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目录】
编者前言
前沿理论探讨
文学的作用
“后女性主义”:女性主义的终结?
 从审美到政治:伯明翰学派的文化转向
 新时期文学理论三十年:回顾与反思
 理论的旅行与变异:后殖民理论在中国
德里达与解构主义新探
 马克思主义与解构理论:批判性思考
 晚期德里达:主权的政治
 孤独的德里达
二十世纪文论大家研究
 论赛义德的“现世性”批评理论
 钱中文与新时期文学理论建设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立足国内、面向世界的权威刊物。本书为第五辑。本辑在栏目设置上与前四辑有些不同。个栏目依然是过去既定的“前沿理论探讨”,这一栏目的篇文章出自法国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茨维坦·托多洛夫之手,我们可以从他对文学在当下的新的内涵的认识观察到结构主义者内部发生的某种“文化转向”。接下来的四篇论文均出自当今学界的新锐学者之手,集中讨论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和西方学界发生了重大影响的理论思潮。 已故解构主义大师雅克·德里达曾经应我邀请担任本刊国际顾问,对本刊的办刊方针提出过一些中肯的意见。本刊编发了一组论文,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深入研究他的理论遗产和批评理论。 后一个栏目原来叫“20世纪文论大师研究”,但随着当代大师级理论家的先后辞世,不少仍健在的理论家的贡献首先应该经受历史的考验,因此编者将这个栏目改为“20世纪文论大家研究”,以便将更多在理论上确有建树的文学和文化理论家包括进来。
【免费在线读】
前沿理论探讨
  沦为荒谬的文学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惊讶地发现我所认定的文学的重要作用,并非人人认可。让我备受打击的这一理想与现实间的反差,初来自学校的课程设置。我从未在法国的中学任过教,在大学的教学经历也并不丰富,但是在我成为父亲之后,当孩子在考试前夕或将要递交家庭作业之前找我寻求帮助时,我不可能置之不理。虽然我并未全力以赴,但是,当我发现在自己的建议和帮助之下他们的成绩依旧毫无起色时,我不禁有些恼火!后来,从1994年到2004年,我担任了多学科顾问委员会的成员,这是法国国家*的机构之一,因此我对法国学校的文学教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与此同时,我才了解到,他们对于文学的看法与我截然不同,这不仅体现在单个教师身上,更根植于官方教学大纲背后的理论之中。
  让我们来看看国家*的《官方公告》(第6号,2000年8月31日)中关于中学课程的部分,以法文教学指南为例。在“学习方针”这一标题之下,文件上写到:“教学的文本应帮助学生思考如下内容:文学和文化史、文学类型和意义的建构及文本的特征、话语的论点及其对接受者的影响。”文件的其余部分进一步扩展了以上标题的内容,并解释到:文学类型要“依方法论来学习”;“语体(例如,喜剧式的)”应等到中学的倒数第二年学习;“思考文本的产生和接受应当单独作为中学学习的一个目标”;“议论的要素”现在应当“以分析的方法来予以考虑”。
  ……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