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目录】
导言
部分 挑战
 章 人都是自私的
  1. 自我利益
 2. 心理利己主义及其策略
  3. 对心理利己主义的回应
 4. 自私的基因?
  5. 总结
 第二章 决定论
 1. 选择与责任
  2. 决定论种种
  3. 决定论与道德责任
  4. 如果拒绝决定论
  5. 即使世界是决定论的
  6. 决定论再思考
 第三章 上帝之死
 1. 卡拉马佐夫论题
  2. 神令论的几个明显困难
  3. 游叙弗伦两难
 4. 总结
 第四章 相对主义
  1. 文化多样性
  2. 道德相对主义
  3. 文化多样性再思考
  4. 宽容及其他
  5. 总结
 第五章 主观主义
 1. 个体与社会
  2. 主观主义的论证
  3. 对主观主义论证的回应
 4. 对主观主义的批判
  5. 总结
 第六章 科学主义
 1. 道德事实的地位
  2. 道德观察
  3. 道德属性的怪异性
  4. 理解客观价值
 5. 如何做一个健全的科学主义者?
第二部分 基础
 第七章 人类善
  1. 工具善与内在善
 2. 享乐主义
  3. 趣向论
  4. 客观善与至善论
 5. 总结
 第八章 实践理性
  1. 实践理性与理论理性
 2. 工具主义
  3. 超越工具主义
 4. 理性与动机
  5. 总结
 第九章 理论与方法
 1. 何谓一个伦理理论?
  2. 反理论思潮
  3. 案例法再思考
  4. 理论化方法
 5. 总结:理想的道德判断
第三部分 理论
 第十章 功利主义
  1. 功利主义的一般结构
 2. 古典功利主义
  3. 对古典功利主义的几个反驳
 4. 当代功利主义
  5. 总结
 第十一章 义务论
  1. 义务论的一般特点
 2. 康德的道德理论
 3. 检验可普遍化检验
  4. 罗斯的显见义务
 5. 总结
 第十二章 美德理论
  1. 何谓美德?
  2. 为什么需要美德?
  3. 美德理论与正确行动
 4. 总结
 第十三章 结语:生活的意义
  1. “生活的意义”的意义
 2. 反思摧毁意义?
  3. 拯救意义
  4. 自然秩序中的人类生活
【内容简介】
伦理学是提供关于如何做人和怎样行事的学说,它主要关注道德价值和正确的行动。一门伦理学理论需要系统地回答如下问题:什么样的生活是好的,怎样判定行为的对错,哪些品格值得拥有,本书旨在回答这些问题,并试图为人类生活的意义作出哲学的说明。
本书的部分是分析和回应对伦理学的六种挑战:挑战来自利己主义的人性观、决定论与自由之争、处理伦理学中的主观主义等,这些挑战从不同的角度质疑了伦理学的可能性。第二部分的内容是从事一些建设性的工作,看看在构思伦理理论时有哪些积极的资源供我们利用。
【免费在线读】
章 人都是自私的
  从小到大我们都在接受一种道德教育,那就是要大公无私。大公无私要求我们在思考和行动的时候,要将他人或者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不能有自己的私心杂念。这么说也许有点夸大其词,更温和的说法是,即使我们不能做到总是把他人利益放在首位,至少在某些时候要以他人的利益为考虑。但是,根据某种观点,一个人为了他人的利益而付出努力或牺牲,是不可能的。这种观点有一个名称,就是“利己主义”。
在日常生活中,利己主义者名声不佳。他们的形象常常与自我中心、自私自利、冷酷无情、贪婪吝啬等联系在一起。人们认为,利己主义者的内在情感和外部行为都是与我们熟知的道德要求不符的,因为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他人的和公共的利益从来不是他们的关切之所在。但是,在伦理学的讨论中,利己主义者坚持的学说——利己主义——却是一种受尊重的理论。利己主义并不是一种受人嘲弄、不值一提的看法,相反,作为一种谨慎和严密的理论,它在哲学上是受到重视并得到严肃对待的。
利己主义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心理的利己主义和伦理的利己主义。心理利己主义是一种描述性的理论。它声称刻画了人性中某种根本性的心理特点,即人类每一个个体在行为的动机上必然是自私自利的,他们总是并且不可改变地被自我利益所驱动。心理利己主义者认为,他们的理论只是纯粹描述一个关于人性的事实。伦理利己主义则是一个关于生活和行动的原则的理论,给人们提供实践上的指导。
 ……
返回顶部