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推荐语】
《图像与观者:论约翰·伯格的艺术理论及意义》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作者】
王林生,1983年5月生,山东莘县人。201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博士学位;2012-2014年在北京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北京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工作站工作;现为北京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文化研究、文化创意产业。主持北京市博士后基金项目l项;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编写著作4部,年度皮书2部/类。
【内容】
《图像与观者:论约翰·伯格的艺术理论及意义》围绕伯格观看理论对图像批评范式的“重构”,从观看关系、观看对象和观看效果等层面,阐释图像批评因观者维度的介入而带来的新变化,并剖析伯格观看理论对理解当下新出现的文化现象的启示。
【目录】
001/序:约翰·伯格:一个离经叛道的“异类”
导论谁是约翰·伯格?
002/一、约翰·伯格与《观看之道》
005/二、约翰·伯格:传统艺术观的“挑战者”
007/三、范式“重构”,伯格艺术史观的核心命题
011/四、伯格艺术理论批判的多重视域
011/(一)国外批判视域中的伯格
018/(二)国内批判视域中的伯格
023/(二)小结
第一章伯格观看理论的历史性出场
027/一、呼唤人文:20世纪西方图像批评的转向
028/(一)图像批评转向的哲学维度
035/(二)图像批评转向的实践维度
045/二、视线的游移与交互:对“感性之眼”观看的恢复
046/(一)“游移”的视线代替“静止”的视线
047/(二)“交互”的视线代替“单一”的视线
049/(三)“主观”的视线代替“客观”的视线
052/三、观看方式选择的四个维度
053/(一)“谁在看”
057/(二)“用什么看”
060/(三)“在哪里看”
064/(四)“看什么”
第二章观看关系的重构
067/一、复制技术对“作者一图”关系的消解
068/(一)“作者一图”关系的内涵
069/(二)机械复制技术对作者权威的破除
074/(二)数字复制技术对作者理念的消解
077/(四)“作者一图”关系消解的实质
078/二、“图一观者”关系作为图像的本质
079/(一)观看进入图像的本体
082/(二)过程作为“图一观者”关系的核心
089/(三)创造作为观看的本性
091/三、图像意义:“图一观者”之间的“第三生成物”
091/(一)观者:充满“期待”的观看
096/(二)图像:富有“张力”的结构
101/(三)对话:意义产生的路径
第三章观看对象的重构——以人体像为例
107/一、裸女像:“情欲”的对象向“形式”艺术的挑战
107/(一)本质主义在裸像中的体现
111/(二)裸女像作为“情欲”的对象
117/(三)性别权力差异的观念进入图像批评的视野
123/二、“女为悦己者容”——男性作为隐含观者对女性“媚态”的塑造
124/(一)作为社会文化形态的隐含观者
126/(二)作为“他者化”中介的隐含观者——镜子
129/(三)作为图像结构的隐含观者
132/(四)隐含观者在消费社会中的异化
135/三、“男色”消费的性别隐喻
135/(一)“男色”形象从“硬汉”到“花样美男”
139/(二)“男色”的商品化特质
14l/(三)“男色”消费中女性意识的崛起
144/(四)“男色”消费陷入女性主义的悖论
第四章观看效果的重构
149/一、广告说服:“引用”油画语言的图文包装
149/(一)允诺:广告说服的策略
152/(二)油画语言:广告说服的视觉修辞
156/(三)“引用”的本质:广告的艺术化
161/二、观者对广告说服的“抵抗”策略
162/(一)关于“抵抗”理论的两种学说
169/(二)“抵抗”的多重涵义
172/(三)“抵抗”广告说服的几种策略
第五章伯格观看理论的意义及当代境遇
181/一、观看,向图像提问的一种范式——伯格观看理论的理论价值
181/(一)观看,一种“问题意识”的彰显
184/(二)以观看为中心批评范式的核心命题
190/(三)范式转换的本质:要素的“背景——突前”
193/(四)观者观看范式的多元性
197/二、观看:一种时尚的消费——伯格观看理论的当代境遇
197/(一)消费作为景观化图像的主因
204/(二)虚拟化图像中的消费动因
210/(三)观看不再注重图像的物质性
212/(四)观者作为被“测量”的受众
215/结语
219/参考文献
230/后记
【书摘插画】
暂时没有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