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国学新知文库简介:
『国学』一词*早见于《周礼·春官》:『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其中所谓『国学』实际上是指上古时期国家设立的学校。随着历史的进展,『国学』的内涵逐渐发生演变。到了近现代,『国学』成为指称我国特有学术的一个术语,其外延是以儒、道、释为主体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涉及古代哲学、史学、文学、艺术、语言学、科学等诸多领域。
本文库正是从广义上使用『国学』概念的,至于『新知』既意味着新的领域、新的视野,也意味着新的探素、新的认识。由于国学的范围相当广泛,这套文库当然应该有所选择,关注那些具有新发现、新观点的成果,这就是为什么将『国学』与『新知』合成的用意所在。
从文稿选择的立场看,既然是『国学』,则入选的文稿必定是传统文化方面的;既然是『新知』,文稿如果仅仅反映传统文化内容,还是未能符合要求的,必须是两个方面的特质兼备,才能进入这套文库之中。也许组织者对文稿的选择不一定准确,但不论情况如何,『新知』乃是编纂这套文库的初衷,表达着一种愿望、 一种追求,一种目标。
【作者简介】
谢清果,1975年生,福建莆田人,哲学博士,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现于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流动站从事科技传播史研究。兼任中国鹿邑老子学会理事,福建省老子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道学研究》编委,厦门大学宗教学研究所研
【目录】
总序

序二
绪论
一、道家科技思想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二、道家科技思想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三、道家科技思想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章 道家科技思想何以可能
节 “道家科技思想”研究的理论前提
一、“道家”起源及其科技背景
二、从自然哲学看道家科技思想
三、科学划界与道家科技思想特质
第二节 道家哲学中的科技思想意蕴
一、问道:世界统一性的探求
二、求知:认识能力的反思
三、法天:实践能动性的发挥
四、贵生:思想与行为的价值取向
五、达真:事实与价值的交融
六、明理:世界本质与规律的追问
七、创新:思想活力的内在趋向-
 第三节 道家思想与中国传统科学范式
一、中国传统科学范式建构的道家溯源
二、中国传统科学范式解构的道家思想渊源
三、道家思想奠定中国传统科学范式的基本特征:自然人文主义
第二章 道家科技思想何以必要
节 道家与传统科技思想的互动及其意义
一、道家与传统科技思想的互动
二、道家科技思想的历史评价
三、道家科技思想的现代诠释
第二节 道家对科技异化的思考及救治
  一、“重技轻器”扬人性
  二、“朴散为器”须知止
  三、“道进乎技”通养生
四、“道法自然”益生态
五、真人:解决人、科技、自然关系的关键
第三节 道家:世界科学转型的思想资源
一、科学史研究需要溯源思想文化背景
二、道家对未来科学发展的可能贡献
第四节 当代新道家对道家科技思想的发扬
一、当代新道家与科技文化“心心相应”
二、当代新道家的科技思想剖析
三、当代新道学对构建中国科学文化的理性尝试
第三章 道家科学思想的精神气质
节 “道法自然”的科学态度
一、“达万物之理”的科学气质
二、“人法天道”的行为法则
  ……
第四章 道家科学思想的方法基础
第五章 道家技术思想的艺术神韵
余论 先秦两汉道家科技思想的历史演进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系统考察了先秦两汉时期道家科技思想,界定了道家科技思想的科学内涵,探讨了道家思想与传统科学范式间的关系,阐述了道家科学思想的精神气质和方法基础,剖析了道家技术思想的运作模式。
作者着重关注道家科技思想对当今克服科技异化的意义和价值;首次从自然技术、社会技术、自我技术三个方面深入剖析道家技术思想;努力勾勒道家科技思想在先秦两汉时期的发展脉络,进而开创性地探究道家科学共同体兴衰的原因及其历史启示。
【免费在线读】
章 道家科技思想何以可能
  道家乃是中国的科学和技术的根本。①
                       ——李约瑟
“道家科技思想”命题的提出是基于这样的事实:道家在承继先老学和学派自身创立、发展的过程中,总是不断地汲取传统科技思想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哲学观念,同时,道家哲学思想的产生、发展与式微乃至复苏都与时代的科技进步或衰弱有着密切联系。从中国的科技史与哲学史、思想史来看,科学的进步往往是哲学范畴和命题提出的出发点,而哲学思想又会影响科技发展的方向、方式和形态。这就为人们研究科技进步的思想因素和思想发展的科技背景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我们可以从道家的作品去理解和把握那个时代的科技思想。
  节 “道家科技思想”研究的理论前提:
道家作为一个学派,其思想贡献主要在哲学方面。但从科学的产生、发展而言,哲学既是科学的母体,又是科学发展的观念基础。因此道家之中自然含有科学产生发展的思想依据与思想方法,这便是“道家科技思想”命题成立的合理前提。其次,道家在发展演变中也确实表达了许多有关自然、社会、人生等方面的深刻科技思想。
一、“道家”起源及其科技背景:
“道家”这一概念真可谓是“名可名,非常名”,难以界说,但是人们又不得不说,故而就有了许多迥异的见解,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道家”这一概念。黄钊先生认为“所谓‘道家’,就是以老子思想为宗脉的学术派别的总称。”①刘增惠先生认为:“道家初是指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广义地来说,它是古代中国社会思想文化体系中以道为核心观念,强调道自然无为、人道顺应天道的一个流派。历史上凡是崇沿老庄黄老之学的人都可以称为道家。”②胡孚琛先生认为“道学应指中国传统文化中以老子的“道”的学说为理论基础形成的学术系统,其中包括道家、道教、仙学三个大的分支,老子为道学之宗。”③其实正如“科学”的定义一样,并不是用一句话就能概括,而应从多角度、多层面去考察分析,从而使“道家”的定义,从内涵与外延相互彰显中得到领悟。况且道家也在发展中的,它不仅属于过去,更属于未来;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