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名家圖解中外經典古建築 插圖珍藏版(套裝2冊)》


9789888694624    中國古建築二十講(插圖珍藏本)(第二版)

9789888694662    外國古建築二十講(插圖珍藏本)(第二版)


各分册簡介


《中國古建築二十講(插圖珍藏本)(第二版)》

基本信息


作者:樓慶西

出版社: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9888694624

版次:二版

出版日期:2020年9月

尺寸:168 X 230 X 22mm

圖書分類:藝術及音樂>>建築藝術>>中國建築藝術

裝幀:平裝

頁數:352頁

出版地:中國香港

(页面参数仅供参考,具体以实物为准)


內容簡介


樓慶西教授早年任梁思成先生的助手,深得梁先生的學術真諦,後在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研究講授中國古代建築史。

本書以講座的方式,系統地介紹中國古代建築的歷史及建築元素特徵。共分二十講,從居址到都城,從祭壇到祠堂,從建築個體到建築理論,敘述全面,語言平易,深入淺出。

樓慶西亦精於古建築攝影,有三百餘幅精美圖片,使本書更富鑒藏價值。


本書特色


1.    從科學到藝術,從精密的技術到抽象的風水,中國古代建築史躍然紙上。

2.    從北到南,復原傳統中國人生活的空間與場景。

3.    三百餘幅圖片,讓讀者在享受建築藝術之美時,也體驗一次歷史之旅。


作者簡介


樓慶西


1952年清華大學建築系畢業,留校任教至今。現為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長期從事中國古代建築歷史與理論的研究與教學工作,近二十餘年集中調查研究中國古代鄉土建築及建築裝飾藝術。足跡遍佈全國各地,拍攝記載和呼籲挽救了一批古村落以及鄉土建築瑰寶。近年主要著作有:《雕樑畫棟》、《戶牖之美》、《千門萬戶》、《雕塑之藝》、《鄉土建築裝飾藝術》、《中國古代建築裝飾五書》、《中國傳統建築文化》、《中國古建築二十講》、《浙江郭洞村》、《山西西文興村》等。


目錄


第一講 從「牆倒屋不塌」說起

第二講 北京—中國古代城市規劃的傑作

第三講 從四合院到紫禁城

第四講 從兵馬俑到清陵

第五講 祭祀

第六講 祖廟與祠堂

第七講 佛教建築與佛山

第八章 佛塔 

第九講 伊斯蘭教與清真寺

第十講 皇家園林

第十一講 私家園林

第十二講 院落住宅 

第十三講 鄉土建築 

第十四講 牌樓、華表、影壁及其他 

第十五講 建築裝飾 

第十六講 龍的世界與獅子王國

第十七講 神異的色彩 

第十八講 古建築與風水

第十九講 國徽上的天安門

第二十講 梁思成與中國建築


《外國古建築二十講(插圖珍藏本)(第二版)》

基本信息


作者:陳志華

出版社: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9888694662

版次:二版

出版日期:2020年9月

尺寸:168 X 230 X 22mm

圖書分類:藝術及音樂>>建築藝術>>各國建築藝術

裝幀:平裝

頁數:360頁

出版地:中國香港

(页面参数仅供参考,具体以实物为准)


內容簡介


本書以講座的形式,基本按歷史順序,介紹19世紀新建築運動開始之前的外國建築。全書共二十講,分上下兩篇,不是完整的建築史,而是擇重點而述,以不同的視角,為讀者展現了歷史的延承中建築所反映的社會文化背景。


陳志華教授長期在清華大學建築學院主講「外國建築史」。他的文筆流暢自然,縱橫馳騁,史實逸事隨手拈來,文字極具感染力。


近三百幅精美圖片,使本書更富鑒賞價值。


本書特色


1.    從各國的偉大建築藝術,認識建築、時代與風格,同時閱讀那個國族的文化與歷史。

2.    與《中國古建築二十講》並肩的經典讀物。

3.    近三百幅精美圖片,助你神遊世界的名勝遺跡。

4.    讀完一本書,有若聽完清華大學建築系的一門建築史課。


作者簡介


陳志華


1929年出生,195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系,留校任教,1994年退休。


主要專著有:《外國建築史》、《外國造園藝術》、《意大利古建築散記》、《保護文物建築和歷史地段的國際文獻》,合作編譯了《現代西方藝術美學文選.建築美學卷》,還有一個雜文集《北窗集》。


1989年起從事中國鄉土建築調查和研究。至今已出版《楠溪江中游鄉土建築》、《諸葛村鄉土建築》、《新葉村鄉土建築》和《婺源鄉土建築》等四本。


目錄


前言


上篇

第一講 公民的勝利

第二講 把人體美賦予建築

第三講 麵包和馬戲

第四講 拱券革命

第五講 西方不亮東方亮

第六講 無情世界的感情

第七講 文明地域擴大

第八講 新時代的曙光

第九講 畸形的珍珠

第十講 市民的客廳

第十一講 「偉大的風格」

第十二講 搖擺與妥協

第十三講 自由.平等.博愛

第十四講 古典與浪漫

第十五講 方生未死之際


下篇

第十六講 從自然神崇拜到皇帝崇拜

第十七講 四達之地

第十八講 宗教的象徵

第十九講 敬慎者的家園

第二十講 敢於輸入也勇於創造


後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