欧洲中心主义”,开始重视中国战场的作用。而历史学本身在新理论、新方法与新材料上取得的进展,也使得海外抗战史研究的研究模式发生很大变化。有鉴于此,本书在新理论的指导下,用新资料、新方法全面梳理、考察、比较、评判海外与港台地区中国抗战史研究的*成果,提出了很多新观点,也指出了很多新问题,有助于我们加强、加深对中国抗战史的研究。



    本书作者来源多元,有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内外学者以及海外相关领域的专家,注重各种新观点与新的呈现,以及近年来抗战史研究的前沿性与动态性。可作为国内学术界研究的参照,对加强我国抗日战争研究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与现实意义。
【作者】
马军,1969年生。1992年获复旦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1998年获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1992年至今,任职于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要从事上海史、中国近现代史、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工作,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现代史研究室主任、中国现代史创新型学科团队首席专家。
【内容】
本书对2000至2015年海外与港台地区中国抗战史研究中的新理论、新观点与新资料进行了总体考察、比较、评判。书稿内容分成三大部分,分别是:
第1编:“海外与港台地区中国抗战史研究新趋势”,分国别与地区详细介绍和分析了21世纪抗战史研究的发展历程、理论方法、研究机构、学术流派、知名学者与争论焦点,并附重要着作、论文及资料。这一部分将特别重视各种*的抗战史理论与方法,关注学术争鸣以及热点领域,如抗战时期的蒋介石研究、战时大国关系研究及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研究等。除分国别(地区)进行对相关内容的评述外,也关注彼此的共性与差别,并会提及欧洲其他国家、东南亚、加拿大等地区的中国抗战史研究现状。
第2编:“海外与港台地区中国抗战史名着评介”,选取2000年后出版(含2000年后中译本出版)的海外抗战史名着20余本进行重点介绍与评论,内容涉及战争进程、战时政治、外交、国共关系以及战时社会、经济与文化各个方面。
第3编:“中国抗战史研究文献目录简编”,系统梳理和排列了21世纪以来中国和日本学界对抗战史的研究文献,编制目录,为相关研究提供文献资讯,也为世界中国学研究提供参考。
【目录】
第1编海外与港台地区中国抗战史研究新趋势
第1章北美学界中国抗战史研究新趋势
第2章英国学界中国抗战史研究新趋势
第3章法国学界中国抗战史研究新趋势
第4章俄罗斯学界中国抗战史研究新趋势
第5章德国学界中国抗战史研究新趋势
第6章日本学界中国抗战史研究新趋势
第7章中国台湾地区学界中国抗战史研究新趋势
第8章中国香港地区学界中国抗战史研究新趋势
第2编海外与港台地区中国抗战史名著评介
1.《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
2.《驼峰空运》
3.《冲绳问题的起源:战后美日关系中的冲绳(1945—1952)》
4.《秩序的沦陷:抗战初期的江南五城》
5.《列屿问题:领土民族主义的魔力》
6.《战时上海的媒体:从文化的政治性视点出发》
7.《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战争(1925—1945)》
8.《走向“最后关头”:中国民族国家构建中的日本因素(1931—1937)》
9.《女性,战争与回忆:35位重庆妇女的抗战讲述》
10.《灰色上海,1937—1945:中国文人的隐退、反抗与合作》
11.《抗战时期长江下游沦陷区的中国资本家(1937—1945)》
12.《中国战线从军记》
13.《上海秘密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谍战、阴谋与背叛》
14.《苦海求生:抗战时期的中国难民》
15.《上海歹土:战时恐怖活动与城市犯罪(1937—1941)》
16.《中国的战争报道者:抗日的遗产》
17.《蒋介石与日本:一部近代中日关系史的缩影》
18.《山河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军队战力》
19.《重探抗战史(一):从抗日大战略的形成到武汉会战(1931—1938)》
20.《香江冷月:香港的日治时代》《坐困愁城:日占香港的大众生活》《凄风苦雨:从文物看日占香港》
第3编中国抗战史研究文献目录简编
1.21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学界译介海外中国抗战史论著目录
2.21世纪以来日本学界关于中国抗战史著作目录
后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