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读者对象:对内亚史、世界史(全球史)、中国古代边疆史和中外关系史感兴趣的研究者和普通读者。

相关推荐:

《剑桥早期内亚史》是以任何语言讲述蒙古帝国统治之前內亚居民的政治史中最好的一部。没有任何其他集体著作能接近其眼界的综合性;也没有任何一部单一作者的著作能声称掌握了这些集体作者所展示的诸多领域。它聚焦于这个广阔而富有传奇色彩的地区历史中最重要的方面,这个地区是游牧民族、森林猎人和定居的绿洲居民的家园。

——《亚洲历史杂志》

……一部迫切需要且期盼已久的著作……,我们应该感谢它的主编和作者们。

——《亚非研究杂志》

本书是叙述史和分析史的精彩综合,是一部极具参考价值的权威著作。

——《选择》

编辑推荐:

本书汇集了世界*著名的内亚史专家的集体智慧,对历史记录极少的内亚进行了极富开拓性的探索,是一部将内亚更加密切地融入到世界历史的结构之中的里程碑式的著作。该书按时间顺序追溯了不同人群在内亚各个历史时期的成就,其中包括了斯基泰人和萨尔马特人、匈奴、匈人和阿瓦尔人,俄罗斯草原民族、突厥帝国、回鹘人和吐蕃帝国。 

内容简介:

《剑桥早期内亚史》是剑桥历史系列中的一部,由国际著名的内亚史研究专家、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丹尼斯西诺尔主编。该书介绍了内亚地区的地理背景,追溯了从旧石器时代到13世纪蒙古帝国崛起之前的内亚地区史。该书认为从最早时期起,内亚就与欧亚大陆各定居文明发生了联系。在前近代时期,内亚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文化而非地理实体定义的,它的边界随力量平衡的变化而改变。在*伤力强大的枪炮出现之前,正是草原游牧民中那些几乎不可阻挡的轻骑兵通过武力使草原游牧民获得了自身既不能生产也不能通过贸易得到的一切。他们的定居邻邦不断尝试着报复,致使这些游牧对手丧失了人性,并创造了摧毁文明世界的“蛮族”概念。因此,内亚的早期史是蛮族的历史。该书由国际著名的内亚史学者们集体撰写,他们率先对历史记录极少的内亚进行了探索,并按时间顺序追溯了不同人群在内亚各个历史时期的成就。其中,包括了斯基泰人和萨尔马特人、匈奴、匈人和阿瓦尔人,俄罗斯草原民族、突厥帝国、回鹘人和吐蕃帝国。编者希望通过此书将内亚更加密切地融入世界历史的结构之中。 

作者简介: 

丹尼斯·塞诺(Denis Sinor),国际著名的内亚史专家,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中央欧亚研究系创始人。学术成就颇丰,出版著作8部,编著13部,发表文章160多篇。出版著作有:《Inner Asia (Uralic and Altaic Series) 》(Routledge)、《The Uralic Languages: De*ion, History and Foreign Influences》(Brill Academic Publishing house) 、《History of Hungary》、《Aspects of Altaic Civilization (Uralic & Altaic)》等。

译者简介: 

蓝琪,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教授,国内知名的中亚史、突厥史、蒙古史方面的专家。译有《草原帝国》、《治国策》、《中亚文明史》(第五卷)等。曾获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亚史》。

目录:

作者简介

序言

第1章  导论:内亚的概念

第2章 地理背景

常见的地理特征

内亚的自然带

苔原

森林带

草原带

沙漠带

第3章  历史黎明时期的内亚

第4章  斯基泰人和萨尔马特人

斯基泰人

萨尔马特人

第5章  匈奴

冒顿的崛起

和亲政策下的匈奴和汉朝

匈奴与他们的非汉族邻居

汉朝的攻势

争夺西域的斗争

匈奴失去对西域的控制

地区主义及领导集团危机

从分裂到臣服

最后的分裂南匈奴与北匈奴

汉朝朝贡制度下的南匈奴

北匈奴

第6章  内亚的印欧人

第7章  匈人时期

第8章  阿瓦尔人

文字资料

阿瓦尔国的民族和语言

考古证据

第9章  俄罗斯森林地带民族

早期的乌拉尔语共同体

芬兰-乌戈尔人

乌古尔突厥人和伏尔加保加尔汗国

匈牙利人的起源和发展

伏尔加河中游地区已灭绝的民族

伏尔加河畔的芬兰语民族

彼尔姆人

鄂毕河-乌戈尔人

第10章  南俄罗斯草原民族

阿提拉之后的黑海-里海草原

乌古尔部落的到来

萨比尔人

阿瓦尔人和突厥人

大保加利亚

可萨人

佩切涅格人

南俄罗斯草原的乌古思人(托可人)  

库曼人

第11章  突厥帝国的建立与瓦解

对突厥人的早期记述

突厥人的起源;突厥的支系

突厥与柔然

第一突厥汗国的建立

拜占-庭突厥关系

突厥政权的分裂

西突厥人

后突厥汗国

结语

第12章  回鹘

种族构成、疆域范围和行政

宗教

社会变化

第13章  喀喇汗王朝与早期伊斯兰教

萨曼王朝早期的突厥草原

萨曼王朝与中亚伊斯兰教

喀喇汗王朝的起源

后期萨曼王朝和草原诸部

乌古思叶护政权与塞尔柱人的起源

喀喇汗-伽色尼之战与塞尔柱人

中亚的塞尔柱人

第14章  早期和中世纪的西藏

史前史与早期史

吐蕃帝国的兴起

摄政时期

吐蕃帝国的*;赤松德赞(755-797年)

帝国的衰落与瓦解

帝国时期的行政和社会结构

“黑暗时期”(850-1000年)与佛教后弘期

神权国家的发展:西藏和蒙古人的世界帝国

萨迦势力的衰落与帕木竹巴的统治

第15章  满洲的森林民族:契丹与女真

契丹人

辽国建立以前的早期历史

宗教与风俗

语言和文字

契丹人的辽国

辽国衰落之后的契丹人

女真人

金国建立之前的女真人

女真人的生活方式

女真人建立的金国

元明时期的女真人

参考文献

索引

【精彩试读】

第1章 导论:内亚的概念

文化边界线的确定,除非与界线明确的自然疆界一致,如澳大利亚的情况,否则是很难准确定义的。在某种程度上,这一问题带有很高的主观性,常常纯粹是按划定文明的情感标准。正如下面几行所说的那样,许多国家将自己纳入一个被他们称之为“自由世界”的大共同体,然而,他们并不打算弄明白自由对与之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可能意味着什么。如果存在一个“自由世界”的话,那么,可以推测,在使用这一术语的人心目中必定存在着另一个世界,即“不自由”的世界,这种区别取决于对难以明确定义的“自由”一词的充满感情的解释。以单一一种属性为基础的分类是人为的,并且只在有限的范围内有用,这是众所周知的逻辑规律。于是,一个人类集团必然是由一组属性去界定的,如果这组属性奏效,那么,它们必定是特殊和本质的。然而,对一位观察者来说是本质的东西,对另一位而言却可能不是。一些人选择语言,另一些人则选择种族、宗教,以及过去或现在所共享的命运。相当常见的情况是,个体对自己共同体的认同倾向采用的标准与共同体之外者采取的标准可能有所不同。政治约定基础上的区分尤其是人为的,常常是短暂的,在定义一个地区时,政治约定往往优先于那些深深扎根于民族和文化的更持久的特性。就此而言,真正意义上的中欧文化这一概念确实已经从公众意识中消失了,这是现代最好的事例。由短期政治运动激发、基于单一属性,欧洲已经被划分为东欧和西欧,在此过程中,中欧这一文化实体差不多完全消失了。这就导致了荒谬的情况,即广大公众把两个德国看成是由一次分裂而形成的两个对立面,而他们享有的当然是一样的文化。

 

建立文化区域的边界问题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欧洲和亚洲是相互关联的地名,不参考一个就无法理解另一个。旧世界之区分为欧洲、亚洲和非洲,源自希罗多德,他也为这种看来没有逻辑的划分而感到迷惑,他不明白:“为什么一整块大陆却有三个名字。” 要在欧洲和亚洲之间画一条更加清晰和符合逻辑的界线是不可能的,在某种程度上是基于以下事实,即亚洲一名的起源并非本地人的自称,亚洲人直到最近才使用亚洲一名。在同居一地而感觉不到其统一性的诸民族之间是不存在集体的团结的,这一点很好理解。欧洲这一概念缓慢地出现(长时期与基督教世界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致使欧洲人头脑中亚洲这一概念也是逐渐清晰化的。欧亚大陆的地理分界纯属习惯,甚至今天还在作不规则的变动;美国人几乎不把以色列视为一个亚洲国家。【摘自《第1章 导论:内亚的概念》部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