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推荐语】
暂时没有内容
【作者】
叶永烈,该人物截止到2013年10月,共出版文学著作150余部,其中长篇纪实文学有:《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陈云之路》、《叶永烈采访手记》、《星条旗下的中国人》、《胡乔木传》、《马思聪传》、《傅雷与傅聪》、《梁实秋的黄昏恋》。 科普小说丛书有:《十万个为什么》(合作)、《小灵通漫游未来》、《中国福尔摩斯》、《科学掠影》。 纪实文学集有:《叶永烈文集》(50卷)、《叶永烈自选集》(7卷)、《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和蒋介石》、《江青传》、《张春桥传》、《姚文元传》、《王洪文传》、《陈伯达传》、《反右派始末》、《追寻历史真相——我的写作生涯》、《行走美国》、《行走俄罗斯》、《行走中国》。 中短篇小说集有:《爱的选择》,散文集《叶永烈笔下风情》,杂文集《人才成败纵横谈》,寓言集《侦探与小偷》,相声集《圆溜溜的圆》等。
【内容】
作者在国内包括港澳台,国外的游历的见闻,内容丰富多彩。
【目录】
走进中南海
重返北大
走进中南海
住在四合院
与纪晓岚比邻而居
中国现代文学馆
在北京协和医院看孙中山、蒋介石病历
“东方莫斯科”
探访长春汽车城
大帅府的传奇故事
上海的城市记忆
老屋旧照忆故人
上海的城市记忆
徐家汇藏书楼历尽沧桑
旧墙往事
细瞰上海
世博会是浓缩的世界
目击中国首富村
寻访钱穆两岸故居
“穿越”镇江
西子湖畔品茶香
贴西湖而居
秋雨绵绵访绍兴
回乡之旅
不游夜雁荡是虚生
的故乡——韶山
三亚归来不看海
福州数日
“敢拼才会赢”的新城石狮
羊城寻旧
起飞的东莞
五指山下的小城
走访海瑞墓
海口看房记
亲历海口空中春运
椰子树下吃海鲜
横渡琼州海峡
三亚归来不看海
台北老街风情
遭遇香港“约克”台风
来来去去香港
漫谈澳门
热心的澳门人
台湾感人的细节
台北老街
在台湾看电影
两岸语言的差异
走访邓丽君“成长之故乡”
……
秦岭深处
记忆中的汶川
罗布泊归来
【书摘插画】
旧墙往事
  每当地铁列车驶入上海漕宝路站,广播喇叭在报完站名之后,总要再说一句:“光大会展中心到了!”光大会展中心的前身是海友花园,对于我来说,“海友花园”是一个陌生的名字。有一回,我路过漕河泾,见到高高的围墙上刷着“海友花园”大字售楼广告,方知那里便是海友花园。那围墙是旧的,看上去很熟悉。我细细一瞧,颇为吃惊:那不就是当年的“少教所”吗?
  “少教所”,也就是上海少年管教所。这是一所颇有历史的监狱。在1949年之前,这里是国民党的“模范监狱”。牢房以及高高的围墙,便是那时建造的。那时的漕河泾,算是上海郊区,四周都是农田,所以选这里建造监狱。
  如今,那大墙背后,已不见窗口蒙着铁丝网的牢房,却崛起豪华型的高层建筑。我向售楼小姐打听,得知这里是外销商品房,房价以美元计,以外商、华侨、归国留学生等“成功人士”为销售对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这里十分荒僻,如今由于地铁的开通,这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此地离漕宝路地铁口只一箭之遥,变成了建造外销商品房的“黄金地段”。因此,这里也就被房地产商看中。“少教所”迁走了,监狱被拆除了。崭新的高楼,从大墙后面冒出……
  1996年春节前夕,我出差北京,在电话中偶尔跟刘松林①说起漕河泾的“少教所”已经变成外销商品房,她连连追问这是怎么一回事。她惊叹今日上海的巨变,说道:“哦,连那里都通了地铁,都成了‘黄金地段’!”惊叹毕,她忽地问我:“那些照片底版还在吗?”我连连回答说:“都在!都在!”她大笑起来:“那可是再也拍不到的‘纪念照’了!”
  上海少年管教所是管教失足少年的地方,刘松林却对那里怀着特殊的感情,因为那里是她的“‘文革’纪念地”。所以,她把在那里拍的照片称之为“纪念照”。
  刘松林的话,使我记起,在1986年12月,刘松林从北京来上海,下榻于空军招待所。接到她的电话,我前去看她。时值严冬,屋里没有暖气,她戴着驼色绒线帽,穿着厚厚的咖啡色羽绒滑雪衫。在闲谈中,她托我办一件事:帮她寻找当年在上海关押过她的监狱….
  虽说她对上海并不陌生,她出生在上海,而且曾在上海工作多年。不过,1971年10月,由于江青说她“攻击无产阶级革命家”(其实这“攻击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指江青),她被押往上海的一所监狱,押送途中她的双眼被蒙上了黑布,所以不知道那所监狱的位置。她记得,那是一辆越野车,前座坐着上海“造反派”头目戴立清,她坐在后座,两侧各坐着一个押送者。就这样,她被送进了那座监狱。
  她被关在三楼。从窗口望下去,窗外有农田,有晒被子的地方。她常常倚在窗边,细细观看那些被子,极力想从中辨认出哪一床是杨茂之的——因为老杨也被捕了,不知关在何处,而他的被子是她亲手缝的。没几天,那窗便被看守用纸严严实实地糊了起来,从此她再也看不到窗外的任何景色……
  据刘松林说,那窗上装着铁栅栏,这表明关押她的房子原先就是监狱,不是临时借用的房子。她被关在三楼,而且楼下晒的被子相当多,这表明监狱的规模相当大。从窗口看出去是一片农田,这又表明监狱坐落于上海郊区。我曾去上海各监狱采访。根据刘松林的描述,我猜想,当年关押她的,可能是上海漕河泾监狱。那是一座老监狱,是从国民党手中接收下来的。后来,改为上海市少年管教所。
  于是,几天后我陪刘松林驱车前往那里。一看门口“上海市少年管教所”的牌子,刘松林就皱起了眉头:她怎么会成为“少年犯”呢?
  走进狱中,刘松林觉得有点像——那楼的颜色,那窗户上的铁栅。
  监狱负责人张谷雷接待了我们。根据“窗外有农田”这一点,张谷雷判定可能是二号楼。于是,我们一起走进二号楼。上了三楼,刘松林连声说:“很像,很像。”她信步向顶头朝南的一间走去,自言自语道:“像是这一间。”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