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推荐语】
暂时没有内容
【作者】
马国馨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我认为对于建筑:首先要看使用起来好不好;第二要看花钱多不多,是不是符合我们国情;但第三要看上去大多数国人是不是喜欢。我觉得这是几条很朴素但最基本的标准。 张锦秋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在多年建筑实践当中,我体会到要践行和谐建筑应该从三方面入手:一、建筑自身的和谐;二、建筑与城市的和谐;三、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郑时龄 (中国科学院院士) 现场设计激发了设计人员的独创精神、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我们除了睡觉和吃饭,其余时间几乎都扑在图板上面。 程泰宁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千城一面”和文化特色的缺失,反映了当前建筑设计领域中的诸多问题,但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的同质化、西方化,则是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 崔 恺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国外建筑师往往是从小建筑甚至从装修改造自己家的房子开始做起的,经历了从“装修—小建筑—公共建筑”的实践过程,甚至很多建筑师都很少做大建筑,机会似乎不如我们,但反过来说他们却符合建筑学的锤炼过程,从小处研究,逐渐发展,形成了对建筑细部的控制能力。 孟建民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建筑师应当像修行悟道者一样,收敛内心,节制欲望,在设计中谨慎用材、用色、用空间。在设计中是节制还是放纵,这关系到建筑师的道德修养与伦理观念。
【内容】
  “自白”旨在反映建筑师的理性追求,表达中国优秀建筑师群体的“建筑思想界”之动态,它力求填补长此以往视建筑师有理性“空白”的怪圈之说,它要回答中国建筑师是有理性与创意的,“奇奇怪怪的建筑”不应属于这个群体。

本书汇集了与新中国共同成长的优秀的建筑师群体,这里有意味隽永的生命故事,有撼人心魄的心灵感悟,更有对中国建筑未来发展的精心创作与广义的文化思考。
【目录】
费麟:匠人自白,白说也说张家臣:心之所向,甘之如饴罗德启:和建筑大师在一起布正伟:“环境艺术”观念与我的职业建筑师生涯王小东:行云流水郑时龄:我在设计院的工作与生活程泰宁:文化自觉引领建筑创新张锦秋:我的建筑创作与文化观黄星元:建筑——在从容中求真知马国馨:拒绝炫耀,解决民生崔恺:关注“本土设计”和“有道德的设计”庄惟敏:我在国际建协的十年孟建民:做一名“有限”的建筑师胡越:市场周恺:我与华汇二十年孙宗列:讨教刘晓钟:自我对白——本·真·新洪再生:回归意匠邵韦平:探寻当代设计思潮高志:建筑师的使命张宇:我的若干个第一次刘谞:无法自白梅洪元:平凡建筑赵元超:匠人呓语路红:守望家园董明:一个建筑师的生活随想沈迪:“60后”建筑师的自画像郭卫兵:原点孙兆杰:建筑师的自自汪恒:讲述一栋建筑的“马拉松事件”薛明:一路风景徐锋:追求地域“特质”之思考钱方:絮语拾掇金卫钧:设计的逻辑朱铁麟:不忘初心谭晓冬:拾荒记——人生如戏屈培青:从建筑之家走来叶依谦:往日时光单军:学习与思考刘恩芳:让思想超越行动陪平:回归本心麦一兵:在路上罗隽:留英轶事刘方磊:以道营器,以器扬道曹晓听:“建筑自白”三题叶欣:Penn之琐忆薄宏涛:奇不奇怪徐聪艺:审视空间与细节朱颖:并非杂忆闲记徐行川:我眼中的父亲——徐尚志崔彤:我的“辩白”后记:为“自白”的自白
【书摘插画】
暂时没有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