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推荐语】
暂时没有内容
【作者】
????肖峰,男,1956年生于重庆忠县,先后就读于四川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获博士学位,曾分别于1994-1995、1999-2000、2011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英国爱丁堡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IUC)访问交流。现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和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科技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主持和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过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30余篇,出版《信息主义:从社会观到世界观》、《哲学视域中的技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等个人专著12部,另有合著、合译20余部。
【内容】
????当代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介入,因此思考科学与技术问题的哲学必然要具备人文的向度。肖锋所著的《人文语境中的技术——从技术哲学走向当代技术人学》的主题就是对有关技术的人的问题的哲学思考,具有突出的时代重要性。
【目录】
导言 技术探究的人文复归第一章 面对技术的人文纷争 第一节 技术恐惧的三个经典隐喻 第二节 现代技术批判的四种人文向度 第三节 回归日常生活的技术评价第二章 人性与技术的相逢 第一节 生命的神圣性与可操作性 一 对生命的理解:过度人文化 二 对生命的理解:过度科学化 三 “重组生命”的是与非 第二节 人的自然唯一性与技术多样性 第三节 技术与人的善恶 一 起因与结果上的相悖 二 物性功能上的双重作用 三 消除丑恶上的顾此失彼 四 技术可以改变人的善恶状况吗? 第四节 技术与人的幸福 一 科学技术能否确保人的幸福? 二 从多巴胺看人的幸福感 三 借助技术与人文走向幸福 第五节 技术的非人性效应及其根源第三章 技术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第一节 机器:现代性问题的技术根源 一 对机器的人文批判 二 机器何以造就现代性问题? 第二节 技术的返魅: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 一 从科学的返魅到技术的返魅 二 技术本体的返魅 三 技术观的返魅 四 技术价值的返魅 第三节 技术的存在与存在感:从前现代到后现代的对比 一 技术的存在性与存在感 二 不同技术的存在感 第四节 技术的文化传播: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交融 一 关于技术的文化传播 二 技术的文化传播如何遭逢现代性问题 三 当前中国的复杂境遇 第五节 “技术是什么”:信息时代的现代解读 一 技术的对象 二 技术的目的和结果 三 技术是人与对象之间的“中介”? 四 技术是工具抑或手段? 五 关于技术的“实在性”第四章 人在数字化途中 第一节 人的信息化在场 一 在场与人的在场 二 人的信息化在场及其意义 三 现实的与可能的人文问题 第二节 人的数字化发展 一 何为“人的数字化发展”? 二 人的新境界 三 新的入学问题 第三节 “数字自我”与认同的迷思 一 自我意识与人之为人 二 自我意识与数字自我 三 数字自我的意义 四 数字自我的人文困惑 五 自我数字化的限度第五章 技术的价值选择 第一节 技术的价值问题及其复杂性 一 何为技术的价值? 二 技术的政治性:技术价值问题的复杂性 第二节 技术与责任和责任感 一 “技术责任”的复杂性 二 提升责任感:两种手段的互补 第三节 技术的(伦理)代价: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之间 一 “代价”的含义 二 选择的困境及其根源 三 两种视域的整合 第四节 走向技术善的价值选择 一 两种技术善 二 合乎价值理性的选择 三 选择的复杂性和技术发展战略第六章 走向当代技术人学 第一节 人与技术的相互建构 一 技术对人的建构 二 技术的人文建构 第二节 人与技术的相互解构 一 技术如何解构人 二 人如何解构技术 第三节 人与技术的相互重构 第四节 构建当代技术人学后记
【书摘插画】
暂时没有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